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刘太守巧阻云长 关云长险劈秦琪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一回 刘太守巧阻云长 关云长险劈秦琪 (第1/3页)

    云长过了荥阳关,带着胡班走不到多远,胡班突然向云长告退。

    胡班:“小人多蒙君侯宽恩,收留了我。但我虽无家眷,君侯亦明白,我尚有二老在堂。此番投顺君侯,我乃遵照老父之言弃暗投明。但在荥阳关,君侯斩了王植,这事情必然被曹操知道,那我父母就住在许都附近的郊外,对二老有着性命的危险。为此,并不是小人三心二意,请君侯先走一步,由小人混过四关,去到家乡,请老父迁居别处,逃免其灾,然后小人定来冀州拜见君侯,马前效力,望请君侯应允,小人感激!”

    关羽:“尔知孝道,某岂能不允。但你回进四关,路上须要谨慎。某在冀州等候尔的到来!”

    胡班:“谢君侯!”

    云长就命华吉在箱笼中拿出一些银两,交给胡班以作盘费。胡班辞谢君侯,然后转身就跑。所说他路径熟悉,终于回到了家乡,进庄见了父母。老父胡华见子回家,问他:“可曾遇到君侯?”胡班向老父—一告禀。老父大怒道:“尔能见到君侯,亦非容易之事,既已收留了你,何必再思回家!”胡班说明:“为了二老的安全。”胡华对儿子说:“你亦非曹操的要人,更不是朝廷的大官,曹操决不会来寻找我们。即使避难,我自有主张。你要明白,下次再要见到君侯,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了。你与我当天回去追赶君侯。”胡班的老母听了,就命自己的儿子,“既已到来,就在家中耽搁一宵,多带一些银两在身,以防万一,明日再行动身。”胡班到了明天,听父母之言,复返追赶君侯。

    事实上不出他父胡华所料,在前半部《三国》中,刘关张确实东荡西杀,少有安身之地,加上在这时代,交通甚是不便,通信更其困难,因此胡班要到张飞下川的时候再行出场。胡员外待儿子一走之后,他就从胡家庄迁居到襄阳郊外,也在后书再提。

    再说,关将军在一路之上可称很少休息,到今天离开滑州关并不太远了。君侯在马上心中暗暗盘算,四关将被我所杀,滑州关上守将秦琪听说是当今刀祖宗蔡阳的外甥,蔡老与我向来不睦。云长想,我应该避免与秦琪的接触,万一伤了他,岂不是又多了一个不必要的冤家吗?尤其滑州关与荥阳关相同,可以在关外绕过城去,这条大道便叫延津道。因为黄河两岸渡口很多,前番在黄河对岸延津道上救过曹操。但是在黄河之内同样也称为延津道。在延津渡口,听说有一位滑州关的太守,是个文人,名叫刘延,我前番除去文丑,同样保全了他渡口的安全。今日请他办些船只,想必他定能相助。只要摆渡过黄河,可以说已经脱离了五关,过了曹操的地界。关将军打定主意,命家将把车辆走向延津大道而去。

    但是,探马已经往延津渡口大营,向太守刘延禀报。刘太守听说云长不别而行,四关斩了五将,现在不走滑州关,向我大营而来。心想,姓关的果真聪敏,他知道滑州关的秦琪本领高强,恐怕不能取胜,所以来欺侮我这个文人。哪怕现在去通知秦将军也来不及了,我根本无法阻挡他。前守关的太守都为丞相而死,我要是放他过去,岂不要被丞相治罪吗?刘延急得在大营中手足无措。毕竟是个文人,常言道:“文能克武,柔能克刚。”被他想到了一个笑里藏刀的方法。立即命手下准备一席酒菜挑在后面,自己上马执鞭,带了一席酒,前来迎接关将军。没有走到三里之遥,只见前边车轮滚滚,家将左右拥护,关将军在马上缓缓行来。太守刘延立即飞马赶奔上前,对将军满面笑容地说:“啊!来者关君侯,下官尚未远接,马上有礼了!”

    关将军见到刘延赶来迎接,心想,对一个文人更要客气。所以将龙刀架好,马上回礼。

    关羽:“关某何德,有劳太守远迎?万万不敢,关某回礼了!”说罢,将军的龙马已经绕到了车辆之前。

    刘延心中一切明白。但是他装作不懂的样子,问云长:“下官请问君侯,车辆上是哪一个?”

    关羽:“二位皇嫂!”

    刘延:“君侯与皇嫂,莫非从许都而来?”

    关羽:“冀州寻兄,保二嫂已过四关。如今来到太守的大营,欲请太守准备一、二条船只,关某渡得黄河,下回补报!”

    关将军因为一路上费了许多口舌,都是弄得不欢而散。如今到此延津渡,他并不是来欺侮你一个文人,一是想必你已得报,所以对路凭之事,这种已成为废话,不必多此一举。二则前番我解了你之围,你亦理该为我效劳一些。

    刘延听完云长的话,心中明白:果真红脸要渡过黄河。而且听他说话,并不十分客气,因为料我这文人也无可奈何于他。好得我早已准备对付你的说话,一面装得恭维的样子对云长说:“下官方知君侯为了寻兄到来,真是可敬可佩。所说办二条船只,此乃小事,下官理当从命。请君侯只管过去!但时光尚早,君侯请看,下官早准备酒肴一席,请君侯到渡口大营,下官为君侯送行,待等酒罢之后,请君侯渡得黄河,不知意下如何?”

    云长想,到底是文人,礼貌到家。我倒并不是想要吃你什么酒,主要过了你大营之后,我就可以结束这五关。的确可以小休一下。所以,将军向刘延道谢:“太守想得周到。关某定然领情,太守请了!”

    云长与他并马而行。车辆在后跟随。挑酒的弟兄匆匆走在前头。其实刘延想,要是被你过了我的地界,我还能活命么!事到如今,快把我想好的说话对云长谈。因此,他在马上对将军把手一拱,笑道:“君侯真是五常俱全,下官钦佩!”

    关将军听到突如其来的赞扬,倒是意料不到,所说一个人一生要做到一个字已很不凡,你却说我五常俱全,倒要请教一下。因为关将军生平不喜欢言过其实,开口就问太守:“请教何谓五常?”

    刘延:“乃仁义礼智信也!如今君侯是仁义礼智明!”

    将军一听,感到奇怪,谁个不知五常乃是仁义礼智信,你为何把最后一个信字改为明字?倒要问个明白:“某仁在哪里?”

    刘延:“君侯龙刀只斩大将,不杀小卒、此乃仁也!”

    将军想,你说得有理!问:“某义在何处?”

    刘延:“君侯今日保皇嫂千里寻兄,岂不是义也!”

    关羽:“此乃桃园结义,理当如此。请教何为礼也?”

    刘延:“君侯在将军府,秉烛达旦,一宅分两院,敬嫂如敬兄。这不是将军之礼吗?”

    关羽:“此乃人之常情,理当如此。请问智在哪里?”

    刘延:“君侯受丞相之恩,又是早晚要去寻找皇叔,用何来补报丞相之恩?君侯前番斩去颜、文二将,解了白马、延津之围,补报了丞相之恩。这不是君侯之大智么?”

    关羽:“大丈夫者,有恩报恩,有德报德,即使与丞相两下对敌,亦应报答。这为了今后更好地忠心皇兄,此乃微不足道。请问某家明在哪里?”

    刘延听说将军问他一个明字,他只是对着将军微微好笑,知其不解,只是说:“这个明字,毋须下官多言,君侯心中自然有数!”说完这一句,对着将军继续发笑。

    云长心想,我目的就是要问你最后的一个明字,为什么你定要把这五常改去最后一个字?一再询问,他只是对我这样的表示。关将军知道,他笑中含着另一种意思。所说关将军最不喜欢华而不实。俗语说,嘻皮笑脸!所以,连连逼问:“请太守从实讲来!”

    刘延:“君侯定要下官讲么?”

    关羽:“常言道:‘为人者畅所欲言’,何必如此吞吞吐吐?请太守快讲,关某明在哪里?”

    刘延:“下官大胆讲了出来,请君侯万不能见怪!”

    关羽:“常言道:‘言者无罪’,请教了!”

    刘延:“君侯失带路凭。守关将阻挡君候,被君侯逢关斩将。如今到了滑州关,闻得秦将军刀法精通,武艺超群,君侯恐难取胜。因此,向延津大道而来,知道下官是个文墨之辈,手无缚鸡之力,只得放君侯渡得黄河。这不是君侯之明么?”

    关将军听完这番话,不觉“啊”的一声,勒住了丝缰,后面的车辆停下。

    刘延问将军:“将军缘何扣马?”

    云长对他一看,心想你这个人,说话真太气人。我已知道你把这信字改为明字,定有你的想法。果真如此!但是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是为了避免与蔡阳结仇作冤,因此绕关而过,走延津大道。并不是害怕秦琪。秦琪虽勇,难道他胜过颜、文二将么?你不但贬低了我关某的身价,而且把我看作是以强凌弱的小人,来此欺侮你一个文墨之辈。照你这么说法,即使过了黄河,岂不被天下人要耻笑我关某吗?这时的关将军,即使你刘延下马恳求,他也绝不会再在这里通过。云长一气之下,对刘延并不多作解释,略为回答了他几句之后,说:“太守只管放心,大丈夫人不赖人,关某重走滑州关!”

    云长随即吩咐家将马夫:“速将车辆掉转头去,关某重走滑州关!”

    家将、马夫等知道自己主人的性格,被你太守这番冷言冷语的说话,不要说自己的主人,就是这班家将、马夫等听了后,也是一肚皮气!因此很快将车子掉转头回去。云长圈转马头,临走时对刘延把手一拱,说了一声:“再见了!”

    车马直往滑州关而去。刘延见到此景,待将军走远,不觉在马上放声大笑:“哈……,常言道:‘六战俱全’。不论马战、步战、水战、阵战、车战、舌战,这六战之中好算舌战为先,凭我三寸不烂之舌,说得红脸掉转马头回去,真是刀枪锋利,哪能比得上舌剑唇枪!”

    刘延保全了渡口,当然也保住了头上的纱帽。带着微笑,命挑酒的小兵一起回营中,独自去畅饮他的杯中之物了。

    云长还未行到滑州关,在半路上已遇到了秦琪。金宝塔在关厢中得报关云长已绕关而过,他与刘延同一个想法,以为关云长是见他害怕,所以不敢穿关而过。所说秦琪年不满四十,虽然学到了他母舅蔡阳的本领,可是一个匹夫之辈。凭他血气之勇,认为姓关的欺侮文人,是个小人之辈,我定要将他追赶回来。因此全身披挂,上马提刀,带兵三千,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