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蝉脱壳——孙坚换帻脱险境

    二.金蝉脱壳——孙坚换帻脱险境 (第2/3页)

不理解,命令是要执行的,战士们很不情愿地摘下头上的草帽,并按贺龙要求放在路上。

    贺龙看看天,又看看这些草帽,笑了笑,领着队伍继续前进了。

    红军队伍走了没有多久,追赶贺龙的白军赶到了。白军军官催着士兵拼命赶路,士兵们一个个热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正在他们热得难受的时候,看见满地都是草帽,便争先恐后拾起来,开始用于扇风,继而往头上戴,由于草帽不够一人一顶,还发生了争抢。白军当官的以为这些草帽是贺龙率领的红军在狼狈逃窜中扔掉的,想不到是贺龙用的计,在制止其部下“别抢”的时候,自己也抢一顶戴在头上。

    白军戴着草帽去追赶红军队伍。

    敌人的飞机又出现在天上。

    贺龙率领红军大摇大摆地走着,并没散开,也没有隐蔽。敌机在低空盘旋了几圈,大概发现了贺龙这支队伍,但是没有轰炸,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支队伍头上没有戴草帽,不是红军,不能随便轰炸。

    敌机继续搜索,终于发现了一支戴着红五星草帽的队伍,降低高度一看,不错,正是“红军”,可这支队伍大不以为然。他们知道天上的飞机是自己的飞机,是来配合他们追赶红军的,因此非常高兴,有的甚至还摘下头上的草帽挥舞,以示向飞机致敬,仍然大摇大摆地走着。

    可是,就在他们高兴的时候,几架敌机飞快地俯冲下来,炸弹一个接着一个地往下扔。

    “轰!轰!轰!”炸弹在白军中开花,白军被炸得死的死,伤的伤。没有挨炸的,边逃命边骂:“他妈的,狗日的,干么自己炸自己!”敌军当官的气急败坏,一边朝天放枪一边跳着骂道:“你他妈的混蛋,我要到蒋委员长那里去告你们!”

    可是,对这些骂声,敌机驾驶员们是怎么也听不见的,他们还认为,这次完成了一次很好的飞行任务,炸了那么多“红军”,回去肯定有奖赏。

    贺龙率领的红军战士,知道敌机把炸弹投到他们自己的队伍中,个个拍手称快,大家都佩服贺龙的妙计。

    金蝉脱壳之例说——陈云饭馆甩敌探

    1927年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当时,陈云在江苏青浦练塘地区领导农民运动。由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冲击,陈云领导的农民运动也遭到了挫折。上级党组织指示陈云暂时离开青浦。为了陈云能够安全转移,上级党组织特地派来两名地下党护送他。

    陈云遵照组织的决定,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就依依不舍地离开青浦,同两名护送他的地下党员一起踏上转移的路程。可是,他们三人一上路,就发现有两个鬼鬼祟祟的家伙跟在后面,这引起了陈云的注意。

    走着走着,陈云发现镇上有个饭店,进出的人很多。他眼睛一亮,计上心来:在人群混乱的公共场所中,相机行事,“金蝉脱壳”,摆脱敌人。

    想到这里,陈云马上示意护送他的两位地下党员跟随他径直朝饭店走去……

    陈云等三人进了饭店,在餐桌旁找了空位子刚坐下,两个密探也跟着进了饭店的门。这两个家伙在众多的就餐人群中发现了陈云等三人后,就在离陈云不远的地方站着,装着等人似的东张西望。陈云也装着没有察觉的样子,与同桌的顾客们拉起家常来,还问这饭店的饭菜可不可口等,不时还发出朗朗的笑声,显得泰然自若。

    随着饭店里的小伙计一声声叫喊,陈云点的几道菜,一盘又一盘地上到了桌子上。陈云三人都看见了追踪他们的两个家伙就在旁边监视着,于是一边大嚼,一边高声称赞:“这菜味道还真不错!”“来,尝尝这个,这个味道好极了!”

    追踪他们的那两个家伙,早已饥肠辘辘,听到陈云他们称赞菜肴的味道好,视线射向了陈云他们的餐桌;看见陈云他们大口大口地嚼着菜肴,不时地在咽着口水。他们也想坐下来美美地吃上一顿,但摸摸口袋,空空如也,再说有跟踪的任务,也不敢坐下来吃饭。

    这时,陈云对那两个密探扬了扬手,说:“伙计,过来过来,一块喝几杯!”

    两个密探根本没有想到跟踪的目标会来这一招,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加之饥肠辘辘的驱使,鬼使神差地向陈云他们的餐桌旁挪动。这两个家伙的确是饿了,便点头哈腰地凑过来,刚一坐下,就瞄准桌上的菜肴,狼吞虎咽,低头大吃大喝起来……

    陈云见状暗示两个地下党员立即离开这里。两人心领神会,立即起身走了出去,好一会儿没有回来。

    陈云独自陪着两个密探吃喝。过了一会儿,陈云装着很不耐烦的样子,自言自语道:“这两位老兄老毛病就是改不了,到哪里看热闹去了,菜都快凉了。”说着,他站起身来,对两个吃得正香的家伙说:“我去找找那两位朋友,马上回来,请你们照看一下我的东西。”说完转身跨出门外。

    两个密探酒足饭饱,坐在那儿等陈云他们回来,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人影。此时两个密探中的一个突然醒悟:“不好,我们中计了,他们一定是逃走了。”另一个还不太相信,说:“可他们的箱子还在这儿呢?”一个说:“把箱子提上,追!”

    当他们提着箱子正要走出饭店门时,饭店老板追上来说:“先生,请结了账再走!”

    两个密探傻眼了,他们口袋里是一个“子”都没有,怎么结账?可当着老板和众多顾客的面又不好说自己没钱,也说不清这顿饭钱不该由他们付,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陈云留下的那只箱子上。他们急急忙忙打开箱子,满以为箱子里有钱。可是,箱子打开后,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情景,使他们惊呆了:箱子里除了一捆旧的《申报》和十几块石片外,还留给两个密探一张条子,上面写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顽固到底,死路一条。”

    这是陈云深谋远虑,早就为敌人准备好了的礼物。

    金蝉脱壳之例说——冲出“死亡飞行”

    在过去的20年里,始终没有一个对手能够取代波音公司在商用喷气式客机市场上一枝独秀的地位。不少企业家都羡慕波音公司的成功,其创始人威廉·波音却不会忘记,他的“波音”是如何陷入,又如何冲出“死亡飞行”的。

    波音公司建于本世纪初,以制造家具发展起来的,以后转向专门生产军用品。一战期间,波音公司生产的C型水上飞机颇得美国海军的青睐,波音也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担当起一个重要的角色。

    然而,好景不长,战争结束后,美国海军取消了尚未交货的全部订单,整个美国飞机制造业陷于瘫痪状态。波音也不例外,困入了“死亡飞行”中。

    威廉·波音并没有因此垂头丧气,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造成“死亡飞行”的原因虽然有形势大变的因素,但也是由于自己过分依赖军方的结果。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他果断地调整经营方向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一方面继续保持和军方的联系,随时了解军用飞机发展的趋势、军方的要求,以便加以满足。这样军方不会介意,一旦有机会,其它飞机制造商难以乘虚而入。一方面考虑到军方暂不会有新的订货,完全可以抽出主要的人力财力,开发民用商业飞机。

    为了保证这一策略的顺利实施,还必须吸收、培养人才。

    从此后,波音公司注意吸引和培养人才,并授予他们充分的权力,把主要的力量投入民用飞机的研制,从单一生产军用飞机的旧壳里脱颖而出。

    战后经济的复苏刺激了对民用飞机的需要,波音公司推出的40型商用运输机以及波音707、727客机正好满足了市场的需要,从而冲出了“死亡飞行”。以后又陆续推出了波音737、747、757、767、777,同时替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设计制造了各式教练机、驱逐机、侦察机、鱼雷机、巡逻轰炸机和远程重型轰炸机等,波音公司日益发展壮大起来。

    波音公司如果不“金蝉脱壳”,摆脱单一的军用飞机经营,就无法冲出“死亡飞行”,那只有飞向死亡。

    金蝉脱壳之例说——昂山的脱身计

    缅甸的民族运动领袖昂山经常外出从事革命活动。1940年6月2日,昂山带领一名助手准备到兴实塔县日仑镇参加当地缅人协会召开的群众大会。两人来到仰光船码头,发现四周布满了军警和特务,一种紧张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码头。昂山发现“硬闯是不行了,因而决定巧施脱身计。他让助手带着行李先上船,他自己则悄悄地转到另一个渡口,雇了一艘舢板,朝兴实塔县方向驶去。一会儿,开往兴实塔的船启航了。轮船渐渐地挨近昂山坐的舢板,只见昂山纵身一跃,便上了轮船,就这样躲开了军警的监视,按时赶到了会场。

    在危急的情形中,必须找到一种巧妙的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