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北非狼烟 战绩斐然

    第七章 北非狼烟 战绩斐然 (第2/3页)

败为胜。

    从战术上说,隆美尔取得了胜利——他以不大的代价,使美军伤亡5000多人,摧毁了上百辆坦克和其他装备。而从战略意义上说,隆美尔却一无所获——实际上,他反而帮了艾森豪威尔一个忙:激起了战士们高昂的士气。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报告说:“士兵们现在求战心切。我们全体人员,从最高层到最低层,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们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刻,我们的部队必须攻占指定目标,而且我们必须指示指挥官们挺身而出,领导和夺取必须取得的成果。”

    4月底,艾森豪威尔巡视了前线,他所见到的战备情况、士兵士气,都令他精神抖擞,心情振奋。

    4月30日,部队向前推进。士兵们艰难地一步一步向上爬,一些人在交叉火力前倒了下去,其他人仍顽强地前进。第二天上午,美军占领609高地,尽管德军疯狂地反击,但美军的战士们已恢复了自尊,信心很大,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随着609高地的攻占,战况渐渐好转,形势发生了急剧转变。这一期间,西方盟国的步兵比敌军有较大的优势,炮兵是他们的3倍,而坦克是4倍。仅在5月6、7日两天,盟国的军队就突破敌人的防御,登上海岸,占领了突尼斯市。与此同时,在北部进攻的美军占领了比塞大,意德军队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艾森豪威尔在前线度过了这个战役的最后一个星期,这使他难以忘怀。每当他感到沮丧、懊恼时,他就会想到战士们浑身泥浆坚持在突尼斯寒冷的山地上,在冰冷的雨水和污泥中继续作战,他的心情就平静下来。

    当时,他在美国报纸上读了一篇关于他母亲的文章 ,文章说,艾森豪威尔的母亲是名信奉和平主义的人,而她的儿子却成了好战的将军。读此,艾森豪威尔提笔疾书道:

    “对我来说,母亲在信仰上所得到的幸福快乐,比报界所发表的任何令人生厌的文字都有意义。至于那些口口声声憎恨战争的‘和平主义者’,我怀疑他们是否像我这样子痛恨战争。和平主义者也许没有看到过战场上腐烂的尸体,没有闻到过腐烂的人肉散发出来的恶臭,没有到过挤满伤员的野战医院。我同和平主义者的区别是,我憎恨纳粹更甚于战争。我对战争的憎恨,永远比不上这样的信念——那就是每当出现战争危险时,我们每人都有责任去执行我们政府的命令。”

    5月13日,轴心国在突尼斯的残余部队投降,突尼斯的战斗以西方盟国获胜告终。敌军在突尼斯的损失超过30万人,其中3万被击毙,2万多人受伤,约有24万多人被俘,其中有12万多人是德军士兵和军官。盟军损失在7万以上,其中1万多人阵亡。

    艾森豪威尔将军在突尼斯获得了第一次巨大的成功。由战功得来的声誉接踵而至——来自各方面的贺卡又雪片一样飞到他的司令部,他甚至被报纸评为“美国第一父亲”。

    不过,艾森豪威尔并未被巨大的胜利及接踵而来的荣誉所陶醉,他在酝酿着下一次战斗。当英国政治顾问麦克米伦飞回阿尔及尔时,他激动地拉住艾森豪威尔说:

    “将军,这是你的胜利果实。”

    艾森豪威尔转过身来,微笑着对麦克米伦说,“我们的,你意思是说我们的。”

    “我们的,我们的。”麦克米伦喃喃自语道。他的眼睛闪烁着点点泪花。

    3. 将军与情人

    艾森豪威尔在突尼斯战场上运筹帷幄之际,他的妻子已与他分开整整一年了。在这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玛咪一个人留在美国的家里,感到孤独、苦闷。她弱不禁风,常常生病卧床不起。她胃口不好,体重掉到112磅。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过着无头绪的生活,整晚阅读惊险小说——并默默地等待着”。

    玛咪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她惟一能说得上话的女友露丝,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因为露丝嗜酒如命,而且她的婚姻出了麻烦——她与丈夫离了婚。玛咪讨厌在公众中露面,但她收到数不清的来信,每封信都亲手回复,藉此得以消磨无尽的白昼与暗夜。

    给丈夫写信,对她是一种莫大的满足。尽管她在信中表示“我很快乐、充足”,艾森豪威尔仍能在字里行间看出她偶尔流露出的真实感情。

    “你的信常常流露出孤独感”,艾森豪威尔在1943年6月的一封信中说,“你写起信来神情恍惚,似有无尽忧伤……我宁愿在你的身边而不愿到世界任何地方去”。

    除了不能同自己丈夫一起生活外,玛咪渐渐有了新的烦恼,那就是她越来越关注凯·萨默斯比——艾森豪威尔那位年轻漂亮的英国女司机、女秘书。

    玛咪似乎觉得,凯总是与自己的丈夫形影不离——凯经常出现在照片上,或者站在他身旁,或者紧靠将军的后面。

    实际上,艾森豪威尔的确很难摆脱对凯的喜爱,尽管他比她大20岁,但他不能不对她的温情、迷人和美丽无动于衷。他的周围,满目尽是身居高位、脾气古怪的将军,海军将领,内阁部长以及法国政治家,他的内心深处需要柔情,需要微笑,需要体贴,要摆脱无休无止的战争和死亡的压力——而聪明美丽的凯正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很明显,艾森豪威尔是非常喜欢凯的陪伴的。玛咪在听到越来越多关于“将军与他的司机”的风言风语后,非常伤心,她忧心忡忡地向艾森豪威尔流露出自己的不满和关切。她抱怨说,丈夫不再是她“个人的财产”。

    艾森豪威尔非常担心伤到了玛咪,他迅速回信说:“不管人们怎么说,你说我不再属于你和约翰,那是十分错误的。作为一个人,至今我仍铭记在心的是,我是这个家庭(你,约翰,和我)三分之一成员。因此你没有必要对目前这种状况感到烦恼。”

    在信中,他还讲了一个小插曲:“一天,我和凯在外面骑马,一个士兵对我们投以冷眼。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是用目光回扫了那人一眼,继续策马而去。似乎全世界都在误解我们。我不想对那些流言蜚语作任何评论。要知道,凯有自己的男朋友。……在我心目中,我同凯的关系完全是正大光明的,不过是开些玩笑而已。”

    凯的确有自己的男友,当凯决定要与男友结婚时,流言才有所收敛。不过不幸的是,她的未婚夫突然触雷身亡。凯自然非常难过,艾森豪威尔理所当然地要对她进行安慰。

    凯与艾森豪威尔接触的时间越长,交谈越多,彼此的了解也就越深。有一次艾森豪威尔说:“凯,我听说了你母亲的这么多事情,我真想见见她。你为什么不找一个晚上请她与我们共进晚餐呢?”

    于是,凯的母亲、凯、将军度过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晚上。艾森豪威尔希望知道她家的情况,而凯的母亲也非常愿意同这位大名鼎鼎的将军交谈。这次相会,彼此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凯高兴地对人说:“那次宴会之后,我真觉得我好像成了将军家庭的一员,或者说将军成了我的家庭成员了。”

    玛咪以她敏锐的直觉,仍是洞察出凯与她的丈夫之间微妙的关系。当艾森豪威尔回家短暂休假时,玛咪流着泪,与他大吵大闹了一番。原因很简单——艾森豪威尔有几次说漏了嘴,居然迷迷登登地把玛咪称为

    “凯”。玛咪突然发现,她是一个被冷落的、远离了丈夫的妻子,而凯却成为丈夫热恋的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