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之雄——袁绍

    河北之雄——袁绍 (第2/2页)

事难道就能挡住曹军决死攻击吗?),而田丰更是因为说出些真情而被关进了大牢(刚而犯上,言语冒犯袁绍,但袁绍却一点不去想田丰的话是否有理)。而郭图说张合高览欲投曹操,袁绍不调查就遣使问罪,完全没有一点手段,起码也应先稳住张高二人再问罪也不迟,而他这么做完全是逼反了张高二人。

    反观曹操,在白马时数将皆为颜良所败,他就敢于派出关羽与战,全不怕关羽念及刘备在袁绍军中而加以怀疑。当曹军一愁莫展时,许攸来投,曹操倒屦相迎。当许攸策划乌巢劫粮后,曹操全无怀疑之心,反而立即实施,从而取得官渡大胜。若按常理而言,许攸是出了名的贪戾小人,此时两军对阵,他的来投甚是可疑。且乌巢屯粮之所,必有重兵把守,若许攸是诈降而又设此计陷害曹操的话,曹军将一败涂地。诸将都认为劫粮这件事是不可能的,主要就是因为不信任许攸。反而是曹操完全不念这些,完全信任许攸,使得他最终因劫粮成功而大败袁绍。从这件事上来看,可见袁绍在用人方面是多么教条和僵硬,而曹操却用人不疑,不拘一格,这种胸怀,手段正是袁绍所没有的,也正是袁绍官渡之败的原因。

    总而言之,袁绍是守旧贵族的代表,他能表现出一些积极进取的做法,但因其本质的**会导致最终的失败,这种**的本质表现在用人,处事等方面的教条和僵硬。与曹操那种新贵族的办事方式相比下只会一败涂地,被其取代。这些不是曹操和袁绍本人的区别,而是他们所代表的不同贵族的区别。荀郭等人曾往投袁绍,但当他们见到袁绍后立即发现袁绍非成事之人,于是又往投曹操,为曹操殚精竭虑。所以说曹操和袁绍虽是个人水平上的区别,但却代表他们周围贵族的共同水准和利益(所谓物以类聚,故荀郭等人舍袁投曹),他二人只是其各自团体的代表和发言人而已。

    如果觉得《三国论坛评论精选》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