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吕布 作者:郭亮

    正说吕布 作者:郭亮 (第2/3页)

意。从吕布提的这两项举措看,不失为暂时安定大局的可行办法,可惜,王允不是成功的政治家,可看做仅仅是一个忠臣,不能掌握局面,“每乏温润之色,仗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王允这样的人不能让他掌权,倒不是品质很坏,相反他持身很严谨,不谋取私利,而是不考虑怎样圆满解决问题,把握灵活性与原则性不够,或者说他就反对灵活性。(引自《后汉书》)遇到这样的问题吕布缺少忍耐,本该想办法加以说服,却消极地对立起来。王允看他不起,他又因杀董卓立了大功自以为了不起,两人谁也不买谁的帐“渐不相平”,他们的合作没有很好的结果。恰恰董卓的凉州军队听了谣言,加之王允又没及时下令大赦,“遂合谋为乱”,凉州军队的战斗力本来就很强大,又为救自己的命,那种暴乱的破坏力量为平常的数倍,吕布及并州兵不能抵抗,于是向东逃散。吕布第一阶段的政治生活就以逃跑的方式结束了,过去他一直从属于别人是个配角,但做为部下他不是一个服从命令听指挥的角色,史书上说他“反复难养”就是指的这一点,杀丁原,刺董卓,弃王允,难于从一而终,在政治上缺少坚定性的品格,这是大忌,做为领袖没有号召力,而做部属谁敢要他。可在这些变化当中他却得到了不少利益,封侯,作将军,带自己的兵,在动乱年代实现野心的资本他都有了,吕布过分的追逐利益太看中利这一点会成为政治近视,仅此一点他就不是君主的材料,也不是名将的材料。他没有很好的总结走过的路,过于乐观地估计自己的个人价值,认为杀董卓为社会锄害他有大功,应该是到哪里哪里都热烈欢迎的人物,而他忘了人们还记得他也忘恩负义地杀了丁原。

    第二阶段,吕布开始了作为独立军事力量的统帅要走的道路,他的资本就是那支善战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并州军队,在军阀混战中谁有强大的军队谁就有发言权,谁都想抓住一支军队打天下,这就给吕布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机会,由于他不能正确分析形势,也不能正确估计自己,不能辩别人,他是到处乱撞有奶就是娘,不行就走他娘的,到头来机会全丢掉了。《后汉书》说吕布西出长安,先到了袁术的地盘,“出武关,奔南阳,袁术待之甚厚。(吕)布自恃杀(董)卓,有德袁氏,遂恣兵抄掠。”袁术之待吕布甚厚,是有企图的那就是看中了他的武力,想使他为自己打天下,而吕布则误以为他杀了袁家的仇人,应该得到善待,没想到袁术很财迷,不能给以充足的钱粮供应,吕布及其部下一到南阳就露出本来面目,到处抢劫抄掠,没人能约束得了他们,正因如此,袁术也就不愿供养这样一枝不听招呼的军队,双方想到两差道去了,于是袁术明确表示拒绝吕布在他的地盘上待下去。吕布这才知道杀董卓并不能期待回报,还要靠自己。于是他又去找张杨,他们同是并州军队的,当初丁原进京张杨为先驱,后被委派回并州招兵,丁被害时他正在上党郡,他招了几千人组建了一支军队起兵反董卓,后来就住扎在河内郡。吕布与张杨关系不错,在河内可以暂时栖身。然而张杨的部下却另有想法,当时李傕郭汜正通缉吕布,抓住的有重赏“(张)杨下诸将皆欲图之”(引自《后汉书》)吕布只得另寻出路。《三国志》记述吕布“北诣袁绍,绍与布共击张燕于常山。”吕布想以实际行动来点儿真格的取悦袁绍,他亲自与手下的几员大将带领数十个骑兵冲锋陷阵,他的猛将我们知道的有“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阵”“其将侯成,宋宪,魏续”,高顺“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在数万精兵几千骑兵的张燕大军里每天横冲直撞三四次,每回都有斩获,“连战十余日,遂破燕军”(《后汉书》)吕布又作了错误的估计,他以为败了袁绍很长时间解决不了的张燕,是帮了大忙应该有点酬劳,“求益兵众”,而他的部下一来有功,二来所向无敌又犯了老毛病“将士抄掠”(《三国志》)袁绍需要的是吕布的勇猛为他卖命的将,而不是讨价还价的帅,合伙人,要求增兵不是为闹独立性打基础吗?也不能谁打胜了一仗就要求扩大势力,就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当然不能答应,而不受约束又有战斗力的队伍谁管得了?就是害群之马,袁绍不需要甚至更想消灭之,吕布不知道袁绍决不允许这类人存在不管有多大的功劳,他的大将麴义大破河北劲兵“白马义从”把公孙瓒杀得潰不成军,“后恃功而骄恣,绍乃杀之”(引自《英雄记》)。吕布还想着,杀董卓为袁家报仇做筹码不行,为他们冲锋陷阵立功后再要求什么总可以了吧?还是不行!袁绍都想着手收拾掉他们,“(吕)布觉其意,从绍求去”,虽然袁绍派壮士送吕布,实际是设计圈套想掩杀吕布于途中。《英雄记》介绍了这一过程,吕布“伪使人于帐中鼓筝,绍兵卧,(吕)布无何出帐去,而兵不觉。夜半兵起,乱斫(吕)布床被,谓为已死。”吕布略施小计,即躲过一劫,看来还不是单纯的一勇武夫,倒像是颇有心计的样子。但吕布缺少战略眼光,仅仅着眼于我给了你帮助,你就要给我好处,而没考虑是否自己打天下开创一个新的朝代,还是辅助他人做一个名垂青史的功臣,也许他自料不是做皇帝的料,给别人当下手又心有不甘,就这样找不着自己的位置定不好自己的位地混混,整个一个混子,看不到出路。从袁绍那里出来还要投张杨的河内那里,正巧,趁曹操出征陶谦的当儿,陈宫说服了张邈,迎吕布叛曹操,这样吕布就毫不费力地做了兖州牧,曹操的根据地只剩下三个城,形势对曹操来说是万分危险,可是曹操使用各种战术配合,又有袁绍的支持(因吕布是从袁绍那里逃走的),虽然吕布先胜了几仗,可最后胜利还是还是曹操的。吕布败于政权建设,缺少行政管理人才,他打下来的一城一地,没人能守住,而曹操只有三座小城却丢不了,那就是曹操的根据地,那就是曹军的信心。吕布与张邈是一种陌生的联合,许多方面配合不协调,而曹操是统一的政治集团,指挥系统有力准确,人才济济各显神通,两相比较,优劣立判。曹操评吕布的军事方略水平很低“(吕)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这番话有片面性,如果只有敌对的双方,当然要据险待敌,以逸待劳,稳操胜卷,然而当时北边袁绍随时可以背后给予突袭,西边还有董卓余党通缉吕布,这些因素不能不加以考虑。虽然败了,可吕布没有留下恶绩,陈宫带着他的队伍跟随着他,张邈也与吕布共进退,应该说这一次他处理各方面关系上,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