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出仕郎中

    二、出仕郎中 (第2/2页)

当是同僚为郎建立起来的。按上述其一、其二两个因素的交叉,可以考定,元狩五年为司马迁最早的出仕之年。

    汉朝郎官系统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四级。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郎官无定员,可多至上千人,职务是"掌守门户,出充车骑"②,为皇帝的侍从,多由二千石高官子弟和富家子弟充任。《汉书·哀帝纪》应劭注引《汉仪注》,二千石高官,视事满三年,"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同产,指亲兄弟;若子,或亲子。又《汉书·张释之传》如淳往引《汉仪注》,家资五百万得选为常侍郎。张释之、司马相如,皆以赀为郎。此外,李广、赵充国,皆出自行伍,善骑射杀虏立功为郎。又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等六个边郡的良家子,由郡国推荐为郎①,这些途径,司马迁都不具备。那么司马迁何自为郎?《报任安书》有明确说明。司马迁说:"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又说:② 《栾城集》卷二十三《上枢密韩太尉书》。

    ① 见《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

    "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绪业,即余业。《汉书·杨恽传》载杨恽《报孙会宗书》,称自己为郎是"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可为此左证。司马迁靠父亲的荫庇,得仕为郎。司马迁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秩六百石,不是二千石高官,司马迁得以荫庇,算是破例,尽管郎中只是低级郎官,已经很荣耀了。元狩五年孔安国为谏大夫。司马迁是孔安国私淑弟子。元狩五年选郎官,司马迁得到老师的推荐,亦在情理中。

    郎官为皇帝侍从,积资外迁,往往得为外朝各部门的长吏,出守地方为令、长,是仕进的阶梯,平常亲近皇帝,被人们视为出仕的正途。在西汉初年,还是出仕的最主要途径。举贤良、举孝廉、博士弟子都是逐渐建立起来的。博士弟子高第者才可为郎。由于司马迁超群绝逸的才干,很得汉武帝的信任。武帝从无鼎四年起巡行郡县、祭祀五帝、东巡封禅,司马迁常为侍从。

    如果觉得《司马迁评传》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