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俭和积蓄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二 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俭和积蓄 (第1/3页)

    贾谊既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而在农业生产中粮食生产又是最基本的生产,因此如何对待粮食的生产、保存和利用的问题,便成了他农本思想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论粮食积贮的重要性

    文帝二年(前178)贾谊在《论积贮疏》中指出: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未,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月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据《忧民》应为三--引者)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在贾谊看来,积贮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政局的稳定。管子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这表明管子已经初步认识到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及上层建筑的重大影响。贾谊继承了这一思想,并明确指出:"民非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无蓄》)

    贾谊进一步指出,积贮的具体作用就在于防备灾荒和战争。他说:世之有饥荒,天下之常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何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何以馈之矣?兵旱相乘,天下大屈,勇力者聚徒而横击,罢夫赢老易子孙而咬其骨。政法未毕通也,远方之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为人上者,乃试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无蓄》)

    在小农经济的条件下,天灾是无法抗拒的,一旦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国家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给予赈济,那就难免社会动乱,乃至出现农民起义。至于战争,那么不论是境内的诸侯叛乱,还是四周的少数民族侵扰,在封建社会也是经常发生的。贾谊所说的"远方之疑者并举而争起",实际上是包括了这两类战争在内的。支援战争离不开粮食,灾荒更离不开粮食,如果国家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那必然是捉襟见肘,无法应付的。况且,"五岁小康,十岁一凶;三十岁而一大康,盖曰大数也。"(《忧民》)就是说,灾荒是经常发生的,这就要求统治者更加重视粮食的积蓄。

    贾谊还引用历史的事例说明粮食积蓄的重要性。他说: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三十岁而民有十年之蓄。故禹水九年,汤旱七年,甚也野无青草,而民无饥色,道无乞人,岁复之后,犹禁陈耕。古之为天下,诚有具也。王者之法,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无六年之蓄谓之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忧民》)

    禹有十年之蓄,故免九年之水:汤有十年之积,故胜七岁之旱。夫蓄积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向而不济?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柔附远,何招而不至?(《无蓄》)

    贾谊对汤、禹之治的描述,固然带有理想化的成分,但他说的"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三十岁而民有十年之蓄"的说法,则还是有某些历史文献作根据的。例如《汉书:食货志上》就曾经记载:"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故民皆劝功乐业,先公而后私。其诗曰:'有渰凄凄,兴云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民三年耕则余一年之蓄,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孔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成此功也。三考黜陟,余三年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余六年食。三登日泰平,二十七岁遗九年食。然后至德流洽,礼乐成焉,故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可见,在古代积蓄的多少,是儒家用来考察官吏贤否而定黜陟的标准。

    回忆往古,面对现实,贾谊觉得汉初社会仓廪空虚,情况十分不妙。因此,他对这种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