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本论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国本论 (第1/3页)

    国本论

    我国社会无往无病征。教育家对于政治,因暗昧而愈冷谈,因冷谈而愈暗昧,亦其一也。清华学校校长曹君乃独有国本论之布。吉光片羽,至可贵矣。至若其主张之真价,则见仁见智。

    ——本社附注

    民国肇建,十有五年,以国人昧于立国之本也。政府失其所以为政府,国民失其所为国民。而军阀互阋,政客煽构,党派交讧,此仆彼兴循环不已。国事沦丧,民生疲敝。有志之士,惄焉忧之,顾仅嚣嚣然号于众曰“救国救国”,而于建设之方策、立国之大本,略不究心焉。则徒托空言,无裨实际,又有何益?

    说者谓一国政治,非有彻底之破坏,不能有彻底之建设。斯言是也。然中国之破坏,岂尚未臻其极耶。政局之飘摇,府藏之枯竭,兵匪之骚扰,民生之惨痛,岂尚未达于极点耶!说者又谓民治国家之建设,基于教育,必教育普及,民智增高,庶国事可得而理。斯言亦是也。然教育事业,常受政治之影响。若教师疲于索薪,学校陷于停顿,欲从学校以谋建设政治,有类倒果为因。且教育之效,非一蹴可几。今日之青年,其成功必待数十年之后。而建设之事业,岂尚亦能待数十年耶?

    盖国是一日不定,则无论工商、教育、交通以及社会百业,均不能发展。《易》曰:“穷则变,变则通。”舍破坏而谋建设,此其时矣。请陈立国之本。余谓立国最单简之元素有三,曰民德,曰民力,曰民财。三者缺一,则国不能立,立不能久,兹分析言之。

    一、民德

    个人立身,全恃德性。苟有力有财,而制行污卑,人格堕落,则将为社会所共弃;反之苟德性坚定,操行纯洁,则虽无力无财,而人将为之助。一人如是,一国何独不然。我国数千年以礼教立国,乃者旧道德之信条,既失其制裁,而新道德之观念,又尚未能培养。民德日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