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章 导论 (第1/3页)

    一、研究中国古代有重要贡献的人物为什么以孔子为起点

    《孔子评传》是根据**同志提出的"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①这一精神撰写的。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古代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很多,为什么**同志不挑选别的人,唯独挑选孔子作为开始呢?我想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以孔子为起点,是通过研究孔子,从纵的方面追溯研究前代情况的一个最恰当的选择。在孔子以前的时代,所传尧、舜、禹、汤的情况,固然是所知甚少,即使到了文、武、周公,确实的情况,也是语焉不详,可资查考的材料(包括文献和考古材料在内)毕竟也还不够充分,而到了孔子时代,可供研究的文献资料,虽不能说已很丰富,但比之上述时代的人物来,己大大增加了。况且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晚年好《易》①,总结和保存了他以前时代的重要史实和典章制度。研究孔子,就一定要结合研究上述典籍,从而也就必然要追溯到前代的情况。由此可知,从孔子开始,决不是割断以前历史,恰恰相反,而是以研究孔子为重点,必然地要联系追索孔子以前的情况。第二,以孔子为起点,是通过研究孔子,从横的方面研究诸子百家的一个最恰当的选择。孔子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无论在当时或后世,在国内或国外,都是影响最深最广的人物,是个言行一致。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开后世儒家学说之先声。他的思想学说,经过两千多年的潜移默化,有的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传统风俗习惯的准则,构成了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中国式的社会习俗和家庭生活的风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东方国家,远及欧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事实。而且从孔子开始,再去研究诸子百家中的其他人物,无论对研究孔子本身还是对研究诸子百家,也都是顺乎事理的。以上两点,大概是**同志提出从孔子开始的主要原因。从孔子到孙中山这一段历史的总结工作,要涉及到很多人物。我们第一步打算选择两千余年来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各类思想家,用"评传"的方式,给以实事求是的公正的论述和评价。这一研究和总结工作,即以《孔子评传》为开端。

    ①**《中国**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选集》第2卷第522页。①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范文澜也说:"孔子非常博学,收集鲁、周、宋、杞等故国的文献,整理出《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种教本来,讲授给弟子们。"(《中国通史》第1册第170页)关于"六经"是否都由孔子整理删定,后人有争议,详见本书第八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文献整理家》。

    二、"以世论人"和"以人论世"

    论人必须论世,这就是"存在决定意识"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质所在。研究孔子必须研究孔于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性质。这就碰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至今尚有争议的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争论的焦点,一是西周属于奴隶社会呢,还是属于封建社会或领主制封建社会?二是春秋时期属于封建社会呢,还是属于奴隶制向封建制或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过渡的社会?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意见的争论中,主要分歧的代表是范文澜同志和郭沫若同志。范文澜认为西周是领主封建制,而春秋时期是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过渡的时期。郭沫若则认为西周是奴隶制,而春秋时期则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我认为范说较为符合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历史发展规律。孔子生长在春秋后期,而他的思想又主要是继承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西周的传统观念,因此,只有采用范说,才能澄清和解决好这个问题。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前提,不然,孔子的本来面貌就难以如实地描绘出来,就有可能被这样那样的误解所歪曲。我们不但要"以世论人",而且可以"以人论世",即以人的思想言论印证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从《论语》以及散见在其他史料中的孔子言论,找不到一点维护奴隶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阶级的思想痕迹。相反,孔子倒是坚决反对以至咒骂奴隶制的。在奴隶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不仅可以任意屠杀奴隶,而且还常常把活的奴隶当作祭把的牺牲和殉葬品①。人殉制度是奴隶制社会产生的,在封建社会中也还会有人殉现象的存在,但这已是奴隶制的残余。孔子连用诵(木俑或陶俑)代替活人殉葬都坚决反对,他咒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②至于用人殉葬,那就必然会遭到他更坚决的反对和咒骂了。如果西周是奴隶制社会,如果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作为封建社会思想家的孔子,却又一心向往文、武、周公的西周之治,岂不是反对以至咒骂奴隶制的孔子却又成了向往奴隶制(西周)的孔子了吗?从以人论世的角度说,这也是自相矛盾的。只有按照范文澜提出的关于西周社会是领主封建制和春秋社会是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的过渡时期的论断,才能在实际上和理论上克服这一矛盾。这一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虽非本书研究重点,但如果不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就无法真实反映孔子的思想面貌,所以专辟一章(第三章《孔子时代的社会背景》),从文献、考古和民族学三方面加以论证,这里就不详述了。

    ①这里指的主要是西周和春秋战国这一与孔子直接有关的时期的历史分期问题。至于就整个中国历史的分期而言,则尚有多种说法,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①关于商代奴隶主统治阶级用活的奴隶作祭祀的牺牲品的情况,于省吾根据甲骨文中有关用人牲以祭的材料指出:"每次祭祀用人牲的数量,由一个或几个,以至于几十几百,甚至上千。"(《甲骨文字释林》第10页)②《盂子·梁惠王上》。

    三、人类文化知识遗产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人类文化知识是在人类存在的历史时期中,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无止境地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即使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继承也仍然在曲折地进行着。不过这种继承有很大的狭隘性,即凡是有利或至少是无害于统治阶级的才继承。孔于讲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①,就是说的这种继承。"因"即继承,"而这种继承虽是有所减"损",有所增"益",但必须以有利或无害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前提。虽然各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尤其是士大夫阶层中也不乏开明人士,他们不满苛政,同情民间疾苦,为民请命,但其前提仍是为了维护现存统治秩序,所以他们的言论著作仍容许流传下来,例如汉代的贾谊、王充,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王安石、张载,清代的黄宗羲、戴震等等②,就是这样。另一方面,即使有时虽不超过这个界限,而在统治阶级短浅目光下主观地认为危害或威胁到它的地位时,那也就不容许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历代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字狱"等等,就是最好的证明。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①所以在阶级社会中流传下来的文化知识,一般都是经过统治阶级筛选过,基本上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其中某些思想如"君权神授"等,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人类思想糟粕,但因其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所以被当作宝贝继承下来。这种继承,只代表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狭隘的片面的继承。只有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即中国**领导下,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事实上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②。并正在把我国建设成为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才有条件,在人类首先在中国的文化知识领域内,反对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偏见所局限的狭隘的片面的继承,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批判和清理过的人类知识精华实行广泛性的继承。这里,重温列宁的有关言论,是很有必要的。列宁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从全部人类知识中产生出来的典范。③PS>列宁又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①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者。②要是知道自己懂得太少,那就要设法使自己懂得多一些,如果有一个人说自己是**者,同时又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知道其他任何事

    ①《论语·为政》。

    ②请参考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发微》第72页的一段话,他说:"在封建时代,很少的思想家能够怀有推翻封建制度的念头;然而有许多思想家同情农民的苦难,他们反对统治集团对于人民的残暴行为??这类思想家在一定限度内是接近人民的。例如,汉代的王充,宋代的张载、陈亮,清代的王夫之、颜元、戴震,都是如此。"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0页。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①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第362、348、349页。

    ②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第362、348、349页。

    物,那他就根本不能成为**者。③我所以较多地引用了列宁上面的几段话,是因为这几段话向我们说明了以下三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向我们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和**是从全部人类知识总和中产生出来的,它不仅继承了(吸收和改造了)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而且继承了(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阶级社会中各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对已往的文化知识,只能吸收其中有利于自己只占少数人的统治阶级的东西,其中特别包括一些糟粕的东西,因而也就只能是狭隘的继承。马克思主义、**则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而无产阶级利益和全人类解放的利益是一致的,即使无产阶级在未取得胜利之前或虽已在国内取得胜利,但国内外阶级敌人仍在破坏时,它不得不重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话,那也只是通向消灭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而不是最终目的①,因而它就能够大公(符合全人类解放的利益)无私(没有维护少数人特殊利益的必要),也就能够明智地。广泛地继承各个时代的人类所创造的全部思想文化知识遗产中一切有用的精华。第二个问题是向我们说明了,对一切已往思想文化知识的继承,都必须通过认真的探讨。批判和改造,才能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广泛性的继承,就意味着全面的批判。扬弃和清理。原始公社解体后的已往社会是阶级社会,但阶级社会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只占有很短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所创造的丰富的光辉灿烂的文化知识,有很多将在未来消灭了阶级的人类社会中保留和发扬光大,这就叫做历史的连续性。因此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思想文化知识,乱贴阶级标签不好,不进行认真的实事求是的批判。清理和改造,使自己的头脑塞满一堆无用的甚至有害的垃圾也不好。第三个问题是向我们说明了,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者,光靠读一些**教科书。小册子,即使读得烂熟也是不够的,还必须"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行。孔子思想就是"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为对包括孔子在内的人类知识财富学习得越少越好的人,按列宁的话说,是不能成为**者的。

    ③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第362、348、349页。

    ①《**宣言》对此问题曾做如下说明:"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末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3页

    四、对孔子思想实行"三分法"问题  研究孔子思想应从三个方面加以剖析,即:

    一、对其封建性糟粕进行批判和清除;

    二、对其人民性精华进行继承和发扬;

    三、对其封建性和人民性相混杂的部分进行批判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即扬弃。这就是我所说的"三分法"。我认为这样才能更实事求是地体现批判和继承的精神。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一)

    凡是孔子思想中直接为维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特殊利益服务的东西,必须加以彻底批判和清除。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特点,是鲜明地反映封建社会的要求,为维护和巩固以王权为中心的封建宗法**统治阶级服务的一切言论和说教,例如"忠君尊王"思想,"三年毋改于父之道"的愚孝思想。维持封建宗法等级制的"礼仪典章"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与之"实行彻底的决裂"的特定的"封建传统观念",是孔子思想中的糟粕。当然,和它们决裂,并不意味否定它们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合理性。这些观念对于建立当时历史条件下等级制阶级社会政治和生产的正常秩序。维护国家的统一,都起过某种历史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指出,"礼"、"忠"、"孝"等字,如果彻底清除了孔子所赋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的过时内涵,而变成真正平等友爱意义上的"礼"、"忠"、"孝",作为这些字所代表的新的观念形态来讲就完全不同了,是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提倡的。有的人在批判了封建宗法观念的"礼"、"忠"、"孝"之后,甚至认为连这几个字,连讲礼貌、讲忠诚、讲孝顺的美德,也是可有可无了。对这种"文化大革命"时期产生的"左"的思想残余,同样必须批评和纠正。

    (二)

    凡孔子思想中至今仍保有生命力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都应予以继承和发扬。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反映孔子的一些带有民主性。人民性的进步思想,这些思想仍具有旺盛。茁壮的现实生命力,至今仍不失其灿烂的光辉。例如,孔子积极提倡的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学习上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①;又如力求不断革新的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②;特别是可以为真理(仁)而牺牲生命,决不贪生怕死。损害真理的崇高精神──"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③;等等。从以上数例就不难看出,这一部分正是孔子思想中的精华,里面反映出来的思想境界是何等高超,难道这些不正是现在所需要提倡的吗?这类意见很多,需要我们认真梳理。继承和发扬,使之为当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三)

    凡孔子思想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二者相混的部分,都必须根据批判继承的精神加以清理和扬弃。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特点,是既有封建性因素,又有民主性。人民性因素,即糟粕与精华二者混淆在一起。作为孔子思想核心的仁,正是最突出的一例。只要从孔子自己所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①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仁既然要受礼的制约,那么,显而易见,"仁"在这里不就是和那些所谓礼制的典章规范纠合在一起了吗?难道仁不成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等级社会秩序而适应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御用思想了吗?另一方面,从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

    ①《论语·里仁》。

    ②《大学》。

    ③《论语·卫灵公》。

    ①《论语·八佾》。

    ②这句话,又可以看出,仁就是广泛地爱人,这正是古代原始人道主义精神的反映,难道这样的仁不就是封建社会出现的难能可贵的民主性。人民性的积极因素吗?前者迎合封建性,得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喜爱,后者含有民主性和人民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这二者的矛盾统一体就是"仁"。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对"仁"的消极因素(糟粕)的严肃批判,从而对仁的民主性。人民性积极因素(精华)加以充分肯定和发扬,即既不简单地抛弃,也不简单地继承,而是经过认真批判,取舍,然后继承和发扬其合理因素。这方面内容很多,例如"大同世界"思想,"仁政德治"思想等等,均将在专章中加以讨论。这就是对孔子思想的研究实行三分法的主要内容。约而言之,就是该决裂的要彻底决裂,该继承的要积极继承,该扬弃的要严肃扬弃。那种吞吞吐吐。含混其词的态度,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态度一样,都是不科学的,不足取的。三分法是一种最普通的科学分析法,是日常生活中常用之法,任何不必要的敏感和误解都是多余的。

    ②《论语·学而》。

    五、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和应注意的三个区别

    根据以上说明,我们可以对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作如下概括:一是二重性。从政治观念上讲,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并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忠实代言人的孔子,他的思想的基调就不能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保守性。不理解或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同时,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他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对若干问题(例如同情人民疾苦)能看得远些高些,由于这一点,孔子思想就不能不带有一定的。明显的人民性。民主性的积极因素。不理解或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从哲学的根本问题上讲,孔子思想中也表现有二重性。即既有唯心主义的因素,又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例如"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其如命何!"①这里的"命"固然可以解释为某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规律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