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力大排名(连载之二马超)

    《三国》武力大排名(连载之二马超) (第2/3页)

)以增强动作的灵活性和身手的敏捷性;脱掉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盔甲来凉快一下。至于脱掉盔甲后防御力降低、危险性增大以及严寒问题,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反正是豁出命去,大不了同归于尽!而马超累不累、热不热?多少也是有一点的,为何不脱衣服?顾全“锦马超”的形象是一方面,更多的恐怕是马超自信不需如此也可保持不败甚至是胜利,这是两人的一点区别吧。凡事有利必有弊,脱盔卸甲是把双刃剑,在增强机动性的同时,防御力肯定下降(有盔甲身体关键的部位挨上那么一枪未必会不死,但是没盔甲关键部位挨枪肯定是不活);两人大战之时正是泼水成冰的寒冬时节,赤身**无疑会加速热量的流失,根据常识热量加速流失的情况下,会极大的影响体能(力量、体力、耐力乃至速度)。可以肯定许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失利的可能性要大。

    ③三十合奥妙。

    见书第59回原文:“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诸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从这一段的描写不难看出两人中马超确实是占了上风,在斗到两百三十余合左右,许褚出现了几乎致命的漏洞:奋威一刀被马超轻易闪过,马超的枪却已向心窝刺来;许褚这一刀力量很大,不幸的是砍空了且招术已用老,变招已来不及,所幸的是许褚身经百战,反应算够快的,没奈何只得弃刀(令俺想起剑在人在,剑亡人亡的江湖老话来),几乎是下意识的用胳膊夹住了马超的枪。许褚的狼狈可见一斑:弃刀在先(丧失攻击武器),夹枪在后(这是什么招术?)这样一来,许褚变成身无片甲遮护手无尺兵进攻(后文还有个骑无鞍马的记录)。许褚尽弃衣甲,机动性和力量都有所加强,虽如此可还是出现了手忙脚乱的一幕,不由得令人作出一个合理推测:如果许褚衣甲在身躲得过这一枪吗?

    这三十余合许褚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力大”,居然将马超的枪杆拗断了,两人各拿半节枪互相攻击,战局似乎又回到了不分胜负的局面。其实不然!见原文:“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先前斗了两百余合都没“恐褚有失”,偏偏这时担心,这说明了什么?一方面说明曹操对许褚这个爱将的关心,毕竟身无片甲啊;一方面说明曹操可能已看出许褚是强驽之末了,如果真是平手或褚占上风的情况下,是完全没必要派两将齐出夹攻的。看此节时,俺在想马超剑术不凡更有使流星锤的手段,为何此处不用之呢?关于许褚裸斗也还有个头尾呼应:许褚臂中两箭。也多少能够说明一点问题:在第58回许褚救护曹操于小船之上,“将两腿夹舵摇撼,一手使篙撑船,一手举鞍遮护曹操”尚可保两人不被箭伤,此时却是连中两员!看来此战确实消耗了许褚巨大的体力,以至于身手迟钝,箭防能力下降。反观马超同样在剧斗后尚有“直杀到壕边”的充沛体力,马、许大战后的数日,马超还“引数百骑直临寨前,往来如飞”,而许褚却不见踪影。

    对上文作总结:战前曹操以激将法刺激许褚提高战意,战中许褚脱盔卸甲减轻负担,结果却是弃刀夹枪、臂中两箭!可以推出俺的结论:马超的武力略微强于许褚。引申一下:从后文可以看出,许褚的武力等同于典韦,那么马超的武力也略微强于典韦。迫不得已再借用数值直观说明一下:马超武力98,典韦97.5、许褚97.44444(无限循环)。

    2、力拼翼德。

    ①战前的概况。

    马超败投张鲁,欲以攻取刘备葭萌关作为进身之报;玄德大惊,孔明认为只有是张飞、赵云二将方可与敌;诸葛亮、刘备对张飞使用激将法:“今马超侵犯关隘,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取关云长来方可与敌。”张飞:“。。。吾曾独拒曹操百万之兵,岂愁马超一匹夫乎!”----是谓一激。孔明:“。。。马超之勇,天下皆知。。。非等闲之比。云长且未必能胜。”张飞:我只今便去,如胜不得马超,甘当军令!”----是谓二激。刘备:“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张飞便要下关。----是谓三激。张飞性燥,诸葛多智,激将法的作用在于挖掘将领的潜能,将战将的战意调至最高,具体到书中此节,一激用云长来引张飞上钩,二激断却张飞后路,三激则令张飞战斗**达致顶峰:恨不得平吞马超。明朝的军事家刘基著有一本《百战奇略》的书,其中有一篇“怒战篇”:“凡与敌战,须激励士卒,使愤怒而后出战。法曰:杀敌者,怒也。” 诸葛深谙此道啊。 有道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在张、马这场大战中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显露无遗,刘关张桃园结义三位一体,诸葛对张飞使用了激将法犹觉不够,又用上了以逸待劳的手段,见于书中原文:张飞便要下关。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战。先当避其锐气。”关下马超单搦张飞出马,关上张飞恨不得平吞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当住。看看午后,玄德望见马超阵上人马皆倦,遂选五百骑,跟着张飞冲下关来。以逸待劳见于我国传统的军事著作《三十六计》中的第四计: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使敌人处于逆境,由优势变为劣势,就要采取静守不战的策略,从而损刚益柔,易弱为强,击败对方。马超初到锋芒毕露,当避其锐气,待其人马困倦之时,张飞却是战意、愤怒涨到了极点。刘基的《百战奇略》的书中也还有一篇“气战篇”:“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盛者,鼓也。。。。法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一鼓作气是这段话的中心意义。

    ②战中的细节。

    张飞被诸葛施以激将法,气冲牛斗,又是以逸待劳,神完气足,且看三将军如何酣斗神威天将军。第一个一百合:“两马齐出,两枪并举。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玄德)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 简评:这场似乎马超占了极其极其微弱的优势,有两点可做证明。其一交手之前,张飞大呼:“认得燕人张翼德么!”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张飞大怒。----张飞这里的“怒”与诸葛激将法所产生的怒本质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良性的可提升战意,后者有负面作用易扰乱心神。马超可能是实问实答,也可能是玩心理战,高手过招需全神贯注,怒则易生乱,为对手乘虚而入。其二同前面分析吕布斗张飞百余合一样,刘备武力见识不弱,“恐”和“急”是否说明刘备在手足连心的同时,张飞确是处于并不明显的下风呢?当然俺也可以接受二人战平的观点,玄德鸣金只理解为关心张飞,况书中有“不分胜负”的说法。

    第二个一百合:“张飞略歇马片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