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术思想的活跃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五、学术思想的活跃 (第1/3页)

    春秋后期,由于政治的动荡,学术文化的下移,受教育的知识阶层人数的增多,加之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思想极为活跃,出现了许多博学而明智的思想家。当时研究军事的气氛也甚为浓烈。这就为孙武这位卓越的军事思想家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

    学术下移与私学兴起

    由于周王室的衰微,原来的官学受到严重破坏,负责文化教育的官吏远走他乡,官方保存的文化典籍也流散各地。公元前525 年,郯国国君来到鲁国,讲述了许多历史知识,孔子见郊君而学之,接着感慨道:"吾闻之:'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犹信。"(《左传·昭公十七年》)可见周王朝宫学的衰落和文化的下移,已引起广泛的议论。据说春秋末年的老子,原是"周守藏室之史",因为"见周之衰,乃遂去"(《史记·老子列传》)。这个事实又一次说明,周王朝官府文化的不振和流失。

    与官学衰落恰成鲜明对照,由没落贵族或平民中的有识之士创立的,私人聚徒讲学之风逐渐兴起。春秋末年,孔于在鲁国聚徒讲习礼、乐、书、数、射、御等六艺,邓析在郑国聚徒讲习法律和诉讼。鲁国还有一个少正卯,其"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营众"(《荀子·宥坐》),显然他也在那里私人讲学。据说少正卯的讲习很能吸引听众,曾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论衡·讲瑞篇》)。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此他的学生中有贵族子弟,而更多的是鄙贱的平民。《吕氏春秋·尊师》述:"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大盗也,学于孔子。"《荀子·大略》说:"子赣、季路(即孔门弟子子贡、子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据李启谦先生的研究,在孔子的十九个主要弟子中,只有三人出身贵族,而其余都是平民、贱人或商人。(《孔门弟子研究》第247-248 页,齐鲁书社1987 年版)可知孔门弟子中出身鄙贱者占大多数。孔子一生授业讲学,他的"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其盛况空前如此。

    在平民中选拔贤者出任官吏之制,春秋时代已颇为盛行。齐桓公时,"乡长退而修德进贤,桓公亲见之,遂使役官";若"设之以国家之患而不疚,退问之其乡,以观其所能而无大厉,升以为上卿之赞"(《国语·齐语》)。由于选拔平民中的优秀者出任官吏之制的推行,因而出现了一批专门求学以人仕的士阶层。孔子的许多弟子就因学得六艺而进入仕途,他们或任卿大夫的家臣,或任地方行政官。鲁国的执政者季孙氏曾"养孔子之徒,所朝服而与坐者以十数"(《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史记·儒林列传》)。这一批平民出身的人学得知识,参政议政,必然会对当时的思想界带来深刻的影响。

    (二)

    科技的进步与无神论思想的抬头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代的科学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天文学方面,对日月星辰运行的测定,已经确立二十八宿的名称和方位。这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坐标图。当时观测日食的准确性已相当高。《春秋》一书记录日食37 次,其中有33 次经证明是可靠的。《春秋·文公十四年》记:"秋七月,有星孝人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出现的最早记录。在历法方面,由于立圭表测日影,能精确测定夏至和冬至,因而已知回归年的时间为365 日,把它和朔望月的周期相调节,于是又创造了19 年插入7 个闰月的较精确的置闰方法。在数学方面,当时计算数值已相当高明。《考工记》中记述各种工具、武器的制造,己运用到分数、角度和容积的计算等数学知识。公元前548 年,楚国为修定赋制,便"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辨京陵,数疆潦,规偃猪,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0 年,为营造周王城,又"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