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三里桥云长挑袍 东岭关刀劈孔秀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八回 三里桥云长挑袍 东岭关刀劈孔秀 (第1/3页)

    等到关将军走后,此地门公要紧拿了云长留下的辞帖,向相府去禀报曹操。

    再说关将军保了二位皇嫂来到了许都北门,守城官兵见到这种情景,不知出了什么事,要紧上来迎接,到关将军马前:“请问君侯到哪里去?”

    当时家将放下车辆,云长扣住龙马,回答守城小兵说:“关某今闻皇兄在河北冀州,如今保皇嫂去冀州寻兄,请让路了。”

    守城的官兵,听关将军说要去刘备处,而且丞相也没有命令下来,特别见到他们所有人一起要出城。这一定要禀报丞相,否则吃罪不起。因此满脸堆笑地对关将军说:“请君侯原谅,没有丞相的命令,请君侯慢一慢出城,待小人去禀明丞相之后,再请君侯出皇城。请原谅吧!”

    云长一听,心想按道理是应该这样的。可是,你们哪里知道曹操近日装病,目的就是不放我跑。如果你们去禀报,他也不会见的。这样,岂不是更耽搁我的时间吗?而且我三天中辞别他三次,临走时留下了辞帖,这再也不必去报他了。现在我归心如箭,寻兄心切,没有工夫来对你们讲清这些道理,何况我又不是曹操的部下,早已说过不听他的指挥与命令。我现去大哥处,与此地曹操双方对敌了。想到这里,对你们没有什么客气。因此把红脸一板,对着守城的官兵说:“你们莫非马前来阻?”

    小兵见势不妙,要紧笑着回答:“小人不敢。”

    关羽:“既然如此,请让路了!”云长说罢,把手中龙刀对这班人面前一荡。

    众人见到寒光闪闪的青龙刀,大家一时吓得面如土色,向两边迅速地退了下去。

    云长对家将一声令下:“来!与我把车辆推动!”

    这班关西大汉推动车辆,其余保护在车辆两旁出了皇城。云长在后,带着马夫华吉,跟随车辆一起出了皇城往北道而去。

    守城官要紧命令一个小兵,立即去相府报信。

    再说曹操他这几天,一直坐在相堂听候关云长的消息。外面门公又进来报给他听,说关将军今又来了,又被我如此一番假话,说得他又掉马回去。曹操对这门公看看,心想你讲得真厉害,我“连哪一个人都认不出来了”?你倒没有说我已经死的了。再想,只要留住云长,这样讲也好,所以笑笑对门公说:“你真会说话,其功非小。”

    所以听书人说,曹操是个老“洋盘”,咒骂了他一番还是有功。孟德对着旁边的张辽看看,以为文远此计很好,不知不觉已经拖住了云长三天了。

    正在此时,将军府门公匆匆忙忙进来禀报:“禀丞相,关将军封金挂印,保了二位皇夫人他们一起走了!有一张辞帖在此,请丞相看来。”说罢,将辞帖呈上。

    曹操将辞帖接到手中,从头至尾一看,对关将军又是钦佩,又是恋而不舍,也感到自己没有办法来留住他。又想到今后朋友变成敌人。再想他既然决心要走,我为何避而不见呢?常言道:“大丈夫好聚好散。”这时候,在曹操的脑子中,不知有着多少的念头,心里也有说不出的滋味,亦好象与关将军有着千言万语说不尽,一时相反不知说什么好。曹操对两旁文武只说了一句话:“列公,关将军他竟去了!”

    虽然只有这短短的一句话,其中包括了对关将军的钦佩与留恋的感情。两旁文武都知道关将军果真去的了!

    这时,将军府门公退出。守城的小兵又从外面进来禀报:“禀报丞相,关将军一行人出得皇城去了。我们没有办法阻挡,真该死!请丞相恕罪。”

    曹操一听,心想,云长你真好快啊!怎么一下子已出了皇城。对小兵看看,不能怪你们,尚且连我丞相也留不住他,何况你们小兵。命令退下。

    这时,大将班中踏出一位老将,年已七旬。他是曹操手下有名的“刀祖宗”,名叫蔡阳。本来同关云长一向不睦,尤其云长斩了颜、文二将,蔡阳心中更忌他。目前乘机走上前来:“丞相,姓关的他忘了丞相对他的一片厚恩。他竟然不别而行!请丞相允我蔡阳,带兵追赶,把姓关的捉拿回来!”

    在这种地方,曹操确是个英雄心,根本不同意蔡阳的说法。相反对着蔡阳厉声地说道:“蔡老,你要知道刘备是关将军的主人,一个人不忘其主,乃古今大丈夫也!请退下!”意思是关将军这种人值得大家效学他,你们两旁文武今后也不能随便忘掉我曹操。

    蔡阳不理解曹操的心理,只是叹了口气,回到原地站立。

    这时,曹操把关将军的一张辞帖复看了一遍,特别见上面写着一句“余思未报,自知异日”。今天看来,只算是一句客气话,哪里知道曹操败到华容道时,这句话就起到了放走曹操的作用。丞相把辞帖放在案上,回头叫一声:“文远!”

    张辽走了上来。

    曹操:“文远此计虽好,只能留住关将军三天。”

    关云长正巧在曹操处六十天,加上拖延了这三天,因此流传到今,大家都知道在曹操处六十三天。

    张辽:“丞相,云长兄不忘旧义,只能由他去了。”

    曹操:“文远言之有理。但老夫想,既然将军在这里时。我待他敬如上宾,如今辞我而去,作为朋友之交,也理当相送与他!”

    张辽:“丞相要为云长兄送行?那他已出皇城,恐怕一时追赶不上!”

    曹操:“老夫骑马追赶!”

    张辽:“丞相你不是有病在身,怎能骑马?”

    曹操对张辽看看,全怪你想出这诈病之计,弄得我连马都骑不成了。

    曹操:“那先由文远飞马追赶云长,请他等候一下,老夫随后就到!”

    张辽:“丞相,小将不是也在生病吗?”

    曹操气得发笑,对张辽说:“算了!算了!不必再假戏真做了。这诈病之事关将军一定明白。否则,他怎会说走就走呢?”

    曹操心想,我毕竟是丞相,说了有病只得略装饰一下面子,老夫坐大轿也就算了。

    曹操:“文远,老夫坐大轿随后赶去。你与他十余年来莫逆之交,不必再装模作样了,速速与我飞马去留住将军。我准备一些送行礼物,随后就到。”

    张辽奉命要走。曹操命他身上除去盔甲,不能有一点武器在身。因为将军此去,他心中必然要防。尤其他只有一个人保护皇嫂,我们何必再去使他担心呢?张辽感到曹丞相确实想得周到。我作为他的知交,更不能去吓他了!张辽除盔甲,穿了一身便服上马扬鞭,出城追赶云长。

    曹操想,在路中送行吃酒多有不便,但想到封金挂印,也许在路上缺少盘费,所以命一心腹手下,准备一盘黄金白银,另一个心腹手下盘内一件绿袍。因为自从关将军去汝南扫平黄巾之后,曹操想,万一他取胜回来,我拿什么去谢他呢?请他吃酒已不足为奇了。再一想:云长喜欢穿绿袍的,尤其过去曾送过他一件绿袍。即所谓“赠袍赐马”。所以对云长绿袍的长短尺寸早已知道。可是绿袍做好后,云长从汝南回来,曹操为了要留住他,至今没有见过面,也没有机会送给他。倒不如趁此送行,而赠于他。一面传令,命文武愿意去送行的跟随老夫一同前往,不愿者可以不去。但去的人,不论文武都穿着袍帽,也不准带任何兵器。只有极少数与云长不太和睦的未去相送,大多数跟丞相去送行。外面一项牙镶大轿早已准备。曹操想,云长见到我不但一看知道我没有重病,连一点小病也看不出来。那化妆一下吧。再想不必了,他不是个小孩子,彼此心里都明白的。曹操出相府坐上大轿,文武左右各人上马,两个心腹手捧着金漆盘,一盘金银,一个盘内是一件鹦鹉绿色缎子的战袍,在后跟随。曹操命手下把轿帘揭起,在他心中迫切要见到关将军。心想,要是此番追赶不上,要成为终身的遗憾。

    再说,关将军自出皇城三里,只见前面有座石桥,这名谓“三里桥”。这也是去河北的必经之路,要是过桥向北赶一天路,便是第一关,名叫东岭关。云长现在正要命家将推车上桥,忽听得自己马后连连喊叫:“请云长兄住马!”

    关将军回头观看,只见张辽飞马赶来。心想,是不是奉曹操之命,来阻挡于我?再看他身穿便服,也没有武器,心中定了一半。命车辆停下,家将和马夫华吉都站定了身躯,云长也扣马。见张辽已到面前,见他跑得满头是汗,只因车子推得慢,云长的龙马也只得象车子一样,随后点马而行,故而被张辽赶来追到。

    张辽扣住马匹,在马上对云长把手一拱:“云长兄,我家丞相,闻你去冀州寻兄,特要赶来送行。又恐一时追赶不上,失了礼节,故而命小弟飞马赶来,请云长兄少等片刻,丞相随后就到。”

    关云长听说曹操要赶来送行,不管是真是假,因我此番要去大哥处,在他心中当然不乐,不要明说来此送行,其实骗住我的身体,随后带了兵将前来阻挡于我。那末不要去等他了,我只管前去。但又见到张辽如此的打扮,说得又是这样的急切,不要冤屈了曹操,这倒也不好。再一想,我只要作好准备,不管你来意如何,我都不怕!云长见前面高大的三里桥,心想有了。倒不如我先命家将与马夫华吉,保了二位皇嫂先过此桥,让他们缓缓而行。我上得三里桥,在桥上横刀勒马,等候曹操。他来送行是好意,那彼此好聚好散;要是他不怀好意,欲要动手相阻,那末,这座三里桥好一个地势!我在桥面上,左右是河,后面无人前来,我只要抵挡前面桥堍下的来敌。将军思定主意,立即下令:“华吉!”

    华吉:“小人在!”

    关羽:“你与家将好好保护二位皇嫂,先过桥梁,缓缓而行。关某随后就来!”

    华吉:“遵主人吩咐!”

    华吉懂得自己主人的意思,带家将推动车辆先过桥,缓缓地往北而去。云长将马一拎,赤兔龙马很快地上了三里桥面之上。然后关将军掉转马头,面对皇城方向,执龙刀独马在桥顶之上。

    张辽一看,心里明白。关云长是以防万一。但是,想云长兄啊,你这不必顾虑了!此番,丞相确是一片好意。再一想,也不能怪他,一则他单身保护两位皇嫂,二来乃是在曹操的地界。他怎能不防?

    不多一会,云长见到皇城方向轿马纷纷,一看便知道曹操赶来了。所说,丞相早命手下人卷起轿帘。他坐在大桥中。远远望见三里桥面上,关将军横刀勒刀独骑在桥顶上,心中不觉感到舒畅。

    这时,张辽要紧回马来见曹操:“丞相,云长兄已被小将留住在桥面上。”

    曹操:“老夫早已看清楚!”

    但是,丞相一看,心里明白,关将军已把皇嫂等先行过桥,自己留下,而且在这种地势下等候我曹操。这说明,他确是智勇双全,又恐我对他不利。曹操想,你越是提防,我越要对你真心。所以,很快来到三里桥下,曹操传令停了,大轿安稳地停了下来,文武扣马,左右分了开来。两个心腹手下,各端一盘,站在大轿左右。

    云长在上面望下来,看得清楚,见文武都是穿的袍帽,而且没有带一点军队。看这种趋势,曹操确是来为我送行。到这时,关将军确是放了心。一想,两位嫂嫂不在此,虽然路上有家将华吉等保护,但我总是放心不下。现在曹操既然来了,我略与他谈上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