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生龙门"

    三、"迁生龙门" (第2/3页)

"为夏阳地望的代称,已成为习惯,这有其历史文化渊源,可从文献上加以考实。

    从语源上说,龙门之得名,据古代地志《山海经》、《括地志》、《三秦记》、《名山记》等都记载龙门山因禹凿龙门而得名。乾隆年间《韩城县志》卷一引《名山记》云:"河水至此山,??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古老的《山海经》更明确说,禹门凿成,因有神龙来察看,故于门上加龙字而称"龙门"。县志又引《卫氏地图记》云:"龙门山,一名葑山;形如笔架,又名笔架山;山上多紫荆,又名紫荆山。"这说明龙门山依其山形及物产,原有多种名称。从山脉大势走向来看,龙门山乃是陕西境内梁山之支脉。清康行僴《韩城县志》卷一《山川》云:"龙门① 张守节《太史公自序·正义》亦引《司马彪序》云:"南正黎,后世为司马氏。"① 《河津县志》创编于明代隆庆四年(公元1570),历经几次修订,都把司马迁作为河津人加以记载。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一名禹门,即梁山别麓也。"明万历张士佩《韩城县志》卷二《山川》梁山条更明确指出:"如龙门者,韩之望也,禹辟梁山而成之者也。"《史记》三家注在《夏本纪》"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句下注云:《集解》引孔安国曰:"龙门山在河东之西界。"此即指局部所见龙门山主峰,即河津县北面的龙门山。紧接着《索隐》注云:"龙门山在左冯诩夏阳县西北。"《索隐》在此疏通《集解》,从山脉大势提请读者注意,龙门山脉应在夏阳县西北。

    《史记》中记载龙门的地方共有十二处,有五种含义。其一,指大禹凿龙门处,即禹门口,又称龙门津。此义有五处。如《秦始皇本纪》载:"二世曰:吾闻之韩子曰:禹凿龙门,通大夏。"其二,指禹门口的戍守建置,含义为关口,即龙门关。如《六国年表》秦表载,秦惠王十二年,"初腊,会龙门。"此义有二处。其三,指禹门口下的一段黄河。如《夏本纪》载:"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此义有三处。其四,直称龙门山,一处。《货殖列传》云:"龙门、蝎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其五,以龙门指称夏阳地望,一处,即《太史公自序》司马迁自述,"迁生龙门"。《集解》、《正义》明确指出为夏阳之代称。《集解》裴骃引徐广曰:"在冯翊夏阳县。"裴氏并作案语云:"苏林曰:禹所凿龙门也。"《正义》引《括地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