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曹孟德相堂发令 夏侯惇许都出兵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八回 曹孟德相堂发令 夏侯惇许都出兵 (第1/3页)

    诸葛亮是在建安十五年的春天离开卧龙岗被刘备请到他新野县的。今朝四月初夏天气,曹操方面的探子打听明白,飞马报至许昌。当时汉献帝刘协建都在许昌。因此曹操的相府也在许都。探子报进内堂。曹操正坐在那里,他今年五十四岁。本姓夏侯,从小寄过曹氏,因此改姓曹,名操,字孟德。他青年时代中过武孝廉,后来称举人,在汉朝称孝廉。曹操是个武举人出身,过去称他谓将军,刺过国贼董卓,战过虎牢关,扫过黄巾党。他用人唯贤,重视能人。自己熟读兵书,善于用兵,而且亦有很多创造的地方。曾作出自己的兵书,即有名的《孟德新书》,后来被西川贤士张松所烧去。曹操不仅熟读孙子兵法,并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著作。他善于诗歌,留下了《蒿里行》《观沧海》等不少诗篇。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他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但是。他一生中也做了不少不应当做的事情,特别是生平多疑,因此未能成功大事。当然,在青年时代不错,到了后来因为地位不同了,想法也不同,办不到的事情他也要去干,甚至他想反去汉室四百年之基业,因此称他谓奸雄。但是,三国时代的曹操并非一般奸贼,讲得明白一点,自古以来的大小奸人,都不能与曹操相比。讲句笑话来说,曹操之奸,还有他自己奸的道理,所以,只许自己奸,却不准别人坏。在他手下吃饭,要看你本领如何。因此,曹操他出名的是善于用人。他立平地八尺左右。因为汉朝的尺,比近代要短得多,一尺只有近代的七寸三,总的比例古代人的骨骼要比现代人高大一些。生一个白大面,两条浓眉,一对飞蛾般的眼睛,大鼻、阔口,两耳根大,腮下阿胡须铺满胸膛。头戴一顶相貂,身上穿一件大红缎狮爪蟒袍,玉带围腰,悬挂宝剑,足上穿着粉底马靴。他自从把徐庶骗来许都之后,在元直身上费了很多的心思。可是,徐元直却始终不愿为曹操出力,尤其为了徐母的一死,他更其对曹操怀着杀母之仇。但是曹操爱才,知道徐庶不愿相助于他,可是,他并不杀害元直。同时,孟德认为徐庶被我弄到许昌,新野县的刘备也就无人相助他了。所以,他一直在打听着刘备的消息。现在,手下禀报曹操,说探子回来了。丞相命探子进见。

    探子到内堂,对曹操双膝跪下,说:“报──丞相!”

    曹操:“何事报来?”

    探子:“报禀丞相,小卒打听到新野县刘备又得一位能人,名叫诸葛亮。现在,新野县招兵买马,积草屯粮,请丞相定夺!”

    曹操听完,命探兵退出。丞相想,刘备的本领比我大,一个能人被我弄来许昌,怎么又是一个能人被他请到了,为什么有本领的人都帮这穷刘备?这也是奇怪的事情!但是曹操想,自古以来,有名望有本领,名望不大,本领也不会大得怎样。但是没有名望而有本领这样的人,自古以来也是有的,但不多。好比徐庶,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加上他改名叫单福,缠得我“七荤八素’,杀了我人马三万三千。现在,这个诸葛亮到底本领有多大,我一定要打听个明白,可以预防在先。幸得我现在文武众多,可称大小地方都有,聚集天下人才。让我升堂一问。曹操想定之后,一声令下:“来,传老夫将令,大堂起鼓!”

    内堂手下传令出去,相堂上钟鼓齐鸣。所说丞相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那末,相府里究竟是怎样的气概呢?

    治国丞相府,开基第一家。辕门生瑞气,门楼五色画。旗杆冲霄汉,旗幡扬天下。照墙上边画的是下山猛虎;照墙下面摆的有几门地炮,有升堂炮、退堂炮、定更炮、斩魂炮……一炮炮各居所位,栅栏门重重叠叠,虎头牌密密层层,斩将令清清楚楚。门外两旁拴着行千里、走八百的龙驹良马,有红鬃、黄骠、银鬃、乌骓,一匹匹尽皆牢拴。东官厅坐着几位参谋官、参议官、军政官、督粮官、从事官、向导官,一官官都是方翅乌纱;西官厅站立几位常胜将、无敌将、痴虎将、虎威将、车骑将、二虎将、五虎将、八虎将,一个个都是顶盔贯甲;甬道上站立着刀斧手,相貌恶煞;军牢手,撩衣扎袖;捆绑手,摩拳擦掌。探子往来不断,刹时间丞相升堂。只听得里面“咚咚咚……”、“当当当……”,钟鼓响亮。

    文武出官厅,分左右两排鱼贯而进。到相堂上,文左武右,两旁站立得斩斩齐齐,只见上面麒麟门开,两边手下虎威连连。

    差人:“呼──嗳──丞相升堂来!呼──嗳──”

    曹操从麒麟门内走出,自言自语:“悉知阴阳定乾坤,唯有老夫独自尊。”话音落,他一声痰咳,人在虎案中间独座上坐定。

    两边文武要紧走上前来见过曹操──

    文武:“下官见丞相!”“小将等见丞相!”“丞相……”“丞相呀……”

    曹操把手一招,对两边文武讲一声:“罢了!站过两旁。”

    文武一齐谢过丞相,退至两边立定。曹操便开口向两边动问:“列公!”

    文武:“丞相!”“丞相呀……”

    曹操:“今有探马报到,说刘备又得一个能人,名叫诸葛亮。现在新野县招兵买马,积草屯粮,老夫不知诸葛亮何许样人,家住何处,有何本领。两旁众位知道么?”

    两旁文武听到曹操的问话,大家你对我看,我对你望,都是面面相觑,一个都不知道。有少数戆大、傻瓜,听到“诸葛亮”三字,以为此人姓诸名叫葛亮。事实上大家知道是双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目前莫怪大家不熟悉,因为诸葛亮年龄尚轻,只有二十七岁,尤其初出茅庐,接下来孔明初次用兵火烧博望坡,把曹操派去新野的十万人马烧剩九十六个人,可称全军覆没。到这时候,诸葛亮三字天下闻名。现在大家未曾听到过,所以一个个都役有作声。曹操问到第二遍,文武听了,大家想:丞相,我们不熟悉也不好上来胡说一番。因此仍旧默不作声。曹孟德连问三遍,没有一个人上前答话。曹操便放声大笑,心里想,我这里聚集了天下人才,各地皆有,可是无人相识诸葛亮。可见诸葛亮只不过是一个乡村农夫罢了,未必有多大的本领。大概是一个碌碌之辈,所以无人耳闻。这时候,曹操倒亦放心了不少。那末,在相堂上难道真正没有一个人认识诸葛亮的吗?有的!正在文人班中有一个浑身穿着孝服的人,这个人,一年四季,一日到夜都是披麻戴孝的。他不管在哪里,就是现在这相堂上,他也是这样浑身孝衣地站在那里。此人不是别人,就是诸葛亮的介绍人,曹操手下的“外国忠臣”徐庶。徐元直站在一旁听得清楚。他这几天本来就在想此事,因为我在临走时把诸葛亮介绍给了刘皇叔,不知孔明是否出山助刘兴汉?现在听到曹操在问可有人相识诸葛亮,元直明白,肯定孔明已被刘备请出卧龙岗了,心中十分高兴。他对曹孟德看看,心里在想,诸葛亮的本领比我大得多,他一帮助刘备,那杀得你曹操定然落花流水。曹操啊!俗语说,你的魂灵好好地放在身上,不然你今后的日子不那么好过了。再一想,曹操现在问哪个认识诸葛亮,我可要出去同他讲我认识呢──慢!让我等一等,看看可有别人认得卧龙?现在见曹操连问三遍,并无一人上前回答。又见曹操放声大笑,徐庶明白哉!曹操见无人相识孔明,认为他是一个碌碌之辈,因此他发出冷笑,实质上带有一种藐视孔明的意味。徐庶心里想,你不要高兴得太早,不过现在你尽管笑,哼!将来哭的日脚在后头。再一想,对,还是让我上去从头至尾对曹操讲个明白,要把诸葛亮说得天上落不下,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