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圣人的足迹(5)

    第二章 圣人的足迹(5) (第2/2页)

    孟子把《论语》里的零星材料构建成了完整的思想系统。他设法把孔子的人性论、修养论、教育主张、仁政理想等阐释清楚,并做了很多发挥,建立了儒家的圣人观、天命观和历史观。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他的人性论,下面以此为例,介绍孟子的儒家正统地位。

    《论语》里只有一句讲到人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后来变成“性相近,习相远”,即《三字经》的第二句。《三字经》里面有对有错,第二句话完全正确,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就有问题了,孔子没说过,孟子更没有说过,是宋代学者解释出来的。

    学历史与学哲学的人都知道,对于古代的经典材料,有两种解读可能,第一种是照着说,第二种是接着说,比如讲完《论语》,我再发挥一下,这样思想才会进步。接着说是有风险的,因为是自己的解释。

    孟子说“性善”,没有说是“本善”还是“向善”,我现在接着说,是“向善”,很多人有疑问,那就看谁对资料比较熟悉。对于孟子的“性善”,朱熹可以接着说“性本善”,我为什么不能接着说“性向善”呢?做学问要有平等心,这个平等心不但对朱熹有效,对孟子、对孔子都有效,否则就是盲目随从儒家思想,就叫做权威,研究学术不能谈权威。

    首先,孔子为什么说“性相近”呢?因为人性不是本善,所以非说“性相近”不可。但朱熹注解《论语》的时候,在这句话上面动了一点手脚。朱熹根据程颐的说法(程颐比朱熹早了将近一百年,他们这一派叫做程朱学派),主张人性是本善,都是相同的。但是读《论语》,是听朱熹、程颐的话,还是听孔子的话?当然是听孔子的。

    如果觉得《傅佩荣《孟子》心得》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