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国与反侵略思想的形成及其架构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一、爱国与反侵略思想的形成及其架构 (第1/3页)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深受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必然会产生反侵略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意识。这也是洪秀全的爱国与反侵略思想产生的广阔时代背景。而中国农民反封建反侵略的伟大斗争实践,乃是洪秀全爱国与反侵略思想形成的基本物质前提。时代的变迁带来了新的态势。是时,太平天国与清朝一直处在长期战争状态,外国列强乘着中国内战向双方施加压力。太平天国对外关系上处于弱势。它与列强的力量对比极不平衡,即使与清朝相比,也处于情军战略包围之中。一般说来,外交是实力的较量。洪秀全面对外国列强的武力威胁与外交讹诈,必须认真对待,谨慎行事,力争和平局面,但又不能丧失国家权益和安全,从而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地位。因此,洪秀全的选择是极其困难和复杂的。

    洪秀全的家乡广东花县,距鸦片战争的前线广州不过百里,英国商人罪恶的鸦片贸易,林则徐领导的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英军在广州的暴行,三元里农民为代表的声势浩大的抗英武装斗争,清朝的**投降导致屈辱的南京条约的签订,??种种爱国与反侵略斗争的事实必然给青年洪秀全留下深刻难忘的感性认识,也因此在他的心灵里播下了反侵略反封建的火种。爱国与反侵略思想的源头由此发轫。

    洪秀全原本并没有自觉的反侵略意识。个人仕途的坎坷与国家、民族的灾难交结在一起,对洪秀全产生了强烈刺激。他认为,腐朽贪暴的清王朝是长在祖国和人民身上的大毒瘤,是导致人民和国家积贫积弱、引起列强侵略的根本祸源,也是他本人仕途无望的基本障碍。他把侵略者罪恶的鸦片贸易与清王朝的沉重剥削联系在一起痛加鞭挞,对中国人民的贫困和反抗寄予莫大的同情。在洪秀全看来,要想消除鸦片贸易,改变列强欺凌中国的现状,必须推翻清朝统治,由他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以解民悬,以救国难,寻求振兴中国的道路。因此,反清是解决各种矛盾和弊病的前提。此时,他的爱国观念是作为反清革命思想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

    1834 年,他最后一次去广州应试,耳闻目睹外国侵略者的凶嚣气焰、清朝当局的妥协媚外,以及以"社学"为基础的爱国绅民的抗英情绪。虽然科场复遭失利,但他头脑更加清醒,抛弃了对清朝和仕途的最后幻想。五年以前产生的反清思想迅即回升,而且转化为最初的社会实践。

    为了图谋反清大业,洪秀全开始寻觅精神武器。鸦片战争的失败引起了朝野的巨大震动,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把目光转向西方,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偏重于从武器、兵船方面学习西方,以抵抗外国侵略者。洪秀全却另辟途径,他认为首要任务不是制夷,而是推翻清朝。由于偶然的机会,他从《劝世良言》中找到了答案。在洪秀全看来,中国在秦以前与西方一样敬拜上帝,秦始皇时走上邪路,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而改信邪神,以致历朝沿袭,造成如今黑暗贫弱与挨打的现状。西方始终坚持拜上帝,围此强大起来,打败了中国。他认为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差距是中国没有敬拜上帝造成的。因此,他相信只有打倒信拜邪神的清朝,使中国重归上帝真道,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