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白马银枪

    第一百二十九章 白马银枪 (第2/3页)

    在这个时候,作为会盟主帅的刘辟正忙着打探许都方面的情况,一鼓作气拿下中原的政治中心许都,无疑会极大的鼓舞军队的士气,同时,分散在各地的黄巾余党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会如以前一般响应而起。

    “苍天死,黄天立!”刘辟梦想着有朝一日,这个响亮的口号能再一次震憾九州。

    而站在最高处振臂高呼的那个人,是一个名字叫“刘辟”的人。

    潜在的危险随着时间的推移,正一步步的迈近,可惜,局中的人只将目光放在其它地方,而忽略了内部的矛盾。

    十日,为了争夺缴获的粮食,黄邵部与龚都部在汝南城西火拼,死伤十余人。

    当日夜,龚都率部奔袭黄邵大营,黄邵仓促迎战,被乱兵所杀,可惜这一员甚有才智的黄巾将领,没有战死于两军对战的沙场,而是死于内乱。

    黄邵余部在天明之际撤出汝南城,为求生存,与第二日与驻守城东的裴元绍部合并,至此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裴元绍的部属又迅速膨胀,连续收编了周仓、黄邵两部,总人数达到了千余众,这样的实力已完全可以和刘辟、龚都平起平坐。

    但事实上,裴元绍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不止是龚都,甚至于刘辟都没有将裴元绍这支突然崛起的力量当一回事。

    也许这就是黄巾军失败的一个原因。

    汝南城外,裴元绍营帐。

    凌统与裴元绍正在进行了一场决定今后命运的谈话。

    不断遭受到的排挤让裴元绍开始心灰意冷,对于刘辟的那一个奔袭许都的宏伟计划,他已经没有了聆听的心思,汝南拿下后,战利品都被刘辟、龚都瓜分已经让裴元绍感到气愤难平,而黄邵的死则让裴元绍加速了背离的决心。

    “裴兄,这汝南非滞留之地,乘着现在官兵还未围拢,我等还是早些离开的好!”凌统谏道。

    “公绩,离开的话我们这千余人又能往哪里去,你说的投奔高宠好是好,但这汝南与江南隔着万水千山,就是我们想去,官兵也不让啊!”裴元绍长叹一声,顿足道。

    裴元绍没有说错,从汝南往江东走,一是绕道荆州,经舞阳、宛、襄阳、江夏辗转到江东,这一条道上舞阳有曹操的大将蔡阳,宛城有张绣、襄阳、江夏也都是刘表的兵马,就凭裴元绍的这一千来人莫说到江东,首先舞阳就过不去;第二条道是往东回芒砀山,然后走高宠昔日回江东的路线,经细阳、汝阴、颖上到达寿春,这一条道路程较短,然而曹军的防备也是最为森严,东征的曹军主力好几万人都布防在这一块,就算是飞鸟也难以泅渡。

    凌统道:“葛坡以南,光州一带是淮水的源头,那里丛林繁盛,山高险壑,为稳妥起见,我等还是先向光州转移,即便有变,我们也能遁入山林暂作潜伏,况且,那里顺着淮水往下,就可以一直到达寿春。”

    裴元绍迟疑道:“葛坡以南至光州这一段,都是没有道路可寻的深山密林,那里不止有野兽出没,而且瘴疫流行,我们这千余人进去容易,出来可就难了!不如这样,先回葛坡休整,如果汝南这边情况有变,我们再想办法不迟。”

    凌统点头道:“也好!就怕军中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存粮不足,难以持久。”

    在离开芒砀山的时候,裴元绍、凌统带的粮食本就不多,现在一下子增加了近七百人的口粮,这确实让人头疼。

    不提刘辟、龚都在汝南如何风光,在商议既定之后,裴元绍、凌统领着归属自己的千余人队伍向南进发,不日便回到了原先出发的驻地——葛坡。

    一晃过去了五日,汝南方面传来消息,听说刘辟、龚都各引本部人马向许都而去,裴元绍心中遂有些后悔,正自犹豫着是否跟进,却听得寨外一阵喧闹。

    一名放哨的小卒飞奔而来,报道:“报将军,前方道上发现一个骑着白马的人,马背上包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