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诸葛亮登台拜将 张翼德怒闯辕门

    第十回 诸葛亮登台拜将 张翼德怒闯辕门 (第2/3页)

生。孔明坐定。这时有手下人报来,说吉时已到。文武先到外面将台上左右站立。皇叔请先生暂坐片刻。象演戏一样,今天孔明是主角,所以要最后一个上场。刘备走到将台上,见早由手下人设置好了香案,上面黄蜡高烧,炉内焚香,香烟缭绕。桌子上放着一只红木小匣,匣中便是一方知县印。刘备从将台上望到四周,只见下面人山人海,都抬起头来望着将台上的一切。真正站在后面的人群,不要说听不见将台上的说话,连上面的人脸亦看不清楚。

    皇叔走到香案之前,面南背北,挺身直立。两旁文武,默不作声。整个校场,鸦雀无声。静听刘备通神祝告,表明为何要请诸葛先生拜将。但闻:

    刘备:“苍天在上,佑土在下。高祖开汉,王莽作乱。光武中兴,重建社稷,四百年一统。近日曹操专权,天下大乱,万民遭灾,苍生不安!备乃汉室宗亲,受天子衣诏,欲灭操贼,何奈有心无力。求得贤士伏龙,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拜为汉室军师,灭曹兴汉。”

    这便是请诸葛孔明为将的道理。最主要就是末尾四个字──“灭曹兴汉”。这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为我刘备一个人,自古以来成天下,不单靠打仗,而且还要有一个大的宗旨,不要说现在,今后打进西川,提出要“灭曹兴汉”四字,川中能人名将望风而归顺者无数。所说,古代拜将者不是孔明一个。周文王请姜子牙拜将为了灭纣;高祖请韩信拜帅,为了消灭暴秦;如今,刘备请孔明为将是为了顺兴汉。这三位登台拜将,历史上最为有名。刘皇叔祝告完毕,退在旁边。然后,对将台后面连声相请:“有请先生!相请先生!再请先生!”

    这是皇叔早已习以为常的事情了!对孔明不管什么场合总是要三请,少一请都不行的。这时,将台上下所有的人都知道诸葛先生要出场了!如今,刘备虽然没有多大实力,但是,对孔明拜将这件事来讲,也确是万分隆重的了。现在,先生从后半只演武厅转身走出了将台,在火光之中,只见他头戴新纶巾,身穿新鹤氅,腰间束着一条鹅黄丝带,足上粉底乌靴,手执羽扇,眉清目秀,脸如冠玉,三缕清须,飘飘然神仙一般,只有二十七岁的一位年轻人。可是,他胸怀大汉万年鼎,腹藏良谋定乾坤,真是个少年老成。校场千万子民谁不知道这位便是当今名闻四海的伏龙先生!顿时间掌声四起,响彻云霄。等到掌声停,孔明已经在刘备的招呼之下到了香案前面。当然亦要祝告一番,以表丹心。只见他正对着南面,双手执扇,从上到下彬彬一礼。然后开口道:“苍天佑土、父母百姓:亮本是隆中布衣。蒙刘皇叔不嫌卑微,三顾于草庐。吾曹不忍相辞,遂即出山扶助,始有今日之幸会。亮不冀图宦禄与腾达显贵。盖缘子民苟全性命于乱世,惟尽力而为之。若能灭曹兴汉,亮之愿也!”

    总而言之,我诸葛亮本来是个老百姓,现在我生在这个乱世,常言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加上刘备如此看得起我,三次到卧龙岗来,我怎好推托?理应出来为国效劳。在这里,孔明的出言吐语十分谦虚,并不夸下海口说一定能灭曹操。但是,他的决心非常坚定,话虽不多,意味深长。刘备听他祝告完毕,便从香案上把这只印匣双手奉献孔明。这是表示当着众人的面,将大权交付于他。开口道:“军师,请将印信收下。”

    孔明这样一个聪明人,哪里知道匣子里是方知县印。他一生使别人中计,今天先上刘备的当。过去,因为孔明还没有官职,所谓是个布衣人,所以刘备称他先生。现在,第一声叫他军师。孔明见他交印,当然不须客气。便把印匣双手接过,说一声:“主公,亮受印了!”

    本来与刘备象一般朋友一样,所以从不称主公,今天起乃是君臣之情,因此第一声叫主公。当然,今后不一定都称主公,亦可称皇叔。包括刘备有时也要称孔明为先生。因为,今天拜将,第一声一定要这样相称的。印匣由手下人从军师手中接过去,将它放到正中央虎案之上。然后,把香案收过。刘备请孔明上面坐定,自己在他右边坐下。文武一齐上来见过这位新拜的军师。

    先生坐在虎案中间,把手一招说:“众位先生、列位将军:蒙主公器重,亮被拜为汉军师,望以汉事为重,服从将令,谁要违抗者,则军法无情。”

    两旁文武感到诸葛亮年纪虽轻,口气却不小。加上这班文武,皆是刘备多年有功的心腹,不要说张飞不服,多数文武都对孔明抱有怀疑之心。因为皇叔抬举他,故而大家不敢失礼。孔明说声退下,文武退过两旁。然后,军师将案上一本点卯簿拿过来,提笔在手,准备点卯。所谓“点卯”,今天说来就是点名的意思。目前,皇叔手下文武很少,看也看得清。但这是规矩,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点卯的。孔明翻开点卯簿一看,每个名字写得都象茶杯口大小。为什么要这样大呢?先生回头对皇叔看看,心里想,你是不是在练大楷?其实,皇叔是要面子,因为文人四个,战将九个,连文带武只有十三个人,要是写得小一点,半张纸头便可以写完了。现在字写得大一点,每张纸头上只写三、四个名字。这样一来,十三个名字写了好几张纸。如此翻来覆去,可以看一段时间,在形式上要好看得多。并不是练什么大楷。所说装阔的人多心虚。但是第一个名字不是文人定是武将。现在看到点卯簿上不是文又不是武,真是不雌不雄。那到底是谁呢?只见写着“刘备”二字。诸葛亮笑在心里,对自己主人看看,心里想,刘备啊!你身为皇叔,连这一点都不懂?俗语说来,你是老板,文武是伙计,点卯簿上从来没有写上老板的名字,用不到你来凑什么热闹。事实上刘备岂有不懂之理,原因是十三个名字是个单数,皇叔想把我的名字加上去凑成十四个人,数字上成双也可以吉利一点。这时对先生看看,请你帮帮忙,千万不能点出来,点出来要闹笑话的。碰着孔明铁面无私,老板名字放到这里,我就当你是伙计,老少无欺,也要点出来的。刘备还来不及打招呼,孔明手中已出笔点了下去,嘴里已经喊出:“刘备!”

    皇叔听到喊着自己的名字,只好从旁边立起身来,手一拱,答应一声:“军师,刘备在此!”

    诸葛亮忙说:“呀!我道是谁,原来是主公!”

    点归点,但是主公我一定要称谓你的。刘备想,啥,缠了半天连我都不熟悉。皇叔被他弄得啼笑皆非。但是,看到孔明一本正经的态度,刘备对两旁文武看看,意思是今后你们须要小心,这位先生一点也不卖交情的。所以要紧回答说:“原是我刘备。”

    皇叔想,只有一个刘备,不是屋面上的瓦爿,那么许许多多的。

    诸葛亮:“主公请坐下了!”

    刘备:“谢军师!”

    刘皇叔在原位上坐定。孔明开始点第二个名字,只见“关羽”二字,便是二将军云长,他坐在孔明的左边。因为他有“汉寿亭侯”的身份,是有着座位的。先生开口点道:“关羽!”

    关将军站起身来,应声道:“关某在!”

    诸葛亮:“请坐下!”

    关羽坐定后,孔明继续点下去。第三个名字此人恰恰不在这里。到底是谁呢?便是三将军张飞。诸葛亮早已看清张飞不在将台上,然而点卯簿上有着他的名字,当然要点他的卯的。因此喊了出来:“张飞!”

    这时将台上肃静无声。众人听到点着张飞之名,都对刘皇叔看着,意思是三将军不在这里。如今军师点到他的卯了,如何是好?因为点卯三次不到,加上无故缺席,军规严格,罪责不轻。一时无人答应。孔明第二声又喊了出来。这不要说是军营之中纪律严明,即使学校里老师点名,学生也应该马上答应,何况处于现在这种场合。所以接着点二次名:“张飞!”

    仍旧没有回音。孔明起高嗓音第三次喊道:“张飞可在?!”

    刘备:“军师,刘备在此!”

    诸葛亮:“啊──”

    孔明对皇叔一看。心里想,我一共只点了三个名字,你倒出来两次,那末这里所有的人可要你一个人全部包下来。现在我叫的是张飞,与你刘备何干?要你站起来干什么?所以开口问道:“主公,令弟哪里去了?”

    刘备:“若问我家三弟么,这个……那个……”

    刘备岂敢说我叫他吃饱老酒以后好好安睡!那末,刘备不知道要点卯么?当然是知道的。他为了避免张飞弄出事来,认为到点卯的时候,搪塞一下,只要同先生说几句假话,也就过去了。可是假话一时没有准备,又见到孔明这样地严厉,更是束手无策,支支吾吾,连连这个那个。诸葛亮想,假话请你要预先想想好,何必临渴而掘井!刘备急中生智地回答说:“喔,刘备想着了,我家三弟是出外打听军情去了。”

    孔明知道这是假话,晓得刘备为了避免事故,肯定今夜拜将之事瞒过张飞。但是,这样大的事情,怎么瞒得过他?我现在当你真话,不来说穿你,明白张飞就要来了,等到那时候,我看你皇爷怎样讲话。所以,请皇叔旁边坐下。刘备认为这样一讲可以太平无事了。要知道孔明先生今天对张飞半点不放松。他将手中这支笔一搁,手执羽扇对下面一指,开口骂道:“大胆不法将张飞,今日本军师初次登台拜将,擅敢点卯不到……”他一声吩咐道:“来!军政执法官何在?”

    军政执法官便是军营之中熟读军规的法官。刘备一听,便知道事情要闹大了。军政执法官听到孔明使唤,要紧走上来应了一声:“军师在上,军政在!”

    诸葛亮:“本军师问你,要是点卯不到,该当何罪?”

    刘备一听,孔明要按军法论处,那我家三弟危险了!所以,要紧双眼看着军政官,意思是要他帮帮忙,是否可以说得罪名轻一点。军政官懂得皇叔的意思。但是想,皇叔啊!请你原谅,要是我不按条例办事,那是执法犯法,也要受到处罚,罪责不轻。因为我本身是执法者,再说军师肯定熟读法令,目的是让我当众宣告一下,这便是秉公而断。所以,只好从实而告:“军师请听了,要是点卯三次不到,按军法论是要杀的。”

    刘备一听,心想完了!孔明本来和我三弟不睦,今日再犯此罪,哪有不被杀之理!现在虽然只是初卯不到,但是三次点卯时间相隔是不太长的。早知道事情要闹得这样大,那末我早应该叫他一起到此,想必张飞在这种场合之中,未必会闯下什么祸来。皇叔想,这都怪我不好,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孔明听完军政官的话,下令拿一块虎头牌来。军师就在上面写着:“张飞无卯一次。”命令将虎头牌高挂在将台之下,中军门上。挤在最前排看热闹的老百姓,也都知道张飞已经一卯不到,他的脑袋三分之一可以搬下来了。这样,诸葛亮方始再把卯点下去。第四个名字便是赵云,接着一连串的名字点下去:毛仁、苟璋、刘辟、龚都、关平、周仓。但是公子刘封实在没有多大本领,所以不能编制在战将之列,所谓编外人员。下来是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四位文人。除了张飞,别人都一一应卯。诸葛军师点卯完毕,他心中明白,不到半夜张飞他自会来的,万一闹起事来,这里谁能将他生擒,知道张飞是员勇猛之将,如果不把他活捉起来,他是决不会服我的。孔明早已心中有数,赵子龙虽然身材矮小,然而是员巧将,常言说得好:“力不斗功,功不斗法。”法者便是办法,不是什么仙法和妖法,肯定子龙有擒捉张飞的巧妙办法。但是,等到张飞犯了罪,恐怕子龙看在皇叔的份上不肯接令。那末,我趁张飞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先来发令给他,到时候他就无法推却。因此,孔明拔令在手,一声呼唤:“子龙听令!”

    赵云听到军师传令,心里十分高兴,以为诸葛先生第一天当军师,第一条令箭便是差我赵云,这是看得起我,给我极大的面子。其实,是一个极大的木梢。他从旁踏出,到虎案之前:“军师在上,末将赵云在此!”

    孔明对他看了一看,一面发令,一面嘱咐他说:“子龙听了,亮命你为头营上将,临时的军政官!”赵云想,先生不单给我头令,而且还命我为军政官之职,其是一人二役,好大的威风。你要晓得,诸葛亮门前的风头是不好出的!

    孔明继续吩咐:“你与我坐在将台之下,中军门之内,少顷三次点卯毕,子龙下令把中军门紧闭,谁人闯辕门者与我一律拿下!”赵云:“末将遵命!”

    好!木梢吃进。当时的子龙认为无人敢来闯辕门。即使有人大胆来闯,当然拿下。等到后来听见张飞闯辕门,赵云方始明白上了当。现在他还糊里糊涂地接了令,下将台,手捧令箭坐在那里。

    孔明发了子龙令箭以后,开始二次点卯,张飞仍旧没有来,军师传令挂出第二块虎头牌,上面写着“张飞无卯二次”。过一回第三次点卯,同样三将军未到,第三块虎头牌挂出去,“张飞无卯三次”。这时赵子龙下令,命手下当差人,将中军门关上。外面上了一把大锁。

    旁边刘备在想,不要说点卯三次,即使点卯十次,我家三弟也不会到来,因为我早已命令衙门当差人将他缠住身体。

    哪里知道张飞已经来了!只听得外面一片啰唣之声。刘备还不晓得出了什么事情,其实三将军已经闯下了大祸。

    那末,张飞怎么会来的呢?俗语说:“书路平行”,我只好分头来讲。这里,校场在登台拜将,城里衙门内西书院中,张飞正在畅饮。刘、关、张自桃园结拜以来,吃同桌,睡同榻。自从张飞用了“关门计”之后,弟兄三人就分开来了。刘备同甘糜二夫人住在衙门内室。关将军住在东书院。三将军住在西书院。现在张飞刚吃过夜饭,一个人坐在那里,他正在想着我等弟兄三人情同骨肉,可是请了孔明到此,大哥刘备就把我两个兄弟冷淡了下来,对这妖道孔明终日陪伴,不是饮酒,定是出外游玩,待他象祖宗一样好。诸葛亮的架子越来越大了!要是他二十七岁有着这么大的本领,那末叫我张飞四十三岁的人的本领不是要大到天上去了吗?

    所说,有志不在年高。可是,张飞他把年龄来区别一个人的本事。正在此时,外面四个当差的抬了一席酒菜走了进来。他们希望张飞早一点睡觉,那末这席酒菜可以作为意外的收获,四个人好好地痛饮它一顿。现在,只见书院中火光通明,三将军端坐中间,他们只得连连招呼:“三将军!三将军!”

    张飞听到有人叫地,对门外一看,原是四个当差,不知他们来此何干?

    张飞:“当差的,呼唤老张何事?”

    差人:“三将军啊!我们奉了刘皇叔之命,送一席酒来,请将军畅饮一醉!”

    他们一面说,一面走了进来。张飞想,我夜饭已经吃过,你们既要抬酒来给我,那何不早一点!事实上,今天衙门之中所有的当差,除了值班人之外,都要赶去校场观看登台拜将,所以侍奉张飞的人,有意提早时间安排他吃过了夜饭,他们可以去看热闹了。现在张飞听说是大哥叫他们送来的酒菜,感到奇怪,为什么突然如此相待?再一想,明白了!我家大哥是个聪明人,他一定知道为了孔明,我们弟兄不太高兴。所以,诚心诚意抬席酒来,拍拍我的马屁。张飞想,我等好弟兄义深如海,决不会多你大哥的心,只要将诸葛亮这个家伙赶回卧龙岗,我张飞哪怕为你大哥抛头颅也是在所不辞。现在酒菜既已送来,就再饮它几杯,消消愁、解解闷,因此说道:“好好好!将酒菜与我摆上了!”

    四个当差一齐动手,很快一席酒菜放到了三将军的面前。为了要使他吃了酒早些睡觉,不但用上大碗,而且一个敬酒,一个斟酒,车**战,不让杯子空着,加上吃过饭后再吃酒,酒上加酒,更容易喝醉。张飞本性好酒,尤其喜欢吃快酒,一碗便是一饮而尽!他吃得快,一个当差敬得快,一个当差添得快。三个人象走马灯一样,轮番忙个不停。所说,今天张飞不吃这些酒可能不会闯辕门。所以,这酒也是造成闹事的一个条件。张飞一面吃酒,一面心中在想,今夜衙门之中的当差好象特别少,耳边又隐隐听见炮声连连,其实这炮声是校场登台拜将所放出来的。他开口问四个当差:“来也!”

    差人:“三将军有何吩咐?”

    张飞:“哪里来的隆隆炮声?”

    当差人想,这岂能同你老实讲,要是被你得悉,闯出祸来,我们四个脑袋都要被皇叔搬下来的。其中一个当差用假话推托说:“三将军,这炮声乃是赵子龙将军正在校场操练人马,所以传来的炮声。”

    张飞认为夏侯惇的人马将要杀到,因此赵子龙加紧操练,真是“急来抱佛脚”,连夜里都在训练了。他信以为真。不多片刻张飞已经饮了十几大碗酒。十有八、九醉了,当差还在敬他。三将军把手摇摇说:“好了,老张不吃了!”

    因为吃酒要有兴趣,情绪好的时候,多吃一、二杯问题不大。今天张飞心情不太好,加上前面所讲的几种原因,他不想再吃了。可是当差为了希望他早些睡觉,多次敬酒给他。三将军又吃了几大碗,吃得一对环眼之中好象要滴出酒来,他便起手推开了当差,嘴里连连说道:“老张醉了!醉了!快把酒肴收过了!”

    当差看到这种样子,心里想,可以结束了。因此,四个人七手八脚地收拾一切。事实上。张飞只吃酒,很少吃菜。这几个当差希望三将军早些去睡了,他们可痛饮到天亮,所以立在张飞两旁,仔细观察于他。只见三将军虽然满面酒容,可是精神抖擞,半点看不出他有倦色。只好开口问:“三将军,时间不早了,你可要去安睡吧?”

    张飞:“时光尚早,老张睡不着。”

    这几个当差相互对视了一下,心里想,他不要睡,这便如何呢?后来大家想着了,不是皇叔早吩咐的吗,要是三将军酒后不睡,可以把公子刘禅抱出来将他缠住。因此,在旁边问三将军:──差人:“三将军!”

    张飞:“怎样?”

    差人:“你可要抱一抱、亲一亲公子刘禅?”

    张飞听他们提到侄儿刘禅,他不觉双手撩着腮下长长的虎须,笑得满口白牙都露了出来。他在想,我等弟兄三人,就大哥有其一子。我与二哥云长多年离乡背井,为了兴汉,抛妻别子,不知他们生死如何。听说我家乡被黄巾余党把房廊烧一个干净,妻儿老小死个尽光,我当时得到这个消息,禁不住大哭三声。大哥劝我说,人死不能复生,不必伤心了。我听大哥的劝说,从此以后不再提起此事,一心为兄长兴汉的大业。但是,我张飞可以没有子孙,而大哥刘备成了天下,一定要有人传宗接代。可是,我家大哥虽然娶了二位嫂嫂,他还是同我等两个兄弟安睡在一起。从这点看,张飞半点也不戆,他恐怕刘备要见怪,所以,有一次,他用说笑话的方式同刘备说道:“大哥啊!你不同嫂嫂在一起,是要没得儿子的。你快到里面去睡吧!”

    皇叔以为张飞吃饱了老酒在与他打趣。所以,笑着回答:“你这匹夫,又要闹笑话出来了。”

    这时云长也在旁边,他便严肃地同刘皇叔说:“大哥啊,我看三弟之言不是笑话,这是有关后代的大事。请大哥以此为重!”

    刘备笑着对两个兄弟说:“二位贤弟,生男育女乃是小事。岂能为此而减弱我等弟兄桃园之情。”

    刘备还是按照常规办事。云长一时无法可想,可是,三将军一直放在心上。他常常暗中与云长商量,说二哥啊,大哥不去同嫂嫂阃觉,岂不要断宗绝祠吗?关羽回答张飞说,三弟,这有何法呢?这又不好当他小孩子赖学那样送进学校去的。但是,张飞心中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有一天晚上,弟兄三人吃过夜饭之后,谈谈讲讲一起进了房间。忽然,张飞把刘备一拉,拉到了外面堂上,刘备问他何事?三将军轻轻地同刘备说道:“六哥啊!兄弟得到了一块美玉,要请大哥来此一看,这是什么样的一块宝玉!”

    刘备听说如此,心想,自古以来,在列国时代有块“卞和璧”,这确实是块价值连城的稀罕之物。不知三弟得到的是什么样的玉,所以要紧问他:“三弟速速拿来,待愚兄看来。”

    张飞一手伸到衣袋中拿了半天没有摸出来,结果他笑笑说:“大哥啊,兄弟要紧出房,忘了拿出来,在我床边。请大哥在此少等片刻,兄弟去去就来!”说罢,他转身便向房中奔去。

    刘皇叔想,这个匹夫还是如此鲁莽,一本正经给我看玉,结果忘了带出来。那末,就等他一会吧。哪知道,等了半天不见张飞出来。刘备想,怎么这块玉拿不来了?因此,他也转身回房。不料走到门外,只见两扇房门早已关上。起手一推,房间牢牢地拴上了。里面灯火全无,只听得张飞鼾声浓浓,呼呼大睡。刘备想,世界上真有这样的戆大,拿拿东西不顾别人等得心焦,只管自己睡觉。皇叔便开口喊着张飞:“三弟开门来啊!”

    张飞:“大哥啊!兄弟睡熟的了!”

    刘备一听,心里想,放你的屁!睡熟了哪能回答人家的话,知道自己受了骗。但是,他连声叫着三弟开门。张飞在里面笑着回答说:“大哥啊!今夜门是我不开了。你要睡觉,到里面嫂嫂那里去睡吧!兄弟是用的一条‘关门计’。”

    刘备想,我上你憨大的当,真是要被人笑歪了嘴巴。刘备叫二弟云长开门,云长也睡在里面,他回答刘备说:“我被三弟拖住了,无法来开大哥的门。你要不进内室去,那末,就在房门外立一夜吧。

    这时,刘备才明白他们弟兄二人串通一气,是存心把我关出门外的。夜间寒风刺骨,难以忍受。刘备进了内室,丫环报于二位夫人出来迎接。从此以后,张飞时常要用这条关门计的,皇叔一不小心便被他关在门外。这样日子一长,甘夫人终于怀孕了,十月满足,在建安十一年的冬季里甘夫人生下一子。这年刘皇叔四十七岁,真是老来得子,万分欢喜。就请云长与孩子取名,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