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胜利发展 创建人间天国

    三、胜利发展 创建人间天国 (第2/3页)

    定都以后,洪秀全等进一步推展政权建设,健全与加强天朝各级政权体系。

    第一,修王府,定朝仪,正名分,别尊卑定都后,各王相继在天京修建王府。

    天王的住处称"天朝宫殿",诸王称"王府"。这些王府既是他们的住处,也是他们的办公机构。天朝宫殿是太平天国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天上在此接受朝臣觐见,发布诏令。洪秀全颁布了"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复杂陈旧的封建礼制,规定了一套显示其无上尊严的朝见仪式。宣扬"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的封建朝纲,强调"整肃官方,驭群臣以律度",以确立"朕即国家","一人垂拱于上,万民咸归于下"的君主**体制。

    第二,完善职官制度定都后,官制渐趋完善。

    天王是国家元首,军师为政府首脑。上以下职官分朝内、守上、乡官三级。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为朝年官;总制、监军为守土官,军师以下为乡官。又将政权机构与军队分仟,官职外又有爵位。② 一克武昌在1853 年1 月。

    朝内及军中又有各种典官,主管相关具体业务。

    各王府部有一套独立行政机构,均设立六部,掌理府内各项政务。天朝权力系统由天王和军师控御。天王"临朝而不理政"。定都之初,天王发出过诸如《地转天旋好诛妖诏》、《劝人戒鸦片烟诏》等诏书,均属训谕性质,与政令没有什么关系。清方也记载,天王"深居简出,从无出令之事"①、"贼伪示多出自东贼,北、翼间见,亦或出自西、南,洪贼则决无。"②我们尚未发现天王关于处理政务的诏书。东王府事实上是军政合一的中央政府。永安封工后,杨秀清就取得节制诸工的权力,冯云山、萧朝贵牺牲,他的权力更大,以"军师"名义发号施令,总理军政。定都后,洪秀全是天国君主,享有名义上的最高权力,而将"一切军务皆委之"杨秀清,"任其裁决"①,清方也记载:"刑赏生杀、伪官升迁,皆(杨)专决之。"②就制度层面而言,天王有无上的尊严,掌握着一切军政要务的最高决断权。诸官有关军政事务的奏章,或直禀东王,或首禀北王、翼王转禀东王,韦、石参与议定。一般军政即由东王裁处,军政要务则由杨、韦、石三人会商,启奏天王旨准,大事登朝面奏天王,小事则具本章入奏,天王旨准后,东王将决策输出,层层贯彻执行。就实际运作而言,杨秀清并不严格遵循规定程序,经常包揽军政,独断专行,"先斩后奏",或"斩而不奏",洪秀全只是画诺认可而已。

    -----------------------------------------------------------

    ① 《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页192。

    ② 《金陵省难记略》,《太平天国》(六),页712。

    ① 《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页1O2。

    ② 《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页45 页。

    ① 《钦定英杰归真》,《太平天国》(二)。

    -----------------------------------------------------------

    第三,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的建立

    太平天国地方政权的建设从1853 年秋石达开至安徽安民开始。守土官分省、郡、县三级,省级由中央任命丞相、检点、指挥等职官员担任,掌管行政,办理民务。因战争关系,省级首长要受当地军事长官或更高一级的军事统帅节制。郡级设总制管理,县级设监军管理。或由中央直接委派,或由当地统军将领直接任命,然后报中央核准。

    (三)革故鼎新,建设理想社会

    洪秀全"开创新朝",试图与历代王朝的传统彻底决裂,以建设"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他提出:"凡一切制度考文,无不革故鼎新,所有邪说异端,自宜革除净尽。"①定都不久,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描绘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并具体规定要实施一系列革故鼎新的政策措施。其内容十分广泛,涵括纲领大政直至风情习俗等各个层面。政治上,洪秀全创立了主与军师的权力动作程序;废除了清朝各级政权机构,建立起太平天国的一套地方官制,包括由《周礼》衍化的乡官制度。律法和司法制度也与清朝完全不同,十款天条是太平天国的律法基础,还有十诫、十嘱、十除、十斩等四十条,《太平条规》、《行军总要》等也属于法律文件。司法程序,由下而上审理,不能解决的词讼,层层上达,最后奏陈天王,天王降旨裁决。

    社会生活上,洪秀全等一度在天京和一些城市废除家庭,分别男行女行。男人男馆、女人女馆,儿童或编入童子军,或入"育才馆"读书,耆老者入"老民馆",残废者入"能人馆",会写会算者为各馆书手,有专门技艺者分别编入百工衙或诸匠营,各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太平天国试图建立一种各有所归、各尽所能,亲爱和睦的社会大家庭。后来无法推行,才恢复一家一户的小家庭。

    经济上,开始力图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一切土地收归国有、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因无法实行,转而承认土地占有现状。在天京一度废除财产私有制度,一切财物收归各级圣库,按人口、等级平均分配与消费。赋税制度上,先实行进贡、打先锋的贡献政策。在承认土地占有现状后,实行按清朝旧制交粮纳税。工商业政策上,在天京和一些城市废除私营手工业和商业,将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