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力挽狂澜重振天国

    五、力挽狂澜重振天国 (第2/3页)

    其四,擢拔青年将才,组成新的领寻核心。经洪秀全下诏,朝臣推举出"十八指挥陈土成、二十指挥李秀成、赞天安蒙得恩、侍天福李世贤这班人出来助国"③,并升封他们为主将。又设立掌率制度,以蒙得恩为正掌率,陈玉成又正掌率,钟芳礼为副掌率,李秀成为又副掌率。后来,钟芳礼牺牲,李秀成升任副掌率。这批将帅协同作战,在东西战场连次获捷,缓和了急剧逆转的危局。1859 年,洪仁玕总理朝政,被封为于王,不久,又陆续封陈玉成、蒙得恩、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等人为王。此外,还任用一批高级文武,缓解了人才危机,使天**政恢复了生机。

    -----------------------------------------------------------

    ① 苏双碧《陈玉成评传》。

    ② 见《太平天国封王封爵考论》,江西社会科学,1989 年第2 期。

    ③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489。

    -----------------------------------------------------------

    其五,授以权柄,放手任用,发挥将相聪明才智。鉴于石达开出走的教训,洪秀全一度改进用人方针,对将相任用开明坦诚,放手不疑,授以重权。他曾语告文武:"京内之事不决问于干王,京外之事不决问于英王。"①赖文光受命外出招军时,天王就给予他重大权力,"赏罚由余所出,遇事先行后奏。"赖文光十分感戴,称赞洪秀全"我主圣明,用臣不疑。"②李秀成也评述这一时期"主一心用我,我一心实对,主用臣坚,臣力死报","主信我专,法令得严" ③,君臣关系比较融洽。

    新的领导核心的主要问题在于外重内轻,与前期中央集权颇有差异。洪仁玕、蒙得恩缺乏地盘和实力,陈玉成、李秀成等地方将帅则拥有地盘与部属,导致各大派系势力及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但在这一时期,由于洪秀全悉力统合,洪仁玕、蒙得恩谨慎协调,太平天国将领"各又振作同心","自此一鼓之锐,振稳数年。"④。

    -----------------------------------------------------------

    ① 《同治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南昌知府对洪仁玕提讯记录》(内蒙师大学报1986 年第3 期)。

    ② 《赖文光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553、558。

    ③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498。

    ④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491。

    -----------------------------------------------------------

    (三)集中兵力,实施局部战略反攻

    为了加强军事力量,洪秀全积极征招新兵,重建武装力量。他令赖文光"出师江右招军,以期后用。"⑤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进兵皖北,吸收大批饥民参军。又封捻军首领张乐行等官爵,加强对捻军的联络与招抚,使其配合太平军征战,成为稳定局势的重要武装力量。

    为了提高将帅素质,洪秀全着手加强军事教育,将中国古代兵书《武经七书》中的精华《孙子》、《吴子》、《司马法》辑成《武略》一书,广为刊刻,令将领研读,规定武科士子必须攻习《武略》,天试复试时,都要默写《武略》有关章节。

    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口。洪秀全的战略指挥方案是调集各路大军援京解围,打击江南大营。但清军在各战场牵制太平军,各路将帅无力分兵。李秀成建议离京实施战略机动,与洪秀全发生歧异。几经争辩,李秀成终于1858 夏初出师皖东,结果败绩,局势益危。他与陈玉成协商,7 月下旬,会集安徽各地将领于枞阳镇,大家"各誓一心,订约会战",制定了突破皖北,会攻江北大营,解救京围的战略计划。洪秀全迅速批准,并重建五军主将,升擢各位将帅,全军颇受鼓舞。8 月,陈玉成击溃援皖湘军李孟群部,乘胜克复庐州,扭转了皖北战局。9 月,陈玉成挥师东进,与李秀成会师,再次击溃江北大营,打通了天京江路交通线,局部缓解了京围。

    此役创造了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战略机动,重点击破强敌的战略经验。

    是年11 月,湘军疯狂进犯皖北腹地,洪秀全诏令陈玉成、李秀成等先后西援,再次使用这一战略,在三河镇集中十八万将士,围歼湘军精悍李续宾部六千人,沉重打击了湘军的凶焰,稳定了上游战局。之后,李世贤也在皖南发动进攻,在湾沚歼灭江南大营主力戴文英、邓绍良二部,威胁江南大营战略后方。

    1860 年初,江南大营围逼天京,洪秀全诏令各将援京。李秀成再次主张离家实施战略机动,并与洪仁玕制定"围魏救赵"之计。经过争辩,洪秀全予以批准,并急诏陈玉成等各路大军迅速东援天京。李秀成奔袭杭州,调动江南大营分兵援抗,遂回师与各路将士会攻江南大营,终于摧毁顽敌。之后,洪秀全召集军事会议,确定了先取江浙,再图皖鄂的作战方针,令李秀成、陈玉成等东征苏、常,限期"一月肃清回奏"。结果,太平军在一个半月内占领了长江三角洲除上海、杭州以外的大部地区,取得了开辟苏常基地的重大胜利,并一度进攻上海,实现了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

    -----------------------------------------------------------

    ⑤ 《赖文光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558。

    -----------------------------------------------------------

    (四)建立天浦、苏福二省

    江浦、浦口是天京北岸江防重镇和运粮输饷的孔道。攻克南京后,洪秀全改江浦县为天浦县,设重兵据守。之后,一度被江北大营攻陷。二破江北大营后,太平军收复江浦。洪秀全下诏在两浦设天浦省,命捻军首领薛之元镇守,并令其弟薛之武守浦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