第十七章 该不该挽救“克莱斯勒”

    第十七章 该不该挽救“克莱斯勒” (第2/3页)

    最后,我相信我接受你们现在的邀请成为圆桌会议的一员也许会造成其他会员的困窘。我曾经希望能够参加一个产业的讨论会,在一种互信互敬的气氛下讨论经济与社会的问题。圆桌会议的出版报告却指出这样的机会并不存在于政策委员会里。因此,请接受我诚挚的抱歉以及克莱斯勒退出产业圆桌会议的行动。

    3. 为克莱斯勒申诉

    以上这些,就是艾克卡告诉圆桌会议的内容。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

    自由主义中的资本主义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好的经济体系。他百分之百地喜爱它。假设其他情形不算,艾克卡以为它是惟一的方向。但是如果其他情形有所变化呢?如果一个公司实际生存的问题并不是完全由自由企业决定而是由它的对手决定会怎样呢?当一个公司由于其所处的行业及其规模受到政府的法规的不公平的影响而几乎一败涂地时又该怎样呢?

    这些都会发生在克莱斯勒身上。过去管理的错误固然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克莱斯勒不应该投机而生产所有的产品,不应该尝试扩充到海外,不应该投入旧车市场而应该更注意品质,但是最后迫使公司失败的则是愈来愈多的政府法规的冲击。艾克卡在国会花了一个星期去试着说明这些,他们不断地问:“为什么你一直来这里叫喊法规呢?”艾克卡说:“因为你们制定了法规,却把箭头指向我们。”然后他们转身说:“那是由于愚蠢的管理制度。”最后,艾克卡实在受够了,于是他告诉他们:“好吧!我们停止指责吧!50%是法规的错,50%是我们的错,因为我知道所有管理的罪恶。你们要我做什么?把那些不在这里的家伙钉上十字架?他们的确犯了错误。但你们让我们走入了困境。”

    为什么他们的自由企业体系如此坚强?这绝不是由于它站得稳、墨守成规,而是因为它总是能适应变动了的现实。艾克卡是自由企业的强烈支持者,但这并不表示他仍停滞在19世纪,事实上自由企业已不再完全代表其以往的意义了。

    首先,自由企业体系已适应了工业革命。1980年时,它适应了撒穆耳、戈培士及劳工运动。公司的经理人为反对这个新运动而群起战斗,但是真正该为运动负责的人却是他们自己。他们设立工作条件恶劣的工厂,让童工整天工作,它创造了无数需要被纠正的不平等的事。他们并不知道自由企业是弹性而有机的。自由企业适应了劳工运动,事实上劳工运动也适应了自由企业。在某些产业里,劳工阶层与管理阶层一样成功与有力。

    自由企业在大萧条下同样也获得生存,与此相同,他们的企业领袖认为大萧条已经是资本主义的终点。富兰克林。罗斯福决定为丧失工作的人创造工作条件时,他们觉得愤怒。但是,当企业领袖高谈理论时,罗斯福却起身行动,做了没做过的事,用行动代替了口号。当他完成工作之后,市场体系比以前更加坚强更加成功。每当艾克卡赞美罗斯福时,他总会听到企业领袖喃喃自语:“艾克卡是个背叛者,他迷失了自己,竟然喜欢罗斯福。”但他们忘了,没有罗斯福的惊人先见,他们还不知身存何处呢!罗斯福领先他的时代50年。证券交易委员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正是在不景气循环严重时,他为了防止可怕的事情发生而设立的机构之中的两个。

    现在,自由企业必须作进一步的调整。它必须去适应一个新的世界,包括一个不可轻视的对手日本以及没有人会依照纯粹自由放任的法则竞争的世界。

    就在这些意识形态上的争论渐趋激烈时,国内第十大企业集团却分了家。显然,现在并不是谈论意识形态的时机。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企业,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竞争。竞争就是贷款保证所能提供的许多东西之一。为什么呢?因为它将保证克莱斯勒继续留在通用汽车与福特周围与之竞争。竞争是汽车业所需要的。在辩论克莱斯勒的前途时,一位福特的经销商投书到纽约时报:“过去25年,我一直是克莱斯勒的竞争者。但是我接受编辑你对克莱斯勒请救政府援助所写的基本论点……在一个民主自由的企业体系里联邦政府的适当角色并不是在协助强大者生存,而是维持竞争,当发展汽车比预期来得快时,如果克莱斯勒失败了,福特还能维持吗?”另一个在俄勒冈代理雪佛兰汽车的经销商在他的家乡登了全页的报纸广告,标题是“如果我们无法卖你们雪佛兰或本田,就买克莱斯勒吧!”广告又继续道:“竞争对我们产业、政府以及身为顾客的你都有益。”

    除了保持竞争,拯救克莱斯勒同样地保持了许多工作机会。算算他们的工人,经销商和供应商,总计有60万人工作机会濒临危险。有些人相信即使他们失败了,他们的工人也可以在福特和通用找到职位。但情况并非如此。福特与通用刚好能卖出所有他们制造的小汽车,但他们并不是恰好有空的厂房,需要更多的工人。如果克莱斯勒关门的话,他们的工人几乎都要遭受失业。本来靠进口车才能满足美国对小汽车突然而不知餍足的需要,如果克莱斯勒失败,美国将不仅输入小汽车而已,也会输出工作机会。对此,艾克卡不禁要问:“如果克莱斯勒关门的话,国内的失业率在旦夕之间上升半个百分点,这对国家究竟有什么好处?

    如果克莱斯勒失败,而千万个美国工作机会被日本人抢去的话,自由企业是不是会得救?如果克莱斯停止所制造与出售百万辆汽车和卡车,他们的自由市场体系真的会有竞争力吗?“如果对个人拯救,那么应该同时拯救他们的公司。毕竟工作是用来维持个人生活的。

    财政部曾估计过如果克莱斯勒崩溃的话,第一年国家就将因解雇而花费27亿美元在失业保险及福利支出两方面。当国会知道在其选区内有多少人依赖克莱斯勒为生时,想法就完全改变了。在付出27亿元和在很大的收回机会下,用一半的金额提供贷款保证二者之中选择了后者。

    当这场论战在国会内进行时,艾克卡正忙着尽量去筹措金钱,包括出售公司债券给其他公司。他觉得自己像个急需现金的毛毯商。他的精神低落,因为不管他到什么地方,从没有人对他说:“加油!你会成功的。”

    在讨论期间,对克莱斯勒问题的解决,破产的说法相当流行。在联邦《破产法案》第十一章中,他们一直受到保障,直到债务全部清理完毕。或许几年以后,他们会以一家较小但较为健全的公司的姿态再出现。

    但他们请教各种专家时,就像他们心里早已有数一样的,专家们告诉他们,像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