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姜维北伐与蜀汉的灭亡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二、姜维北伐与蜀汉的灭亡 (第1/3页)

    (1)姜维北伐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原为州、郡吏。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军向祁山,天水太守马遵惶惧逃走,保守上邽。姜维等闻讯,追赶太守,太守关闭城门不纳。维等还冀,亦遭拒绝。于是维等乃降于诸葛亮。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字)、季常(马良字)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说:“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赡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说明诸葛亮对姜维极为器重,并准备把他培养成栋梁大材。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延熙元年(238年),维随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琬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延熙十年(247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

    维自以熟悉西方风俗,又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屡求发动大军出击,费祎则比较持重,对维常加以节制,与其兵不过万人。费祎死前,姜维终未能发动大规模的北伐曹魏的战争。

    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死后,姜维行动有较大的自由,常出动数万之众北击。次年,维再出陇西,破魏将徐质,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延熙十八年(255年),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经退守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退住钟题。

    延熙十九年(256年),维升任大将军,更整勒人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于上邽。济失期不至,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于段谷(今甘肃天水市东南),士兵星散,死者甚众。众庶因此怨望,而陇以西亦骚动不安。

    延熙二十年(257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起兵反对司马氏,关中兵部分东下,维欲乘虚向秦川,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岺(今陕西周至县西南五十里)。时长城(在沈岺北)积谷甚多而守兵少,闻维将至,众皆惶惧。魏大将军司马望与邓艾皆屯守长城。维数挑战,望、艾不出。景耀元年(258年),维闻诸葛诞败,乃还成都。

    自从刘备留魏延镇汉中以来,皆实兵外围以御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扜拒曹爽,皆承此制。姜维以为“错守诸围,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听敌入平,重关头镇守以扜之,令游军旁出,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运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于是令督汉中胡济退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资治通鉴》卷77高贵乡公甘露三年注云:“姜维自弃险要,以开狡焉启疆之心,书此为亡蜀张本。”按姜维这种御敌办法,遇小敌尚可,若遇强大数倍之敌前来,使其得入平地,何啻放虎出山!姜维以区区之蜀,竟敢如此冒险,诚非稳妥之计。

    (2)蜀汉的灭亡 蜀汉自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执政,陈寿评二人的政绩说:“蒋琬方整有成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在当时鼎立的三个国家中,蜀汉最为弱小,蒋琬、费祎二人虽无赫赫之功,但能够安稳地保住基业,说明诸葛亮挑选的接替人还是不错的。蜀汉的柱石大臣除了诸葛亮、蒋琬、费祎以外,还有董允。常璩《华阳国志》卷7《刘后主志》把以上诸葛亮等四人号为“四相”,也称“四英”。诸葛亮时,把宫中府中视同一体,诸葛亮死后,宫、府之事由蒋、费、董三人共同管理,他们合作得很好,三人都是诸葛亮精心挑选与培植的辅政大臣。董允,父和,曾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后主时,迁黄门侍郎。亮北伐,允主持宫省之事,统宿卫亲兵,掌管献可替否,很能匡救补缺。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允以为古时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已具备,不宜增益,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