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力大排名(连载一吕布)

    《三国》武力大排名(连载一吕布) (第2/3页)

何拍马舞刀夹攻吕布,他见到什么了?关张是结义的生死兄弟,形影不离,彼此之间的武力是极其熟悉的,以关羽自傲的个性尚且对乃弟的武力颇为佩服(见后文: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关羽本身亦是武学大行家,因此他一定是看出了张飞不敌吕布,或者说飞败相渐露,以此甘冒“打群架”的非议(反正此时的身份只是一区区马弓手)上前助攻。其二张飞的武力相对于吕布的上下限。先解释两个观点:为何关羽见张、吕酣斗五十合便拔刀相助,而刘备待二人酣战百余合方鸣金收兵?关羽的武力及武艺见识绝对高于刘备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关羽在五十余合便可看出张飞行将不敌,而刘备在百余合才发现张飞处在下风,好在反应够快,“急” 鸣金收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张、吕首次酣斗时,张飞虽有“初生牛犊不惧虎之勇”,耐何吕布挟“猛虎下山风卷残云”之势(连胜四将);而张、吕二次酣斗时,张飞“我夺你马便恼,你夺我哥哥徐州便不说了!”这一席话说得吕布心中有愧,闭口无言,在气焰上此消彼长,以此张飞能够与吕布斗至百余合。另一个观点是:为何在第十六回小沛交兵不再度上演三英战呢?虎牢关前有八路诸侯压阵,腰杆硬底气足,而小沛孤城一座,兵微将寡,如果再度群殴,对方也会一拥而上,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说可一而不可二也。总结一下:张飞的武力相对于吕布的下限至少可确定为五十余合,至于上限嘛,在下以为以张飞悍不畏死(不会心怯)的个性,身强力壮(不会力怯)的素质,可以延长至一百五十余合左右。 最后让俺们回到独战三英上来:“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这一段文字所蕴涵的信息可以解读为:张飞、关羽双战(一把三国中最长的兵器、一把三国中最重的兵器)吕布三十合已抢到了上风,“战不倒”说明吕布已处于守势,即使不用玄德助战(帮倒忙),胜吕布也只是时间问题;吕布不愧为三国武力第一将,在面对巨大压力之时、在生死存亡之际、在百忙之中,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薄弱环节,看着玄德面上那虚刺的一戟助他毫发无伤的逃出了生天!三英战吕布看似成就了刘关张,实则吕布虽败尤荣,正是:独战刘关张,千古美名扬!

    3、力敌六将。人常说四面八方,当指的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这八个方位,曹营典韦、许楮、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六员大将围攻吕布,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全方位对吕布形成了包围圈,而且这六人都非庸手,尤以典韦、许楮为代表极其凶悍,可就是这样的豪华阵容,吕布依然可以全身而退!与前面三英合围一样,翻遍整部三国,“享受”这样高手围攻“待遇”的只飞将一人而已,这充分说明了吕布武力的高强程度,有道是:好汉难敌四手,恶虎架不住群狼。吕布再次虽败尤荣!

    敌六将这一段见于书中的第十二回,也就是说发生在三英战吕布之后,三英战时曹操也在现场,整个过程历历在目,作为三国乱世的骁雄军阀,曹操也是有几分武力见识的,是以有“吕布非一人可胜”的言论。这里作两个解释说明,其一吕布、许褚斗了二十合,曹操派上援手,是否说明许褚二十合不敌吕布呢?以许褚之能(与典韦数时辰战平,与马超三战230合平手),当与张飞的差距极其微小,取张飞对吕布的下限五十余合是没有问题的。二十合便增派援手,受三英战的启发是一方面,新得许褚曹操爱惜又是一方面。其二有人说战三英也好、敌六将也罢,换作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