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风起云涌

    第九十一章 风起云涌 (第2/3页)

的一枚重要的棋子。同时,为稳固九江、丹杨两郡的基础,高宠又任命顾雍为长史,处理官吏的任命、屯田措施的推行、治安整训等事务,一大批有实干经验的官吏先后被从豫章抽调过来,在有序的选拔考察之后,分派到各郡县担任令、长。

    其中,尤以刘馥为最。

    馥字元颖,沛国相人,为大贤者管宁所力荐,在考察选派之际,旁人都争着留在富庶的秣陵、曲阿一带,唯有刘馥语中惊人,说道:“富国强兵的要领,在于每一月每一天,溪水从高崇的深壑坠落,经数年可以滴穿坚石,同样,要让民众归心,就要时时的让农器齐备,没有缺少的时候,蚕麦预备充足,没有雨水淋湿的苦恼——。”

    在向高宠谏议了这段话后,刘馥更是主动要求往施水与淝水间的逍遥津一带督造新城,经一月半余,城初成,取名为合肥。

    在高宠积极备战的同时,孙策也没有闲着,除了加紧时间整训新卒外,孙策纳长史张昭“远交近攻”的意见,于建安三年七月下旬,遣正议校尉张纮往许都游说曹操,秦松、严畯往彭城、下蔡游说吕布、袁术。

    面对淮南这一块肥肉,看破了孙策心思的曹操只是遣了孔融南行了一回,目的是试探高宠的实力与野心,而素存并吞徐扬之心的吕布和试图光复寿春的袁术显然没有曹操那般的见识。

    淮南,转眼之间,烽烟又起。

    这一次等待着高宠的劲敌,不是日暮西山的袁术,而是纵横中原的独狼——吕布。

    而促成高吕相争的,是不甘失败、图谋东山再起的孙策,北有吕布、南有孙策,刚刚获得喘息之机的高宠要想打破被夹攻的被动局面,实是艰难。

    建安三年八月十日,盛夏。

    吴郡,穹窿山,点将台。

    三千孙策军精甲手持刀枪,分成左右两队,整齐的站在烈日炎炎的空旷演军场上,从上午操练开始,这一批新近招募的兵士已整整训练了二个时辰。

    带领这二支军队的一个是身材高大,满面焦黄,一个是身材短小,精悍异常,此两人正是孙策军中有数的大将陈武和凌操。

    观阵台上,讨逆将军吴侯孙策在长史张昭、主薄张允、太守许贡等人的陪同下,正兴致勃勃的观看这两支军队的对战,经过一个来月的调养,孙策的气色已是大好,在两道斜插入鬓剑眉之下,一双如老鹰般锐利的眼睛炯炯有神。

    许贡颤动着颌下几根屈指可数的胡须,满面媚笑道:“吴侯,有此等雄兵助阵,那高宠安是敌手?”

    孙策一皱眉,对于许贡这等见风使舵的小人孙策着实是厌恶之至,若不是见着许贡在剿灭严白虎余党时出了大力,这个吴郡太守之位岂会给许贡这等货色。

    许贡见拍马屁的话换来孙策的白眼,顿时面红耳赤有些下不了台,正这时,陈武凌操全身甲衣,手持令旗,精神抖擞的跨步上台禀道:“主公,三千绕前精甲已训练完毕!”

    孙策神色稍霁,环顾全场军卒,大声道:“七百年前,此处为先祖孙武潜庐著书之所,今吾为破高宠,练兵于此,求祖先神灵显圣,赐我强兵,佑我子弟!”

    “赐我强兵,佑我子弟!”随着孙策的话音,陈武、凌操带头振臂高呼,三千吴中健儿呐喊声回荡在穹窿山间,久久不绝。

    孙策决定在穹窿誓师,是采纳了同乡孙河的建议,在孙河看来,孙策据吴郡、会稽,高宠占丹杨、豫章、庐江、九江、庐陵诸郡,正好又是东西对峙的局面,这与七百年前吴楚争霸的情况极为相似,当年孙武、伍子胥以三千精甲大败强楚,今日身为孙武的后人,孙策亦当如是。

    要想重新振作低落的士气,非如此不可。

    这不止是孙河的意见,更是孙策属下众多将士的一致呼声。

    在阵阵呼喊声中,一骑飞奔而来,马上一名斥候未等座骑停稳,即双脚一蹬,飞身而下,随后急速的向观阵台跑来。

    “主公,神亭岭急报!”斥候气喘吁吁的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大声道。

    守卫台下的兵士不敢怠慢,接过书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