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傅玄集》

    二、关于《傅玄集》 (第2/3页)

时何、荀二人均已封侯,何尽孝在先,时年67 岁;苟尽孝中有"毁性"盛名。魏晋要禅代,急需倡孝道,两位显贵先后事亲尽孝的行为正可作为表率,因此傅玄要著论称道。

    《永宁太仆庞侯诔》。永宁郭太后卒于景元四年(263 年)底。水宁宫太仆',庞侯"其人当卒于此前。嘉平六年(254 年)废曹芳、立曹髦时,"永宁大仆"是张阁(参《三国志·三少帝纪》注引《魏书》),有位清商① 重要处有:"岱君",傅咸文中作"武君宾";"真",博咸定中作"贞"。 另外,傅咸序文里,提到"中书张令,以太史相风","张氏之赋"等,似与作赋 一事有关。"中书张令"当指张华,他是泰始六年(271 年)起担任中书令的 (见方斯同《晋将相大臣年表》),而且他今存作品里就有《相风赋》。① 这一数字内,包括严辑本置于《博子》内的2 篇《释法》(卷2)《何陶荀■传沦》(卷四)。而《古今画赞》八则,《席铭》四则,各以1 篇:上① 《晋书》本传称,何曾"咸宁四年完,时年八十"。何曾生卒年为,199 -278。丞庞熙或有可能于其后出任"永宁太仆"一职。

    《正朔服色议》。严辑本于题下注曰:"太始元年。"误,应为泰始二年(266 年)。《通典》卷五五明记"大始二年"。《晋书·武帝纪》亦记,在泰始二年九月奏可正朔服色事。《五把议》。泰始二年(266 年)作。《晋书·武帝纪》记,这年十一月有并合诸把于南北郊之举。

    《掌谏职上疏》与《上疏陈要务》。前章已讨论,作于秦始二年(266年)**月中。

    《水旱上便宜五事疏》。前章已讨论,作于泰始五年(269 年)二月。

    《太子少傅箴》与《吏部尚书箴》。此二箴文似与任恺、贾充朋党相争事有关。泰始中,以任恺、庾纯、张华等大臣为一方,以贾充、荀勖、冯紞等大臣为一方,双方相互排挤,争夺权力,明争暗斗,十分激烈。任恺一方稍微正派一些,他们看不惯贾充辈的为人,想逐个从皇帝身边疏退拆散这伙势力。正派人往往斗不过奸佞人。任恺被贾充打小报告,泰始七年(271 年)明尊暗降,先为太子少傅,继为吏部尚书,反被从武帝身边挤走了。傅玄这两篇箴文,等于是劝慰任恺,表明自己投向的声明。

    《贺老人星表》。这是咸宁二年(276 午)三四月写给晋武帝的祝贺信。在此以前,武帝大病一场,几乎送命;由武帝之弟司马攸继位的事,朝廷也已议定。想不到武帝战胜了病魔,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群臣上寿",表示祝贺。《晋书·武帝纪》、《贾充传》里记载了这件事。傅玄此表所言"圣主寿延","自天之祐","普天同庆"云云,与武帝病愈有关。至于老人星(即南极星,又名寿星)是不是恰巧出现,史书无记载,亦无需坐实, 41岁的皇帝转危为安,这本身就是星见之兆。

    (五)宫廷乐章

    西晋一代,朝廷用于庆典、祭把等场合演唱的"歌诗"(刘宋以后方称乐府诗),有相当数量的作品出于傅玄之手。文学史一般不讨论这些歌功颂德的诗章,但要全面了解傅玄其人,这些作品就得顾及到,下面据《宋书·乐志》、《晋书·乐志》载录情况,列举如下。

    1.泰始二年(266 年)改造郊庙歌词22 篇

    《祀天地五郊夕牲歌》1 篇;

    《祀天地五郊迎送神歌》1 篇;

    《飨天地五郊歌》3 篇①;

    《大地郊明堂夕牲歌》l 篇;

    《大地郊明堂降神歌》l 篇;

    《天郊飨神歌》1 篇;

    《地郊飨神歌》1 篇;

    《明堂飨神歌》1 篇②;

    《祠庙夕牲歌》1 篇;

    《祠庙迎送神歌》1 篇;

    《祠征西将军登歌》1 篇;

    ① 《宋书·乐志二》将上列三题共五篇,又出总篇题:"《晋郊祀歌》五

    ② 《宋书·乐志二》将上列五题五篇,又出总篇题:"《天地郊明堂歌》五

    《祠像章府君登歌》1 篇;

    《祠颖川府君登歌》1 篇;

    《祠京兆府君登歌》1 篇;

    《祠宣皇帝登歌》1 篇;

    《祠景皇帝登歌》1 篇;

    《祠文皇帝登歌》1 篇;

    《祠庙飨神歌》2 篇③。

    以上为史志载录的21 篇。而《初学记》卷一一另有一篇《地郊飨神歌》10 句,与史书所出同题之作不一,当为另篇。《古诗纪》、逯钦立辑《晋诗》卷一○,均算成单独一篇。

    2.泰始元年(265 年)或二年(266 年)改造鼓吹歌曲22 篇①《灵之祥》("言宣帝之佐魏")②,《宣受命》("言宣帝御诸葛亮"),《征辽东》("言宣帝??讨灭公孙氏"),《宣辅政》("言宣帝??拨乱反正"),《时运多难》("言宣帝致讨吴方")。以上5 篇,述司马懿功德。

    《景龙飞》("言景帝??崇洪基"),《平玉衡》("言景帝??纂洪业")。以上2 篇,述司马师继业之功。

    《文皇统百揆》("言文帝始统百揆"),《因时运》(文帝"以武济文"),《惟庸蜀》("言文帝"平蜀,始建五等爵),以上3 篇,述司马昭内外建功。

    《天序》("言圣皇"受禅、用人),《大晋承运期》("言圣皇应第受图"),《金灵运》("言圣皇践诈"倡孝道),《放穆我皇》("言圣皇??德合神明")。以上4 篇,分别赞颂司马炎代魏之应天。

    《仲春振旅》("言大晋??败猎以时"),《夏苗田》("言大晋??为苗除害"),《仲秋狝田》("言大晋??顺时以杀伐"),《顺天道》(言"大晋之德配天")。以上4 篇,各言四季之事以赞代魏之顺时。

    《唐尧》("言圣皇??德化光四表"),《玄云》("言圣皇用人,各尽其材"),《伯益》(言"圣皇受命,神雀来也"),《钓竿》("言圣皇??致太平")。以上4 篇,专门赞美司马炎之德行。

    3."泰始中"新造鼙舞歌诗5 篇《洪业篇》,综述自司马懿创业至司马炎泰始间功业;《天命篇》,颂司马懿;《景皇篇》,颂司马师;《大晋篇》,颂司马昭;《明君篇》,颂司马炎。

    上述5 篇,《晋书·乐志》、《宋书·乐志》均未出撰人。但是,《南齐书·乐志》明确记载道:傅玄代魏曲作晋《洪业篇》云:"宣文创洪业,③ 《宋书·乐志二》将上列十题十一篇,加总篇题:"《晋字庙歌》十一篇。" "征西将军"指司马钧,以下分别为:司马量,司马懿,司马防,司马懿,司马 师、司马昭,六代七庙。① 《晋书·乐志下》:"及武帝受禅,乃令傅玄制为二十二篇,亦述以功德代魏。"并指出这些歌曲"列于鼓吹,多序战阵之事",是从汉代《短箫饶歌》而来。《宋书·乐志四》迳总其题曰"《晋鼓吹歌曲》"。② 括号内文字,系《晋书·乐志》提示语。下同。

    盛德存泰始。圣皇应灵符,受命君四海。"??从"五帝"至"不可阶"六句全玄辞,后二句本云"将复御龙氏,凤凰在庭栖"。

    篇名、引词,均同《晋书》所载这五篇鼙舞歌诗中的首篇《洪业篇》,可确定作者为傅玄。宋郭茂情《乐府诗集》卷五三,将这五篇系于傅玄名下,是有根据的。①至于这五篇的写作时间,史书中只笼统言"泰始中",陆侃如先生《中古文学系年》姑附于泰始五年(269 年)。

    4.泰始五年(269 年)造四厢乐歌3 首《晋书·乐志上》:"至泰始五年,尚书奏,使太仆傅玄??各造《正旦行礼》及《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宋书·乐志一》所记同。但《晋书》未录歌诗,《宋书·乐志二》有载。其中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