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督教与拜上帝教拜上帝教缘起于基督教。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一、基督教与拜上帝教拜上帝教缘起于基督教。 (第1/3页)

    从拜上帝教产生起,它与基督教就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断演化和变异。从发展进程考察,拜上帝教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1843-1847:初创时期

    考察这一时期拜上帝教理论和教义的主要材料有:《吾侪诗》、《神天诗》、《原道救世歌》、《百正歌》、《原道醒世训》、《天条书》等。这一时期,洪秀全还未看到基督教圣经。《劝世良言》是他基督教知识的唯一源头。但《劝世良言》内容浅薄却又晦涩难懂。洪秀全对基督教茫无所知,不得不借助自己熟悉的儒学知识以理解、诠释和补充他从《劝世良言》中获得的信息。因此,拜上帝教在它的初期具有三个特点:

    1.拜上帝教

    有关基督教的神学原理和宗教教义基本上局限于《劝世良言》的范围洪秀全与科举道路决裂后,立志推翻清朝,建立自己的王朝。他迫切需要精神武器以动员和组织群众。他在潜心研读《劝世良言》后,从中找到了发动政治斗争的神学的形式,并从中接受了拜上帝、敬耶稣、不拜偶像的内容。这是拜上帝教最初的基督教成分。他一方面借用上帝这个权威,作为宣传和组织群众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他也确实"觉得已获得上天堂之真路和永生快乐之希望"①。他按书中所言,自行施洗,以示入教。并写了不少诗文,如《吾侪诗》云:"吾侪罪恶实滔天,幸赖耶稣代赎全。??"《神天诗》:"神天之外更无神"。《原道救世歌》:"开辟真神惟上帝","上帝当拜,勿拜邪神","五行万物天造化,岂有别神宰其中","灵魂同是自天来"。从这些诗文看,洪秀全接受了《劝世良言》所宣传的某些基督教理论:上帝全知全能,6 日造成天地万物,创造了人。人类始祖受了蛇魔诱惑,偷食禁果,干犯天津,使整个人类都有"原罪"。而中国人至今执迷不悟,不知崇敬上帝而去敬拜邪神。上帝派他的儿子耶稣降临世上,替世人赎罪。上帝是独一真神,人们应当只信上帝,不拜邪神。人只有信仰上帝,灵魂才能得救,到末日审判时,灵魂才能升入天堂;不信上帝、崇拜邪神偶像者,下到地狱。可见,在创立拜上帝教初期,洪秀全的宗教神学观念没有超出《劝世良言》的范围。

    -----------------------------------------------------------

    ① 《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页846。

    -----------------------------------------------------------

    拜上帝教的简单教义基本上也是基督教的翻版。

    1)关于"三位一体"。在基督教里,上帝、耶稣和圣灵是三位一体的,但《劝世良言》对三位一体讲得很含糊,洪秀全自然不能明白。直到1847年,他到广州从罗孝全研修基督教知识后,制定了《天条书》,写道:"赞美上帝为天圣父,赞美耶稣为救世圣主,赞美圣神风为圣灵,赞美三位为合一真神。"这表明洪秀全在读过圣经后,接受了它的说法。但他仍不懂得"三位一体"的真正含义,因而暂时附和基督教的说法。后来发现"三位一体"不符合他的需要,遂在批解圣经时,转而批驳了"三位一体"的说法。

    2)关于天堂地狱之说。拜上帝教认为,肉身之外,有不灭的灵魂存在。

    人死后,灵魂或升天堂,享天福;或落地狱,受永苦。甚至在1847-1848年写成的《原道觉世训》中,仍采用这种说法:"死后魂升天堂,永远在天上享福";"死后被鬼捉,永远在地狱受苦"。天堂地狱,是人们死后灵魂的归宿。完全因袭了《劝世良言》和基督教的说法。至于明确提出建立人间天堂,并以之鼓励将士斗志,则是金田起义以后的事。

    3)关于忍耐和顺从的教义。基督教大力宣扬忍耐和顺从,要人"爱仇敌",主张接受现实命运,忍受压迫和剥削,消弭反抗和斗争,以维护现实社会秩序。《劝世良言》劝人"固穷守分,凡事听命于神天上帝"。拜上帝教重复这些教义,而且还渗入中国传统的"天命观",宣扬富贵生死"天排定","知命安贫意气扬"①。此时,洪秀全虽感到"忍耐或谦卑","无以管镇邪恶之世",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有革命的觉悟,而是主张对邪恶采取较为严厉的惩罚手段。对于所受的苦难,贫困的人们仍须忍耐顺从。

    4)关于天下一家。《劝世良言》宣扬,上帝是"万国万类人之大父母",全世界之人"自君王至庶民","不拘贵贱尊卑",皆为一家。洪秀全尽管在《百正歌》中划分了"正"与"不正",但并未把"不正"排除出上帝子女之列,而是反复强调:"天父上帝人人共"③,"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④。这种说教与《劝世良言》完全出于一辙。

    5)关于上帝教的戒条。基督教有十条诫命:除上帝外不可敬拜邪神:不许制作偶像;不许称耶和华的名字;以安息日为圣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不许贪恋他人财物。⑤《劝世良言》只讲了十诫的来历,没有讲十诫的具体内容,洪秀全此时没有规定"天条"。但他在《原道救世歌》中却突出了正与邪的对立。除了劝人敬拜上帝、勿拜邪神外,又提出"六不正",其内容基本是中国传统道德教化中所禁绝的邪行,它与基督教的"摩西十诫"差异较大。后来,当洪秀全看过圣经后,就修正了"六不正"的说法。

    -----------------------------------------------------------

    ① 《原道救世歌》。

    ② 《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页864。

    ③ 《原道救世歌》。

    ④ 《原道醒世训》。

    ⑤ 《新约》,《出埃及记》,第20 章。

    -----------------------------------------------------------

    当然,初期的拜上帝教在某些方面逾出了《劝世良言》。

    其一,洪秀全试图把基督教在上帝面前的"人人平等",延伸扩展到现实社会生活中,衍化为政治经济平等的观念。这一点在《原道醒世训》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但这种观念只是他一种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向往。此时,洪秀全还没有要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这种平等的强烈要求。

    其二,初期拜上帝教既憧憬来世的超度,又向往现世的幸福。《原道救世歌》讲灵魂的超拔;《百正歌》宣传行正,反对不正,正可升天堂,不正入地狱。这都是身前死后的事。同时,还指出不正对社会、个人造成的现实灾难,警告世人崇正克邪。《原道醒世训》则透露了这样的讯息:希望把"乖漓浇薄"、"陵夺斗杀"之世,变为"公平正直"之世、"大同"之世,带有入世的色彩。这是《劝世良言》和基督教所不曾有的。但洪秀全还未找到实现这一美好愿望的奋斗途径。

    联系到洪秀全的思想演变过程,1843 年第四次科考落第,反清思想再度滋长,遂导致拜上帝教创立,但在两广传教受挫,反清思想又趋退潮,转入宗教救世。因而,他撰写了早期的拜上帝教系列著述。《劝世良言》也是鼓吹宗教救世的作品,与洪秀全当时的思想状况正相吻合。因而,它被大量慑取,写入洪秀全此时的著述之中。然而,洪秀全怀着强烈的救世救民的抱负,

    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未消弭,他渴望消除现实社会的剥削、压迫和苦难,建设美好的公平社会,而不只是期待遥远的身后世界。这正是拜上帝教对《劝世良言》教义加以吸取和变异的思想症结。

    2.浓烈的儒学成份

    洪秀全在传教活动中,面临三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l)拜上帝教不以儒学经典为道统,而重建新的宗教理论和教义,在统治者和士大夫看来,显然是"异端邪说"、"妖言惑众",被目为邪教。

    2)主张崇拜上帝,废弃一切偶像,包括对祖先的崇拜,背离了中国人的传统信仰和崇拜观念;而上帝是西方基督教的崇拜对象,因此被社会指斥为"从番"。而且,当时正值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受到列强侵略欺凌,爱国情绪正炽,宣扬基督教更引起中国人的误会和忌恨。

    3)洪秀全对基督教并不熟悉,《劝世良言》并没有高深的宗教理论体系,而且不合中国国情。因此,初创时的拜上帝教理论贫乏,不能说服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洪秀全熟悉儒学,而且深刻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习惯的巨大影响力。因而,他采取了合理选择,把基督教与传统的儒家学说结合起来,使皇上帝中国化。这样,不但能使皇上帝在中国人的信仰中较容易地取代旧的偶像,而且还能使他的传教活动获得合法的存在空间,并且可以弥补拜上帝教理论肤浅和贫乏的弱点。因此,洪秀全大量地从儒家学说中吸取思想资料。在他早期著作中,保存了大量的、浓厚的儒家思想及其学说,而且儒学成分多于基督教成分,显示初期拜上帝教带有明显的儒学色彩。

    3.教义存在严重的矛盾与局限

    洪秀全以《劝世良言》为拜上帝教义的经典。此书是梁发所编译。梁发为一印刷工人,文化程度有限。《劝世良言》选自圣经若干片段,"虽其译文甚为忠实,然因多译自外国方言,又无序言及注解",难以读懂。洪秀全只得"自行揣摩,又常多错解"①。因此,当有人偶尔问起《劝世良言》书中代词究是何人。洪秀全只有"默然不答",或者干脆曲解为指自己本人。因此,一年多传教活动的失败与洪秀全宗教知识的贫乏颇有关联。可见,《劝世良言》作为教义经典,显然妨碍洪秀全的传教活动的展开。一次,洪秀全往访一温姓秀才,对他宣传《劝世良言》"所载之真道"。温秀才不信其言,并要洪秀全把原书给他看,他要"为秀全改正其言,纠正秀全的错谬。"洪秀全不能说服他,只得一怒之下,不顾温秀才杀鸡招待,拂袖而去。

    为此,洪秀全自广西返回花县后,致力于宗教著述,把儒学大量引进拜上帝教,以弥补教义的贫乏。而且,此时洪秀全正值反清思想退潮,转入宗教救世阶段,因而,儒学中的不少消极成份被纳入他的早期著述。随着1847年后,洪秀全反清思想再次升级,决心用暴力推翻清廷时,不少教义和理论就难以适应形势和洪秀全思想的变化,不能成为洪秀全反清革命的武器。如忍耐、顺从现实命运安排,作为人死后灵魂归宿的天堂地狱说,三位一体说,行善戒恶救世说等等,都与洪秀全的反清革命行动相悖。因而,洪秀全不得不修正或抛弃,创造新的教义,并对原来的教义加以改造使之适合起义需要。

    -----------------------------------------------------------

    ① 《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页848。

    -----------------------------------------------------------

    (二)1847-1853:革命化时期

    1847 年,洪秀全到了广州研读圣经,学习有关基督教的仪式、规范,眼界大为开阔,宗教知识也较前丰富。之后,他第二次赴桂,在紫荆山基地受

    到教众的拥戴,反清思想再次回升,决定与冯云山一道在广西传教,展拓基地,拜上帝教众日益增多。而且,地主团练与清朝官府迫害教众,引发反迫害斗争。同时,天地会起义导入**,广西局势动荡不安,教众革命化军事化势头猛烈,一场反清起义的风暴正在准备和酝酿。显而易见,初期宗教救世的拜上帝教义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斗争需要。洪秀全遂审势度势,利用在广州学到的新的基督教知识,对以前的教义进行了取舍、加工和规范,大大强化了拜上帝教的政治内容,对初期拜上帝教作了一番重大改造,不少教义突破了基督教的传统教条,使拜上帝教成为发动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化成为这一时期拜上帝教的最大特色。这个时期,拜上帝教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教义,基本型态得以奠定。

    首先,宗教神话得到充实与更新。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对上帝创世说作了进一步发挥,他说:"皇上帝当初六日造成天地、山海、人物","一切日月星辰雷雨风云莫非皇上帝之灵妙","一切山原川泽飞潜动植莫非皇上帝之功能"。加强宣扬皇上帝是功能无比、功德无量的独一真神。洪秀全由此延伸,指出,有全能天父的指引,击灭阎罗妖的反清运动必然无往而不胜。以此鼓舞教众斗志和胜利信念。并且,洪秀全发展了基督教关于上帝三次大怒的故事,把他在1837 年升天受命、下凡诛妖、作主救人说成是第四次大怒。在《太平天日》中,他对自己升天受命的神话进一步修改和发挥,更加突出了王 权上帝授的政治内容,为武装起义、诛灭妖朝制造神学依据。其次,按照基督教的教条或原则,制定拜上帝教的礼仪规范。初创时期,拜上帝教只有简单的洗礼和崇拜仪式,并无严格的宗教礼仪制度和言行规范。此时,洪秀全以"摩西十诫为蓝本",制定了十款天条,作为教众的首要纪律规范和生活准则,战时则成为严格的军事纪律。团营前后,又创建圣库制度,以适应战争需要。这种做法来自圣经的记载。据称:公元一世纪初期,基督徒曾实行共同生活的方式,他们变卖田产家业,凡物公用,"照各人所需""分给各人"①。后来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的办法,在《旧约》中有关以色列分田章节中也有记载②。起义后,太平天国规定的杀妖取城所得财物尽缴归天朝圣库,严禁私藏私带金银财宝,严禁好邪**,违者斩首示众等严格军纪。这在圣经中也有根据。《约书亚记》第6、7 章记载:以色列入规定作战所得金银铜铁器皿都要归耶和华圣库,有人私藏金银衣服,结果被处死。《旧约·利未记》第20 章也有"好夫淫妇,都必治死"的记载。另外,拜上帝教经常举行的讲道理活动,也是由基督教传教士街头布道活动演变而来,被洪秀全定为制度,广泛运用于政治动员和思想教育。

    -----------------------------------------------------------

    ① 《新约·使徒行传》第2 章,第44-45 节。

    ② 《旧遗诏圣书·户口册记》,第26、33 章。

    -----------------------------------------------------------

    其三,在反清革命实践中检验和革新教义,推动拜上帝教的革命化转型,从而凸显出它与基督教的若干原则界限。

    l)关于上帝观

    基督教的上帝是无形的上帝,拜上帝教的上帝是有形的上帝。

    基督教认为"上帝乃灵",人们从未见过上帝,也不能看见上帝。《劝世良言》也宣扬上帝"乃无形无象、无始无终,自然而然,自永远至永远之真神。"但洪秀全说他升天见过上帝,上帝是一位"披金发、衣皂袍,巍然

    坐于最高之宝座上"的"老人"。③基督教的上帝是西方的上帝,西方传教士企图进行宗教和文化渗透,使中国基督教化,使中国人民膺服西方的上帝,听命于列强侵略和宰割。拜上帝教的上帝则是中国的上帝。《劝世良言》称上帝主宰世界,但上帝真道在西方,而不在中国。实际上主宰世界的是西方的上帝。上帝派西方的"善人君子"(传教士)到中国布道。他们是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民必须听命和服从他们的教化,而抛弃自己的传统和文化,进而丧失独立和主权,沦为西方的殖民地与附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