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红颜知已

    第九章 红颜知已 (第2/3页)

救危济困本是份分之事,怎可奢望日后回报。不过人有百姓,皆是一符号而已,告之又何妨,小女子乃吴郡人氏,姓陆名缇,方才出去的是我的幼弟陆绩。”

    陆绩,这个名字听着甚是耳熟,我心念一动,脱口问道:“陆绩——,可是怀橘遗母之陆郎?”

    女子黯然点头道:“那已是二年前吾父在庐江太守任上的事了,小弟虽然顽劣好动,但事母至孝,前在寿春宴上见橘物喜,故怀三枚欲归遗母。”

    正说话时,舱门吱呀呀的开了一条缝,陆绩先钻了进来,喊道:“阿姐,仪侄来了!”

    跟在后面的是一张梭角分明的俊朗脸庞,看这少年的年纪约在十三四岁上下,穿着的衣服很是朴素,头上也仅是草草的挽了个发髻,但在稚气未脱的眉宇之间却流露出一种果断和坚毅的神色。只是这少年比陆绩要大了好几岁,怎会倒成了他的小辈,我不觉有些惊疑。

    “膏胶来了!”看到我脸上神情,少年却是神色如常,很是沉着的说道。

    陆缇瞅我有些发愣,笑道:“这是陆仪,是我和小绩的堂侄,他自小便失了双亲,一直跟着我们一起过的,你跟着我唤他小仪好了。”

    说罢,陆缇便从陆仪手中拿过一坨黑兮兮粘粘乎乎的稠胶,递到我跟前,顿时一股浓烈的药香刺入我的鼻子,让我不由得精神一振。

    “我师父说过,世间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现在正是初冬进补的佳时,你重伤未愈,元气大亏,这一副膏方有当归、黄精、蛤蚧、人参、茸角、牛黄、藏红花、葛藤等十余味入药,加上黑胶、庶糖、上等的黄酒配制而成,正好可以固本培元,养精蓄锐,弥补一下你身体的亏虚。”说起药理来,陆缇细细而谈,如数家珍。

    膏胶入口有一点微苦,我稍皱了一下眉头,站在旁边的陆仪看得真切,道:“这膏方已熬了一日一夜了,滴水成珠,苦味自然就出来了,唯有这样,药效才是最好的。”

    陆仪象是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似的,一句话便道出了我的顾虑。怀着一种感激至极的心情,我看着围着我的陆家三人,能够遇上他们真不知是我前生哪一世修来的福份。

    我原本以为跳下危崖已是必死无疑,想不到竟还能起死回生。

    “兄台可是杨州牧刘繇的兵将?”陆仪一语中的。

    “我乃刘繇军中一什长,祖籍吴郡,姓高名宠是也。”在陆氏姐弟面前,我也用不着去隐瞒自已的身份,况且我相信他们在救我之前,凭我身上的衣着也能猜到个七八分。

    “这么说来,神亭岭一战刘繇大败的消息确实?”尽管有此一问,陆仪的脸上还依旧是不动声色,我不禁暗自惊异这个少年的镇定和敏锐洞察力。

    “哎——,老是说这些个打呀杀呀的最没劲的了,你们不闷,我可闷了。”陆绩不耐听这些,边说着边跑了出去。尽管也差不了几岁,但陆绩与陆仪却有着太多的不同,陆绩可以说还是一个童稚天真的童子,而陆仪看得出已是个沉稳干炼的当家人了。

    “我们也出去吧!”初冬寒气重,吴缇细心的一边帮我盖紧被子,一边道。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在神亭岭面临重重危险我都没流过一滴泪,现在却止不住泪水从脸颊上滚落,我自小便失了双亲,是被卖入大豪家当侍童家奴长大的,关怀与呵护对于我来说,一直是很遥远不可及的事情。

    是陆缇,让我想起了早已模糊在记忆中的童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