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文学语言上的杰出成就

    五、文学语言上的杰出成就 (第2/3页)

弩,节如发机。"(《势篇》)"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恒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九地篇》)此处把"势"和"节"这些抽象的军事术语,用兵时各部分互相照应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使读者易于了解,且增加了兵法的情趣。

    (6)对照。在阐述军事原理时,孙子经常把正反两方面的情况、效果并列在一起。如:"先处战地而诗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虚实篇》)"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篇》)"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形篇》)这里把先后、佚劳、周隙、强弱、胜败、镒铢两者比较,形成强烈的对照,从而加深读者的印象,明确应该如何行动。

    (7)比喻。把一种军事行动说成和一件事物或一类人相似,如:"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争篇》)"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九地篇》)"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势篇》)这样比喻,使人感到形象鲜明,生动风趣,易于理解。

    (8)夸张。把事物的数目和情状故意夸大,如:"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形篇》)"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势篇》)"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九地篇》)以上阐述善守者、善攻者、善战人之势、善用兵者的威力,过甚其词,使读者感受深刻,提高了兵法的渲染效果。

    (9)设问。作者在文中故意提出疑问,接着又自己作答。如:"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九地篇》)这样设问,可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其先进行思考,然后领会作者的申述,使文章波澜起伏,论点鲜明突出。(10)排比。用几个意思相关、结构相同、字数大致相等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如:"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计篇》)"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生死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虚实篇》)"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篇》)《孙子兵法》中运用排比之处相当多,使全书文词连贯,气势宏伟,说理畅达。

    (11)引用。在阐述军事原理时,孙子往往旁征博引。如《军争篇》引古代典籍《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行军篇》引述黄帝的战争经验说:"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用间篇》引历史故事曰:"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这样引用典故,使兵法论有所据,令人信服。

    (12)分合。孙子论述事理,有分析,有综合。如《计篇》论判断战争胜负,必须"经之以五事":"一日道,二日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日法。"然后总结说:"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地形篇》申述:"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