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一、傅玄生平年表

    附录 一、傅玄生平年表 (第2/3页)

  按,黄初五年(224 年)洛阳大学恢复。文帝、明帝屡下诏兴太学重经学。根据传统,士子入太学的年龄在15 岁。而且,傅玄于太和末、青龙年间,目睹兴造洛阳宫,写过《马钩传》,说明他在洛阳,并未仕,只能是在大学就读。"专心诵学",是在河内母亲督责下自学,在入太学之先。当时大学学风不正,浮华交游甚盛,玄学清谈已经出现。傅玄没有参与其中。次年(232年),明帝下诏黜浮华,罢了诸葛诞、邓飏等一伙的官职。

    魏明帝青龙二年(233 年),仍在太学,写成《正都赋》。 17 岁。

    《正都赋》写"天子乃反吉服","列大驾于郊畛","然后戒水军,遵川流","将以威天下而御群凶"云云。此与明帝七月间"亲御龙舟东征"(《三国志·明帝纪》)有关。天子亲征,魏明帝以后无他例。

    青龙年间,明帝大治宫室。韦诞、何晏、缨袭、刘劭、卞兰等均写有都城赋。傅玄写成《正都赋》,其《魏德颂》亦当同时或先后所成。

    魏明帝景初三年(239 年),"州举秀才,除邺中","以时誉选人著作",初仕为中书著作,人东观"撰集《魏书》";写出《马钧传》;子傅咸生。23 岁。

    年初,明帝病死,其养子齐王曹芳继位。曹爽、司马懿受遗诏辅政。曹爽将曾被明帝罢黜的浮华分于诸葛诞、邓陋、何晏等人起用,形成集团;又将司马懿明尊太傅,暗夺其辅政事权。

    傅玄学有所成,选入东观,参加"撰集《魏书》",与韦诞、应璩、缨施等人同事。

    从《马钧传》可知,傅玄于太和末至本年,先后耳闻马钩与高堂隆、秦朗争论,自己与裴秀辩论,与曹羲、曹爽交涉,为马钓的发明制造喝彩,并替他鸣不平。

    写成《七漠》,集古今"七"为《七林》,当在此前后。

    魏齐王芳正始五年(244 年),仍在东观修史,续娶杜为继室,受到何晏、邓飏一伙玄学家的迫害。 28 岁。

    《晋书·列女传·杜有道妻严氏》记载了傅玄当时的处境。傅咸6 岁。

    《傅子》中反映傅玄与玄学人物对立的事实是:斥责何晏好服妇人之服是"服妖";正始末,当面挫伤玄学少年王黎、刘陶,指责他俩得意忘形的言行。这是他此前受到何晏、邓飏等迫害的直接原因。傅玄从兄傅嘏于正始中,亦因不与玄学家权贵合作,受到打击迫害,先后为荀、司马懿保护,未遭不测;杜母严宪不顾众议,决定将女儿许给傅玄,也道出司马懿虽不掌实权,仅仅是"兽睡"的事实。其时傅玄已倾向于司马氏。他与京兆大族杜氏联姻,亦值得注意。

    正始中,独立撰写《魏书》,评论"三史得失",并写成大量有价值的乐府诗作。

    魏齐王芳嘉平元年至高贵乡公正元二年(249-255 年),人司马昭军府任参军。修订所撰《魏书》。 33 岁至39 岁。

    正始十年(249 年)正月,高平陵事变发生。司马懿诛杀曹爽集团。四月,改元嘉平。

    《晋书》本传曰,傅玄"后参安东、卫军军事",指傅玄入东观修史十年(239-248)不迁后,随着高平陵之变,获得了第一次迁升的机会,进入司马昭军府任参军。嘉平元年(249 年)秋,随安西将军司马昭入关中,途中写出《叙行赋》,并成《华岳铭》。其后跟随司马昭至许昌(250 年),再入关中(253 年),抵洛阳(254 年),并参加平王凌(251 年)、击东吴(252 年)等征战。正元二年(255 年)正月,司马师带病讨淮南丘俭、文钦叛变,死于许昌;司马昭先留镇洛阳,继而奔丧许昌,很快又返回洛阳,往返仅七天时间。司马师死后,傅嘏同年病卒。

    傅玄所撰《魏书》,正始间已成;此后修订补充,嘉平未定稿。

    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至元帝咸熙元年(255-264 年),"转温令,再迁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其间"数上书陈便宜",完成《傅子·内篇》。39 岁至48 岁。

    正元二年(255 年)二月,司马昭进位大将军,独揽朝政。傅玄转任温县令,居职约6 年(255-260 年);迁职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当在景元二年(261)初,居职约4 年(261-264 年)。

    《傅子·内篇》是傅玄于温县令任期完成的"经纶政体,存重儒教"的政论集。本传载,《内篇》由其子傅咸送达王沈。傅咸年在17 岁至22 岁之间,或在大学就读;王沈于高贵乡公被诛前,任侍中,"典著作",心向司马氏。

    魏元帝咸熙元年(264 年)七月,受封鹑觚男。返回京城洛阳。48岁。

    三月,司马昭由晋公进爵为晋王;七月,封五等爵。傅玄受封鹑觚男。

    魏元帝咸熙二年(265 年)八月前后,作文赞何曾、荀事亲尽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