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二请诸葛酒肆揖二翁 三顾茅庐隆中定三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六回 二请诸葛酒肆揖二翁 三顾茅庐隆中定三 (第1/3页)

    刘备带着二位兄弟,赶去卧龙岗二请诸葛亮。这年是建安十二年的三九天气正当严寒季节。走到半路之上,突然大雪飘飘。顷刻间北风似刀,朔风凛冽,遍地积雪。张飞在马上心中怨恨诸葛亮,你不应该躲在隆中不出山,害得我们弟兄三人冒着这样的鹅毛大雪再赶去卧龙岗,他忍不住气对刘备说:“大哥,这样大的风雪,我们回去吧!”

    刘备:“三弟,你要知道,孔明时常云游四方。前番未能相见,如今这样大的雪,料他定在家中,我等赶去才能相见。何况已经走至半路,俗语说,不要半途而废。”

    张飞:“大哥,这样冷的天气,难道你不怕吗?”

    刘备:“愚兄为了相请贤能,再大的风雪也是不怕,要是三弟怕冷的话,那你先回转新野!”

    刘备以为张飞真的怕冷。哪知三将军是同孔明有气!你真正叫他回去,他便环眼圆睁地对着刘备说:“大哥,兄弟在沙场死都不怕,难道还怕什么冷么?”

    皇叔一听,感到好笑!一时叫冷,一时叫不怕,都是你一个人在讲。刘备还没有察觉到张飞对孔明的恼怒,皇叔想,既然如此说,皇叔便回答兄弟说:“三弟,既然不怕冷,有得回去也要走一半路,那末何不赶去卧龙岗。”

    关将军自从刘备对他比上了一段古典,他再也不讲什么了。弟兄三人就这样冒着风雪,顶着寒风来到卧龙岗。到卧龙岗后,车辆停在下边,刘备抬头一看,正是:山披银装,林如玉琢!与初请诸葛亮时换了一个世界。弟兄三人一齐下马,带着马匹慢慢地上得卧龙岗。

    皇叔对岗上四处一看,周围远近积满了大雪。天上还不断地象梅花一样在朵朵飘飞着。这正是:彤云层层,冷风惨惨。刹时间,烂银盖顶,遍地一色,四下难行。也不见树木山根,獐狍野兔皆伏山岭。大小门户都未开,乡间草屋尽关闭。皇叔刘备不觉“喔唷”地透了一口冷气,幸得前番来过一次,即使无人也不必问讯了。皇叔在前,关、张在后,直往孔明府上而来。半路上经过二间草屋,外面悬挂着一块招牌,上面写道“酒铺”二字。

    刘备与两个兄弟说:“二弟、三弟,我们三人浑身堆满了雪,何不到酒铺前略歇片刻?”

    弟兄三人,就带马来到草屋的外面,站定了身子,各自将身上的雪拍一个干净。皇叔正在抖着龙冠上的雪时,只听得酒铺里面传来了声音:“大雪飘飘无处游,在此畅饮一解忧!”

    刘备听到这两句话,要紧戴上了龙冠,回头对里面一看,只见两位先生对面坐着,都是道家打扮。一个是白脸长须,一个是青脸卷须。皇叔一见,认为其中两人必有一个是诸葛亮,因为他们在说道天空下雪,只好在此饮酒。心想,我幸得冒雪赶来,天好的话,孔明可能又要出外了。因此他掉转身来,走进了草屋,到这两位先生的酒席前一躬到底,开口言道:“二位先生之中,哪一位是卧龙先生?刘备在此有礼了!”

    这两位先生见到刘备这样动问,真是可发一笑。他怎象猜谜语一样的问讯。一个白脸长须开口问道:“将军莫非刘皇叔?”

    刘备:“原是刘备!”

    石广元:“你要见诸葛亮么?”

    刘备:“是也。”

    石广元:“我等两人都非孔明。”

    刘备想,又是行了一个白礼。开口问道:“那二位先生尊姓大名?”

    石广元:“我乃颍州石广元,他乃汝南孟公威,与孔明皆为老友。”

    刘备:“刘备久慕二位的大名,但不知卧龙先生在家否?”

    石广元:“长久不见了。今日大雪,他可能在家,皇叔既已到此,可以前往北去,便是他的住处。”

    刘备:“备前番来过,不劳费心,再见了!”

    皇叔回出了草屋,与二位兄弟说:“里面两位乃是孔明的好友,我二次到卧龙岗,前后见到了很多山林隐士,唯不见孔明。”

    皇叔说完了这几句话,带着马匹在前面,关、张在后,向孔明的住处而来。过小桥,穿庄场,将马匹全都拴上了竹林。皇叔上前轻轻地叩着大门,只听得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知道是前番初请诸葛亮时遇到的那位小僮。听他口中嘀咕道:“我当风吹竹,原来人叩门。”说罢,将门开了,果真是这个小僮!

    皇叔上前打了个招呼,说:“啊,小僮,刘备又来了!”

    这小僮见到他们弟兄三人,他心中亦非常佩服。认为外面这样大的雪,你们竟然会赶来卧龙岗。因而面带笑容地还了一个礼说:“原来是刘皇叔。这样的风雪,赶来此地,不知有要事?”

    刘备知道这个小僮说话很俏皮,前次我已领教过了。我分明前来相请你家先生,今日你还装作不知。皇叔陪笑着说:“请问小僮,诸葛先生可在里面?”

    小僮:“在里边草堂之上。”

    刘备对张飞看看,意思是幸得没有听你的话,要是在半路上回去了,岂不要错过了机会?我知道下雪天他是不会出去的。所以对小僮说道:“请问小僮,刘备可以进去么?”

    因为前番被他触过霉头。所以,招呼打在前头。小僮微笑地回答说:“不必通报,皇叔只管进去便了!”

    刘备就命二弟、三弟在草屋外等候。云长与张飞就在屋檐下拍着身上的雪。

    刘备跟着小僮跨进了草屋,只见里面一副对联,上一联写着:“淡泊以明志”;下一联是:“宁静而知远”。皇叔见到这副对联,已经知道孔明是一个好静不好动的性格之人,因此随着小僮跨进了第二进草屋,只见草堂上生着火炉,火炉旁坐着一人,年龄尚轻,约来二十青春,腮下无须,他抱膝而坐,口中又象读书又象在唱歌似的,因为他没有拿书本在手,但是念得很认真。皇叔只听得他在那里念道: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吾不栖;士仗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东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皇叔听完他的吟诵,知道孔明先生确有高志,他就在等待时机。皇叔想,你有着这样的大才,现在正当用人之时,我又真心前来相请于你,正是你有心,我有意,让我赶快上去相见吧。因此等不及小僮禀报,跨上前去对着这位先生看看,刘备心想,我为了你孔明,不知行了多少个白礼,想必现在我这个礼,不会白行了。所以,他深深地一礼,并说道:“伏龙先生,刘备有礼了!”

    这位年轻人要紧站起身来,问道:“皇叔,你莫非要见我家二哥么?”

    刘备想,不管二哥、三哥,我只知道要见诸葛亮。因此问道:“先生究竟是谁?”

    诸葛均:“我家弟兄三人,大哥叫诸葛瑾,字子瑜,现在江东相助孙权;二哥诸葛亮,字孔明;我乃排行第三,诸葛均的便是。”

    刘备一听,就差一个字,对小僮看看,我要见的是诸葛亮,你怎么领我见了诸葛均?小僮对皇叔看看,意思是你刚才对我说的是要见诸葛先生,这不是诸葛先生么?你说要见诸葛亮,可是你这个“亮”字没有说出来。我并没有错啊!皇叔也拿他没有办法。

    诸葛均立即招呼刘备说:“皇叔请坐!”

    刘备在炉子旁坐了下来,小僮送上了一杯茶。皇叔想,这天寒地冻,吃一杯热茶也能暖暖肚。因此就问诸葛均说:“可知令兄哪里去了?”

    诸葛均:“我家二哥,从来是往来不定的。”

    刘备:“那何日回来?”

    诸葛均:“他回来的日期从来也不定的。”

    刘备想,我这里已经来过两次,不要孔明先生回来之后,等到我问讯赶来,他倒又出去了。这样,今生难以见面。一想有了!倒不如让我留下字条,让孔明回来可以知道我来请过他两次了,这样他可以在家等候我刘备。皇叔便对诸葛均说:“先生,可否借来笔墨一用?”

    诸葛均就吩咐小僮,取来笔墨与纸张。刘备一看砚台中的水已经结成了冰,说明今日的天气好算冷的了。他就靠在火炉旁的椅子上解一解冻,方始磨墨提笔,写上了一张便条留给孔明,内容是:秋天相请先生未能得见,冒雪冲风二请先生,遇见了令弟。希先生回府后在家等候,刘备隔日再造府相请。皇叔将便条交给了诸葛均说:“这张便条,费心先生等候令兄孔明回来交付于他,多谢了!”

    诸葛均:“些些小事,何必客套!”

    皇叔坐在草堂上,他感到别有风味。因此,东看西望,根本忘记了要回去。你哪里知晓,虽然在乡村农夫之家,规矩也非常大。诸葛均看刘备坐着不走,便向他直言不讳地说:“皇叔,家兄不在,不能多留外客,皇叔可以自便的了。”

    刘备一听,这地方的规矩远远胜过了我新野的衙门。没有坐多少时间,已经向我发逐客令了。刘备只好含笑地站起身来,连声应允道:“是是是,刘备告退了!”

    诸葛均:“在下相送!”

    刘备在前,诸葛均在后,将皇叔送至大门口。皇叔向外一望,见天上的大雪还象倒灰一般地落下来。云长与翼德见自己大哥被一个青年送了出来,要想开口问他是不是孔明。刘备先向两个兄弟介绍说:“二弟三弟,孔明先生仍旧没有回来,这位便是伏龙先生的胞弟诸葛均先生,你们见过了!”

    云长、张飞一听,心想,又是空跑了一趟。因此,听大哥所言,二人见过了诸葛均。正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