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潼关诗兴:动乱时代的历史图卷

    三、潼关诗兴:动乱时代的历史图卷 (第2/3页)

鸪天》:"今朝剩把银江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等等。但都不如杜诗之自然生动,参看沈祖棻《宋词赏析》第62 页。传说北宋盛度"梦朝上帝,见殿上执扇。有题诗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引《幕府燕闲录》)虽为传闻,亦可资谈助。

    养、思考之后,他在九月中、下旬写下了杜集中第二首光辉的"大篇":①北征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革。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那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诉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风,颠倒在裋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纥。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仁,时议气欲夺。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可俱发。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吴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阀。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李因笃评此诗曰:"上关庙漠,下具家乘。其材则海涵地负,其力则排山倒岳。有极尊严处,有极琐细处。繁处有千门万户之象,简处有急弦触柱之悲。元河南谓其具一代兴亡,与风雅颂相表里,可谓知言。"(《杜诗镜铨》卷四引)的确,这首诗的内容上至国势朝政,下至家庭琐事,真是巨细兼容,波澜壮阔。下面依浦起龙《读杜心解》把全诗分为五大段,看看它到底写了哪些具体内容。

    第一段自开头至"忧虞何时毕",共二十句。此段从自己辞阙北征的日期写起,着重写当时的国家形势和自己忧国恋主的心情。"苍茫问家室"中的"苍茫"二字极妙,不但意指家人存亡未知,前途茫茫,而且也意味着自己蒿目时艰而心情迷惆。此时叛军气焰尚炽,山河破碎,百姓涂炭,"乾坤① 黄鹤以为"此诗述在路及到家之事,当在羌村后,至德二载九月作。故云'菊垂今秋花'。"(《杜诗详注》卷五引)朱鹤龄从之。陈贻焮先生认为引"菊垂"句为证不妥,因此句系叙归途所见,其时尚在八月初(见《杜甫评传》第411 页),甚当。我们认为此诗当作于是年九月中、下旬,因为诗中写到了回纥"送兵五千人"且准备助唐军反攻长安之事,据《资治通鉴》卷二二○所记,九月初回纥怀仁可汗遣其子叶护等率精兵四千余人至凤翔,九月丁亥(十二日)随唐军出发,癸卯(二十八日)攻拔长安。杜甫作《北征》时已经闻知回纥军来而尚未知长安收复,而这些消息传到鄜州尚需数日,故当作于九月中、下旬。又案:《钱注杜诗》卷二称回纥发兵助唐军事在至德元载,误。

    含疮瘦"五个字包含着极为深广的内容,语调亦极为沉痛。正因为是在这种时刻离朝探家,所以诗人怀着忧惧不安的心情恋恋不舍地离开凤翔,踏上征途。

    第二段自"靡靡逾阡陌"至"残害为异物",共三十六句。此段写途中的所见所感,正如明人周甸所云:"途中所历,有可伤者,有可喜者,有可畏者,有可痛者,一一写出。"(《杜诗镜铨》卷四引)诗人首先看到的是人烟稀少,途中所遇之人多为受伤流血的士卒或难民,这是"可伤者"。诗人又看到了山高谷深、虎吼崖裂的艰险景象,这是"可畏者"。然而途中景物也有"可喜者",那就是"菊垂今秋花"以下二十句所描写的山问秋景。

    张溍云:"凡作极要紧极忙文字,偏向极不要紧极闲处传神,乃夕阳反照之法,惟老杜能之。如篇中'青云幽事'一段,他人于正事实事尚铺写不了,何暇及此,此仙凡之别也。"(《杜诗镜铨》卷四引)说什么"夕阳反照法",似乎妄立名目,但指出这段文字之传神是对的。其实这正是写实手法的自然结果,况且这些景物本身虽然可喜,但它们仍使诗入"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与全诗的"苍茫"之感并不矛盾。"可痛者"当然是指战场白骨,它们在寒冷的月光下更显得阴惨可怖,从而引起诗人的痛苦和愤怒。对于这一段,《杜诗言志》卷三中分析得极好:"此第二节,则述途中之所见。参差历落,总从'恍惚'二字中来。??不整写,却杂写;不顺写,却乱写。

    真得在路人一片苍茫恍惚神理。以见此行之原出于意外,突然而至前者,种种各为变态也。"第三段自"况我堕胡尘"至"生理焉得说",共三十六句。此段写诗人到家后所见的穷苦窘迫之状与合家团聚后的悲喜心情,细节的描写非常生动,如"海图坼波涛"以下四句,王嗣奭评曰:"写故家穷状如画"(《杜臆》卷二)。只有陷入穷困的官宦人家,才会有这种奇特的现象:绣着各种图案的丝织品颠颠倒倒地补在孩子们的破布衣服上面!同样地,"见那背面啼"和"问事竟挽须"二句写小儿女们对父亲由生疏、畏惧变为熟悉、亲热,"学母无不为"以下四句写幼女娇痴之状,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正是通过这些成功的细节描写,杜甫把乱离时代给他的家庭带来的不幸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段自"至尊尚蒙尘"至"皇纲未宜绝",共二十八句。此段写自己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平叛事业的希望,但这些思想活动也主要是通过叙事而表现出来的。皇帝尚在蒙尘,士卒尚在训练,而此时最使诗人关心的军国大事则是借兵回纥。早在至德元载(756)九月,肃宗已派人往回纥请求援兵。十一月,回纥派来骑兵二千,助郭子仪军击败叛军。二载(757)九月,回绝怀仁可汗遣其子叶护等将精兵四千余人来至凤翔,肃宗接见叶护,宴劳赐赍,惟其所欲。肃宗之子广平王李俶与叶护约为兄弟。九月丁亥(十二日),元帅李俶率唐军及回纥、西域兵共十五万自凤翔出发,准备收复长安。杜甫闻知这些消息,虽然对回纥之强悍有些担忧,①但对回纥兵能帮助唐军破贼是感到欣慰的,并对唐军克敌制胜,收复京城充满了信心。"祸转亡胡岁"以下四句,义正辞严,语气斩钉截铁。诚如胡小石先生所云,此段"结合时事,① 仇兆鳌于"圣心颇虚仁,时议气欲夺"二句后注曰:"此忧借兵回纥之害。"(《杜诗详注》卷五)浦起龙驳云:"此时所急,尤在克复,不与《留花门诗》同旨。"(《读杜心解》卷一)我们认为杜甫对借兵回纥是有所隐忧的,见本节下文。

    入以议论,开合纵横,直成有韵之散文。独辟一途,前所未有。"(《杜甫北征小笺》,《杜甫研究论文集》三辑)第五段自"忆昨狼狈初"至末尾,共二十句。此段回顾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的经历,赞美忠臣除奸之义举,且希望唐室由此走向中兴。对于这一段议论,后入争论甚烈,主要集中于下面几点:首先是"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几句,古人认为夏桀、殷纣和周幽王都是因女宠而亡国的,(夏桀宠爱妹喜,殷纣宠爱妲己,周幽宠爱褒姒)②杜甫觉得马鬼事变时赐杨妃自尽说明唐玄宗与他们不同,所以能够中兴。仇兆鳌云:"此借鉴杨妃,隐优张良娣也。"(《杜诗详注》卷五)这种观点似乎求之过深,因为张良娣其人虽然后来恃宠窃权,与李辅国狼狈为奸,但此时恶迹未彰,况且她刚至灵武时还颇有美德,"产子三日起,缝战士衣。上止之,对曰:'此非妾自养之时。'"(《资治通鉴》卷二一八)所以杜甫不会于此时把她与杨妃相比,在此诗字句中也看不出有这一层意思。宋人魏泰曰:"唐人咏马鬼之事者多矣。世所称者,刘禹锡曰:'官军诛佞悻,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清日自无辉。"白居易:'六军不发争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此乃歌咏禄山能使官军皆叛,逼迫明皇,明皇不得已而诛杨妃也。噫!岂特不晓文章体裁,而造语意拙,已失臣下事君之礼也。老杜则不然:其《北征》诗曰:"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乃见明皇鉴夏商之败,畏天悔过,赐妃子死,官军何预焉!"(《临汉隐居诗话》)这种说法强调杜甫的"事君之礼",但是诗中明明有"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之句,如何能说"官军何预焉"?我们认为杜甫确有为玄宗曲词回护之用意,但前提是不违背基本的历史事实,而且"中自"二字极其微妙,回护之中仍含隐讥。杜甫之所以要为玄宗回护,是因为他怀有唐室中兴的强烈愿望。杜甫是经历了开元盛世的人,他对玄宗怀有很深的感情,况且在叛军凶焰尚炽的形势下,对皇帝作大多的批判也是不妥当的。刘禹锡和白居易生活于五十年之后,他们对玄宗不会怀有如杜甫一样的感情,所以不宜把他们咏马嵬事变的诗与杜诗作简单类比。其次是"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四句,浦起龙对之大为不满,说:"玄礼为亲军主帅,纵凶锋于上前,无人臣礼。老杜既以'诛褒妲'归权人主,复赘'桓桓'四语,反觉拖带,不如并隐其文为快。"(《读杜心解》卷一)这一段话纯从封建君臣名分的角度出发,毫无道理。试想当日如无陈玄礼,安能诛杨妃?既然陈玄礼在马嵬事变中起了那么重要的作用,作为"诗史"的杜诗岂能避而不写?浦氏之言恰恰从反面证明杜甫的见识在封建社会中是高人一筹的。第三是"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二句,历来诗家对之均未注意,惟胡小石先生《杜甫<北征>小笺》中认为其中含有玄、肃内禅之隐微,理由是大同殿、白兽门皆与肃宗无关而与玄宗有关:大同殿不但为玄宗朝见大臣之所,而且高力士曾在其中劝告玄宗不可以大权付与李林甫;而白兽门则为玄宗兴兵诛韦后所攻之门。我们认为这种分析也求之过深,玄宗与高力士当年在大同殿的谈话,身为布衣的杜甫多半是不得② 宋人胡仔云:"疑夏字为误,当云商、周可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二)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五则改"褒妲"为"妹妲",浦起龙亦云:"本应作妹、妲??痛快疾书,涉笔成误。"(《读杜心解》卷一)其实正如李因笃所云:"不言周,不言妹喜,此古人互文之妙,正不必作误笔。"(《杜诗镜铨》卷四引)

    而知的。至于说大同殿、白兽门与玄宗有关而与肃宗无关,其实也并无深义,这二句诗不过是说长安陷落后宫殿宫门皆寂寞凄凉而已,由于安史乱前玄宗是皇帝,此处当然只能提与玄宗有关之宫殿宫门。如果要提与肃宗有关者,那就只能写太子东宫,但东宫又怎么能代表朝廷呢?肃宗与玄宗的关系后来虽然极度恶化,但在长安克复、玄宗还都前尚无显迹,杜甫即使有所察觉,在主题为希望唐室中兴的《北征》中也不会予以讥刺的。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北征》的总体评价以胡小石《杜甫<北征>小笺》为最确切:《北征》为杜诗中大篇之一。盛唐诗人力破齐梁以来宫体之桎梏,扩大诗之领域,或写山水,或状田园,或咏边塞,较前此之幽闭宫闺低回思怨者,有如出永巷而骋康庄。至杜甫兹篇,则结合时事,加入议论,撤去旧来藩篱,通诗与散文而一之,波澜壮阔,前所未见,亦当时诸家所不及,为后来古文运动家以"笔"代"文"者开其先声。至德二载(757)九月,元帅广平王李俶统率唐军及回纥、西域之众共十五万人进至长安城西,准备与叛军决战。杜甫闻讯,作《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月癸卯(二十八日),唐军克复长安,十月壬戌(十八日),又克洛阳。十月丁卯(二十三日),肃宗还长安。杜甫闻讯,作《收京三首》。十一月,杜甫携家离开鄜州,返回长安。十二月,凡陷贼官以六等定罪,杜甫的故友郑虔虽曾在陷于洛阳时以密章达灵武,但还是被远谪为台州(今浙江临海)司户参军,仓卒上路,连杜甫都未及赶来送行。这使杜甫十分伤心,作《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中有"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的沉痛句子。

    乾元元年(758)春,杜甫在长安过着比较闲暇的生活。此时杜甫仍任左拾遗,贾至任中书舍人,王维任太子中允,岑参任右补阙,他们常常作诗唱和。但其实杜甫的心情并不愉快,微薄的俸禄使他的生计仍很窘迫,总是觉得街头的酒价太贵,偶尔得到了几百个钱,便邀请好友毕曜同买一醉。当然为了解闷消愁,他还是常到曲江去饮酒,甚至典当春衣以偿酒债。花飞蝶舞的风光使他感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心头便产生莫名的惆怅。然而,当时唐帝国的形势却颇为可喜。唐军收复长安、洛阳后,安庆绪率残军退守邺城(今河南安阳)。到至德二载(757)十二月,史思明奉表归降,"虽相州(即螂城)未下,河北率为唐有矣。"(《资治通鉴》卷二二○)前方的捷报冲散了杜甫心头的愁闷,他喜不自禁地写下了《洗兵马》:①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肉葡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鹤驾通宵风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攀龙附风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于房。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这首诗"喜跃之象浮动笔墨间"(《杜臆》卷三),诸家多认为其主旨是歌颂唐帝国中兴的局面,独钱谦益认为不然:"《洗兵马》,刺肃宗也。刺其不能尽子道,且不能信任父之贤臣,以致太平也。??故曰'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盖至是而太平之望益邈矣。呜呼伤哉!"(《钱注杜诗》卷二)钱氏此论在清代受到诸家痛斥,如潘耒云:"《洗兵马》一诗,乃初闻恢复之报,不胜欣喜而作,宁有暗含讥刺之理。上皇初归,肃宗未失子道,岂得预探后事以实之?"(《杜诗详注》卷六引)浦起龙亦严辞驳斥,潘、浦二人还对钱氏人品进行了攻击。平心而论,钱氏看出此诗中隐含讽刺肃宗之意是颇具眼光的,但他把全诗主旨理解为讥刺肃宗则大谬不然。浦起龙将此诗理解成"忻喜愿望之词"(《读杜心解》卷二)大体上是正确的,但他无视诗中的讽刺则显然是为尊亲讳而且以已之意揣测老杜之心。我们认为,此诗中"鹤驾通宵风辇备,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