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兵法编撰

    八、兵法编撰 (第2/3页)

字是一个不确定的虚数,形容数目之多,如"三思而行"、"三令五申"等。孙膑预言"齐三世其忧",其意是齐国再过数代就要发生忧患,未必真是经历三个君王。再说,孙武和孙膑都喜欢预言,他们的预言不一定全对。如竹简《孙子兵法·吴问》记孙武分析,晋国的"六将军"中,赵氏的政策最得人心,因而"晋国归焉"。但后来的结果是,赵、魏、韩"三家分晋"。然则,孙膑在威王时预言"齐三世其优",也是一个大概的估计。究竟经过几世,如何"忧"法,孙膑是不得而知的。

    在公元前236 年左右,《孙膑兵法》由其弟子编成后,当即流行于世。

    到秦汉间,它已经成为与《孙子兵法》、《尉缭子》、《六韬》等同样重要的先秦兵法著作。银雀山的西汉墓葬中,出土有大量的《孙膑兵法》的竹简,就是明证。《史记》本传也称:"世传其兵法。"《汉书·陈汤传》记陈汤与汉成帝议论兵事,汤引"兵法"曰:"客倍而主人半,然后敌。"这两句见于竹简《孙膑兵法》下编的《客主人分》篇。可见孙膑的兵法书到 西汉末年仍相当流行,是军事上进行谋划的重要依据。

    这部兵法的篇数,据《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齐孙子》有"八十九篇",并有"图四卷"。从孙武早期著述"十三篇",而《汉志》著录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这一现象来分析,《汉志》所述的《齐孙子》"八十九篇",不但包容了孙膑早期和晚期的自著作品,弟子记录孙膑言行事迹的作品,而且还有不少是后学者解释、发挥孙膑军事思想的作品;《兵法》所附的"图四卷",也多为后学者所增益。

    然而,这部庞大的兵法,到东汉以后便散件不传。东汉末年曹操注《孙子》十三篇,就丝毫没有提到孙膑及其兵法。大约曹操当年,此书已经不见。从《隋书·经籍志》以下,正史中也不再著录。唐代颜师古注《汉书》,在《齐孙子》下注已"孙膑"。这只是为了点明此书的作者,而不是说明此书的存在。杜佑所编《通典》卷一四九引有孙膑的一段话,论述"用骑有十利",不知其出处何在。它下见于竹简《孙膑兵法》,可能是其佚文;也可能像《通典》卷一五九所引的吴子与孙武的问答那样,是后学者根据孙膑的军事思想而附益、伪托之作。

    孙膑的兵法书在东汉末年亡佚以后,到了宋代,便有人开始怀疑孙膑及其兵法的存在,作了种种的猜测。这场纷争,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有的学者认为,孙武与孙膑实为一人,"武"是其名,"膑"是其号,故《孙子兵法》只有一部;有的主张,孙武、孙膑生活于春秋、战国两个不同的时代,明为二人,而《孙子兵法》是战国时孙膑的著述;有的学者则调停说,孙武、孙膑有二人,而兵法只有一部,那末《孙子兵法》是由孙武开始撰写,再由孙瞑修订补充而完成的。上述这些猜测,其具体论证,已见于第三章,兹不详述。由于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