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混水摸鱼——庞德设计下长安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二二.混水摸鱼——庞德设计下长安 (第1/3页)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马超、韩遂统率20万大军,直抵关中重地长安。长安郡守钟繇一面布军抵御,一面向曹操报警。当西凉兵先锋马岱率15000众抢先到达时,不到一个回合,钟繇就大败而逃,率众退保长安城。马超等遂指挥大军将长安团团围定。因为长安乃西汉旧都,城固壕深,易守难攻。所以,西凉兵虽经10余日攻战,仍未能破城。在这种情况下,马超的部将庞德分析说:“长安城中多是盐碱地,不仅水不堪饮用,城内亦缺少柴草。大军已围困了十余日,城内军民俱已缺水少柴,不如暂且退军。”他主张马超改变长围硬攻的打法,并献上取城之计。马超一听大喜,立即挥军撤退。对西凉之军的突然退去,钟繇担心有诈,他派人哨探,见马超大军果然已经远去,这才放心。他下令大开城门,准许被围10余日的军民出城打柴取水。一连5天,城门大开。人来人往,热闹非常。到第五天,马超大军复来,受惊的军民又蜂拥奔入城内。钟繇仍关闭城门,坚守不出。当夜,在钟繇之弟钟进把守的西门内,约摸三更时分,突然火起。钟进急忙救火时,猛听大喝一声:“庞德在此!”他在措手不及中,被庞德一刀杀死。接着,庞德打开城门,马超、韩遂等的兵马杀入城中。慌乱之中,钟繇弃城从东门逃走,马超、韩遂等遂轻取长安。庞德此计是根据城中极端缺水少柴的实情,以撤军的方式麻痹钟繇,然后杂于入城的军民之中,混入城内,从内部下手,内外结合,拿下长安城。在中国漫长而丰富的战争史上,在夺取城池的斗争中,这种计谋曾被多次而成功地使用过,其影响是十分广泛的。

    [评析]

    此计名出自《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混水摸鱼原指趁水混伸手把鱼捉住,后泛指乘混乱之机获得本不应该有的利益。这是一种扎中取胜的计谋。“混水”是运用此计的必要条件。大凡水混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本来是混的,我方抓住时机“乱而取之”;二是水本来是清的,我方事先把水搅混,然后再有所图。后者的难度较大,但应用十分广泛。因为施行此计可以轻易达到目的,代价也较小。

    混水摸鱼之例说——幽州兵的假使者

    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幽州兵反叛,这消息震惊朝廷内外。

    第二年,幽州兵气势汹汹,直扑弓高城(今河北东光西)。哪知,弓高城上森严壁垒,弓箭如雨射下。幽州兵虽骁勇异常,也无法攻下这固若金汤的城池。

    幽州兵强攻不下,只能勉强退后安营扎寨。说来也巧,唐朝朝廷派来的特使,星夜抵达城下。使者一行10人,勒马站在城下,高声呼喊:“守城官兵,快快开门,我们是大唐使者!”

    守城的唐朝官员心里绷紧了弦,硬是不信,直到天亮,才放他入城。使者进城后,气得暴跳如雷,刚踏进弓高城官衙,便泼口大骂:“弓高守将胆大妄为,竟敢如此对待朝廷命官!”满脸狰狞,一腔愤怒。

    弓高守将这才真正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忙打拱作揖赶紧赔罪:“大人,日后如有这类事端发生,本官定当只身赴朝廷,负荆请罪,将手下有眼不识泰山者砍头!”

    这事让潜伏在弓高城里的幽州兵奸细打听到。奸细马上向幽州叛军将领汇报。统兵将军一听,连连大笑:“好,天助我也!再攻弓高,不费吹灰之力!”

    这一天,幽州兵派出一个人装扮成了朝廷使者,夜色溶溶,大地漆黑一片。这位假使者悄悄潜到弓高城下,大队人马无声无息尾随在他的后面。

    假使者在城下高声吆喝:“我是朝廷派来的使者,另有急令传告弓高城守将和前一位使者!”

    一听“使者”两字,守城官员早惊吓得魂飞魄散:“昨天没开门,使者发脾气,守将臭骂了我一场。这次再不开,守将不砍了我的头,剥了我的皮?”他稍探出头向下观望一眼,马上高声答道:“好,马上开城门!”

    “呀呀!”一声响,城门大开。

    “哗!”假使者和他身后的大队人马一下子涌进城内。顿时,杀声盈城。转眼间,毫无戒备的唐朝将士纷纷倒在血泊之中,弓高城在顷刻之间被幽州兵攻克。

    混水摸鱼之例说——巧借商标破敌招

    1935年,我国民族工业正值艰难起步时期,美国奇异灯泡厂为窒息我国民族工业,在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手段。

    这年,美国奇异灯炮厂生产了一种新牌的电灯炮,商标为“日光牌”,英文名称“sunlight”,每只售价银元0.1元,给零售商的放款期长达6个月。当时上海市场上的灯泡批发价为每只银元0.2元多一些,奇异厂的日光牌灯泡,批价低,放款时间长,意在使中国的灯泡厂无法推销产品,迫使窒息关厂。

    面对这一情况,上海的民族灯泡企业在同业公会的领导之下,发挥团结保产的集体力量,在全体灯泡厂每天的产品中,按产量抽成捐献灯泡,将捐献出来的电灯泡,也同样加上日光牌sunlight的中外文商标,并遍登全国各地报刊广告,每只以银元0.05元出售。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探得当时美商奇异厂蔑视中国,没有将“日光脾”的商标向中国商标局注册,待发现两个“日光牌”灯泡的时候,奇异厂已无权提起保护商标的诉讼。

    上海的民族灯泡企业采取“混水摸鱼”的战略,以少数扰乱多数,造成市场上价格有相差一半的同样“日光牌”电灯泡的双包案,引起了全国各地贩卖商的疑虑,对这纠纷复杂的“日光牌”灯泡不敢贸然进货。

    这一招妙在不但使美国奇异灯泡厂措手不及,而且美商除用外国律师登报恫吓以及致函中国“亚浦耳”等灯泡厂,制造一些麻烦之外,毫无其它有效对策。

    经历了这一场“混水摸鱼”之战,中国上海的民族灯泡企业扬眉吐气。

    混水摸鱼之例说——朱德化装智取宜章城

    1928年元月初,朱德带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同国民革命军滇军将领范石生部分道扬镳(此前,朱德曾率部同范石生部结成统一战线,隐蔽在范部的第16军里休整待机),经粤北转移到湘南群众基础较好的地区,准备发动湘南暴动。朱德决定首先在宜章点燃革命烽火。

    当时的宜章城,敌人的守备力量比较薄弱,但是城坚难摧。朱德思量着,如果强攻,不仅会造成重大伤亡而不能速决,而且还会引来敌人援兵,使攻城更加麻烦。为确保湘南暴动第一仗的胜利,朱德召开军事民主会,广泛听取指战员的意见。

    朱德挑选200名战士,穿上国民党军队的服装,打着范石生部140团的旗号,于1928年1月12日,大摇大摆地开进宜章城。先进城的部队按照朱德的指示,向各方官吏、地主、豪绅发出请帖,说是等大部队进城后要宴请他们,共同商量大事。

    第二天,朱德带领大部队进入宜章城。伪县长杨孝斌率领本县有头有脸的官吏、地主、绅士20多人前来欢迎。他们看到有这么强大的正规军来保护他们,都非常高兴。随后,伪县长在县城参议会明伦堂内,举行了丰盛的接风洗尘宴会。

    在宴会上,朱德问伪县长:“你们这里有没有农民运动呀!”

    伪县长恭恭敬敬地答道:“有!有!怎么没有呢?从前年到现在,农民运动一直就没有断过,闹得我们真是寝食不宁呀!”

    朱德点着头说:“哦,这么说你们受惊了!”

    朱德问伪县长:“贵县在镇压**和农民运动方面,哪些人的功劳最多,贡献最大?”

    这些人以为要论功行赏了,于是急忙张三举李四,李四举王五,一时间,宴会室内争吵四起。这时有位老者站起来说:“依我看来,在座的各位乡绅,都是有功之臣!”这么一说,大家纷纷赞成,个个笑逐颜开。

    此时,随着“跑堂的”一声清脆的长叫“鱼,来啦——”,坐在首席位置上的朱德突然举杯立起:“请问各位,杀了这么多老百姓,不怕有朝一日,人民找你们算账吗?”

    这句话,就像晴天霹雷,一张张喝红了的醉脸,顿时吓得煞白。

    朱德紧接着厉声说:“好啊,今天我要劝各位喝杯酒,祝贺你们为非作歹的日子到头了。”说罢,独自一饮而尽,并将酒杯扔了出去。

    随着酒杯的掷地声,从门外闪进一群手持20响快慢机的年轻军人,将宴会团团围住。出席宴会的官宦绅士们一见这种阵势,个个吓得魂不附体。

    朱德厉声宣布:“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就是来找你们算账的!”这伙官宦绅士听了,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沮丧地垂下了头。。

    与此同时,开进宜章城的另一支工农革命军,按照朱德赴宴前的指示,已顺利地缴了团防局和警察局等反动武装的械。

    就这样,朱德率领的部队一枪未放就占领了宜章城。

    混水摸鱼之例说——贺龙两顶花轿取尺八

    花轿,指新娘出嫁乘坐的轿子;尺八,是地名,叫尺八镇,地处长江北岸,临接湖南省的湖北省监利县南部。“两顶花轿取尺八”,是指贺龙用娶新娘子的计谋,夺取当时为反动据点的尺八镇。

    尺八镇虽然不大,但是由于它地处老江河边,荆江堤干蜿蜒环抱,占据着有利的天然地形,易守难攻,敌人所以在此建立据点,就是看准了这个地方易于防守,也易于出击。据可靠情报:驻守在尺八镇内的敌人为一个中队;这个中队,武器精良,弹药充足,为长期坚守,敌人在此修了许多明碉暗堡。

    贺龙在分析了敌情之后,认为要夺取这样的地方,不能强攻,只能智取。怎么智取呢?贺龙在房子里踱来踱去,想捉摸出一个妙计来。就在此时,房子外面欢声笑语,鼓乐喧天。贺龙推开窗户,只见许多人簇拥着一顶花轿,吹吹打打去迎亲。贺龙非常熟悉这一带的风俗、民风和民情,他望着逐渐远去的花轿,一条智取尺八镇的计谋在他的脑子里形成了。

    一天,正值阳春季节,风和日丽好天气。贺龙把红军战士分成两支送亲的队伍,两顶花轿在红军战士装扮的乐队和送亲人员的簇拥下,吹吹打打,分别由东西两个方向进入尺八镇。

    同时有两支送亲的花轿队进入尺八镇,镇里居民纷纷走出家门看热闹。他们看到花轿新颖别致,乐声悦耳动听,人们不约而同地跟随花轿队由东西两头往街中心聚拢。当两顶花轿行至保安中队的门前时,突然走不动了。街道本来就不宽,加之看热闹的人多,就显得更加拥挤。两队互不相让,一队要往东,一队要往西。双方先是讲理,后是互相怒骂,最后竟动起手来。看热闹的人群开始骚动,街道上的秩序开始混乱。保安中队门口的哨兵见状,连忙跑去向中队长报告:“报告长官,门口有两支送亲的花轿队打起来了。”

    “他妈的,大喜日子,娶媳妇拜堂,为什么要打起来?”中队长一听是两顶花轿争道斗殴,一下子就来了精神,一边命令哨兵赶快回到哨位上去,不要让混乱的人群冲进保安队大门,一边整理一下服装,命令部下:“走,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位中队长站在门口一看,两顶花轿还在那里争斗,互不相让。他觉得挺好玩的,于是便走到一顶花轿前,想看看新娘子长得是否标致。当他正欲掀开轿帘向里探头时,坐在花轿里装扮成新娘的贺龙早有准备,手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