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关云长火牛显威 莽张飞拜师孔明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五回 关云长火牛显威 莽张飞拜师孔明 (第1/3页)

    东方将要发白,余山脚下云长马前的周仓看得清楚,只见夏侯惇等三将,带领着三万左右的人马,向这里撤走。周将军眼快转身到后山来禀报关将军。

    这时的后山,云长与关平父子二人带领二十个关西汉,一百名刀斧手,五十条牛。这些牛身上都用五颜六色的布包扎了起来,一下子看不出是牛是马,象天上降下的神兽一般。每-条牛身上六口利刃,两口结扎在牛角上,四条牛腿上各结扎着一把,都是刀刃向外。这样要是牛在人群中冲过,可以把两旁的人一铡二断。要是牛头一挑,牛角上的利刃可将人划破,五脏落地。要是牛在人群中打一个滚,好象在盘车中铡稻草一样,至少二三十人被他铡得身首分离,骨肉两段。因此,古代的火牛阵不是以一当十,可称为以一当百。现在把五十条牛列为十排,每排五只,每只相隔一段距离,中间用三尺长的竹竿将它们隔离开来,这样凭你开阔的山路,被一排牛冲出,已经很难躲避的了。那末,怎样会使牛疯狂地冲出去呢?就是在每条的牛尾巴上,扎着一个长长的火把,火把上早已涂上一层油,不但一点就燃着,一而且可以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牛阵的厉害,就在于此。到时间只要点燃火把,每条牛不需要鞭打,它自动地会冲向前去,火把烧得越旺,老牛冲得越急。不要说军事上的火牛阵,即使老首姓家里的老母鸡,只要在它尾巴上扎上一面小红纸旗,保证这只母鸡飞奔得连人都追不住它。因此,人是万物中之灵,各种各样的办法都想得出来。每一排牛的后面,十个刀斧手。十排牛,正巧一百个。在他们的脸上,也涂上各种颜色,看不出是军兵,就象天神天将一般。每人手执一口锋利的钢刀。孔明的布置,不仅有强大的杀伤力,就是在表面上也要吓得放人胆颤心惊。关平毕竟是个年轻的孩子,他看到此情此景,不觉坐在马上好笑,想军师的用兵真符合我大孩子的心理状况。即使是云长,也感到有趣。

    这时,周仓已赶到马前:“主人,小人探得夏侯惇三将带领败兵三万,由此道而来,请主人定夺!”

    关将军又一次感到孔明料事如神。他的用兵,的确在于徐庶之上。他可以把敌人行动的去向了如指掌。云长便一声令下:“来!与某点炮!”

    余山背后号炮一响,顷刻间刀斧手将五十条牛尾巴上的火把全都点燃。这十排牛,本来安然地站立在那里。现在,这些老牛感到屁股后面热呼呼的。虽然是大动物,毕竟是畜生。它们不懂后面究竟出了什么事,牛眼睛向左右看看。它们在想,是不是后面失火了?因此,它也懂得要逃命,一面嘴里叫着,一面向山路外大道上走去。可是,火把越烧越旺,烧着了牛尾巴。这些牛又想,为什么这些火钉住了我们不放?它们哪里知道,火把就扎在自己的尾巴上。很快火烧痛了牛屁股。这时五十条牛都发了狂,牛遇见火是要斗起来的,因此有句俗语叫“牛斗火”。这些老牛为了想逃命,拚死地向大道外面奔驰而去。谁说牛跑不快?老牛一发狂,不比马的速度慢多少。刀斧手紧紧跟上,到了大道上当然没有次序了。这里三排,那里四排,总的方向是冲向曹兵。

    再说,夏侯惇原以为是太平无事了。现在听得炮声,知道事情不妙。他便同李、乐二将圈马向后退去。心想,后面到底来的是什么样的敌人。可是,没有发现刘备手下之将,只见对面冲来的不知什么怪物。曹兵团在一起,哪里来得及分开,有些小兵认为来的毕竟是畜生,不管它是牛是马,我们是人,它们总是要让开的。说话是不错,在平常时间,对面来的或马或牛,只要你不去欺侮它,牛马也是有灵性的,它们绝不会来碰撞你。可是,今日就不同了。这些老牛在想,后面在火烧,我们要活命,你们这许多人还要在前面拦住不放,是不是要我们都被烧死?所说,大动物确实与小动物不一样,它会搏斗。认为你们想烧死我们,那就不客气了。老牛习惯将犄角来挑,正好在犄角上扎着利刀,被你这样一挑,前面的几个曹兵顿时破腹开膛,血流满地。

    这时,曹兵方才知道事情不妙,要想往左右散开来。但牛群横冲直撞而来,曹兵要想往后撤退,只见三万人马挤得人山人海,自己人堵了自己人的路。此刻,一排排的火牛已经冲进了人群,不单是牛头撞,犄角挑,就是老牛在人群中奔驰而过,牛腿上的四口钢刀好象四柄板桨一样,把这批曹兵,象划过船的水花相仿,分了开来。顷刻间,血肉横飞,尸骨堆山。

    这班曹兵,哭叫了起来:“不好了!活火来了!活火来了啊!”

    什么叫“活火”?因为博望坡的火虽然厉害,只是烧定在一个地方。这里的火,生了四只脚会四面跑的。所以,称它为“活火”。有些曹兵急中生智,他们想,只要不在它对面阻拦,它是不会伤人的。因此往左右分开。你们算聪明,总不及孔明厉害。的确,老牛只是往对直冲去。可是,每排牛的后面窜出来一批刀斧手,他们想,竖里有牛,横里就请你们尝一尝我们的滋味。因此,挥动手中的钢刀,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就这样,两路夹攻,曹兵死伤无数。

    夏侯惇跟在李、乐二将后面,一路看,一路退。他想,我跟了曹操多年,这是什么家伙,我从来未遇到过。所以,他回头问李典说:“李将军,这是什么老掉?”

    李典:“大都督,我虽然也是初次遇到,但听得已久,古代齐国田单复兴齐国,便是用的这些东西。照末将看来,这便是‘火牛阵’。”

    夏侯惇想,诸葛亮不但用兵好,而且他肚里的古董也不少。看来,这三万兵很难保牢,此路不通,另找别处。但是,不知道“火牛阵”何人所用?总要得个结论。

    正在此时,云长带领关平、周仓随后杀出。

    夏侯惇眼睛一只,但看得很清楚,在将近天明前的一段时间里,加上火光中,见得云长的大旗高飘。他方始明白是关云长用下的“火牛阵”。即使没有火牛,遇到姓关的也难抵挡。他回头对四处一望,只见在左边有条山路十分狭隘,想必这样狭的山路,火牛是无法布置在这里的。而且,看来是一条暗暗的小路。哪里知道,这条路就叫安岭道。牛倒没有,却有“猛虎”在那里等待。夏侯惇哪里能料到,又会遇到张飞。他眼快手快,圈转马头,拖了长枪对李、乐二将喊了声:“李、乐二将军快跟本督往小道而走!”说罢,第一个带头。李、乐二将随后,眼快脚快的小兵也跟随其后,不满一百名,向安岭道撤退。没有死的曹兵,他们见到关将军个个高喊:“君侯救命!我们愿降!关君侯救命啊!”

    云长感到自己大哥兵马太少了,这些曹兵都是年轻力壮的好汉子,只要他们真心投降,换上我军的一身制服,不需要训练,沙场就能冲锋杀敌了。因此,关将军命手下人扯出一面大旗,上面四个字──投降免死。曹兵纷纷赶来投降,因此,关将军在余山脚下收到降兵一万有余,其他的曹兵都死在火牛阵中。因为老牛毕竟是畜生,它们的包围圈越缩越小。因此,围在里面的曹兵是活不成了。那末,这些牛如何呢?说也可怜,烧到后来牛尾巴烧烂,看得这些老牛互相乱撞.结果和遭灾的曹兵一样,同归于尽。这里的死人死牛无计其数,等一会自有人来料理。云长收了降兵,回转新野。在路过鹊尾山的时候,顺便将劫来的大粮带了回去。

    再说,夏侯惇赶到安岭道口,见后面关将军没有赶上来。因此,他喝住了李、乐二将,对着小道里面望了一望。因为天还没有亮足,所以看不清楚。他心中琢磨着,前边这条小路地势险要,万一碰到敌人,过去容易出来难,故而他扳着手指算道:“白袍小将已经出来过了,就是一开场与韩浩交锋的;红脸将刚才遇到;再有一个黑脸张飞,他……”他想到这里,不觉浑身一抖,毛骨悚然。至今还未看见他出场。夏侯惇最怕的就是张飞。老实告诉你,张飞就在这条小路上!而且已经等了你长久了。此时的夏侯惇脑筋很清,他想,真正要逃出刘备的地界,只有从此道而过。所以,他命令李典先到里面去探听一下,究竟有没有埋伏,自己在外面等候消息。

    李典除去马头上的鸾铃,恐被里面的敌人发现,然后悄悄地点马进山路。

    其实,里面的张飞自从在诸葛亮面前立下了军令状以后,带领着二百五十个军兵,早已守在里面小路上了。三将军坐在马上,手执丈八蛇矛。他睁大着环眼在想着,军师命我守在这里,拿到夏侯惇,他要十里外跪接于我,马前敬酒三杯,即使抓到一个小兵或带到一匹战马,也同样接待于我。甚至,夏侯惇不走安岭道,也是我赢了诸葛亮。可是,等到现在还不见夏侯惇前来,只是在耳边听得炮声隆隆,震得山谷摇动,哭声连天,响彻云霄。张飞抬头观看,只见天上布满红光。他在想,不知哪里在天火烧,这种火光从未见过。因为安岭道也属于余山的山路之一。他望到山上,火光照得每一条山路清清楚楚。他感到十分奇怪。其实,你管你守在原地,夏侯惇插翅难飞。所说,他输给孔明就在这一只棋子上。三将军想,观天色将近启明。看来,夏侯惇不会前来,倒不如让老张赶上前去,看它一个是非。因此,他对着二百五十名汉兵高喊一声:“弟兄们!”

    所有的三军,听到三将军呼喊,没有一个不应声:“三将军啊!”

    张飞说:“如今炮声隆隆,火光冲天,夏侯惇还不前来,速速前去打探!”  两个汉兵出小路去探。其实,在这个时候,夏侯惇还没有到来。因此,两个汉兵回来对张飞说:“报三将军,夏侯惇还没有前来!”

    张飞:“不见夏侯惇?”

    汉兵:“对!”

    张飞:“恐怕他已老掉的了!”

    汉兵:“我们不知道!”

    张飞“扑”地一笑,心想,诸葛亮你已经失算了,夏侯惇即使他不死,一定走别处去了。三将军听到这种炮声,看到这种火光,总觉得心痒难搔。因此,他对着弟兄们说道:“来也!”

    汉兵:“三将军,怎么样?”

    张飞:“老张登山一看!”

    汉兵:“三将军啊,你要上山去看火攻吗?”

    张飞:“着哇!不知谁人放下的大火,老张定要去看个清楚,尔等在山下防守当心!”

    汉兵:“三将军,你上山,万一夏侯惇到来,我们无能阻挡,这便如何是好?”

    张飞:“不须担心!”

    汉兵:“万一被他脱逃,三将军岂能交差?”

    张飞:“老张自有妙计!”

    汉兵:“将军岂会用计?”

    张飞听到这句话,他一手执矛,一手撩着虎须笑了起来:“哈……老张善用妙计,可称为诡计多端。”

    听得汉兵们一个个忍俊不禁。他们想,你满腹老酒倒可说说,你竟然夸口说一肚子妙计。知道他在吹牛,但是听了他的妙计再说:“三将军,请你把妙计布置一下!”

    张飞:“你们听了,老张登山观火,尔等在下面一个也不要动。”说罢,就命令五十个马军一字长蛇排开,在小路上排着长长的一彪队伍,叫他们将手中的家伙,长枪执在手,巨斧背在肩,大刀双手捧,眉毛竖,眼睛弹,面孔板,动也不好动,汉兵一个个象泥菩萨一样,一尊尊塑起来。

    这班弟兄被他弄得真是哭笑不得,便开口问张飞说:“三将军,把我们弄得死不死,活不活,这算是什么?”

    张飞:“老张用计!”

    汉兵:“这种计,不要说从来没有看见,听也没有听到过。”

    张飞不管你们懂不懂,他再来布置两百名步兵,叫他们从这里小山脚下起,五、六个一对,再往山上爬上二、三十步,也是留下七、八个弟兄。就这样,把两百个步兵家摆摊贩一样,一堆堆地向山上摆去,大约摆到半山腰,二百个步兵摆完了。然后他回下山来对弟兄们说:“三军们听哉!老张登山去了,万一夏侯惇前来,不要来通报。”

    汉兵:“三将军,即使要来通报,你在山上我们也来不及。只是不要被夏侯惇脱逃?”

    张飞:“你们看见夏侯惇,再赶上山是来不及,只要连连喊叫。马军发现喊给步兵听,山脚下的步兵得报,他们喊给上头弟兄听。就这样,从下传上,这不是象蚂蚁传讯一样,很快的吗?片刻之间,就能传到老张的耳中,只要老张闻听夏侯惇前来,就在山上以高望下,看得明白。夏侯惇要是从左往右,老张就从右面下山挡在他的前面;夏侯惇要是从右向左,老张便可从左面下山,又能挡住他的去路。即使他插着双翅,老张看他也难飞出我的手掌。你们看来如何?”

    这班汉兵一听,戆张飞倒确实有一手。因此,有几个小兵问张飞:“三将军,请问你这条叫什么计?”

    张飞:“老张的计没得名称的,兵书上也没有的。”

    汉兵:“用到计,总要有个名。”

    张飞:“麻烦得啦!”

    汉兵:“用到计还怕什么麻烦!请三将军好好想一想。”张飞被弟兄们逼得无法可想,只得笑着回答说:“那末,就叫它拿捉夏侯惇的计吧!”

    一句话,引得大家“哄”地一声笑了出来。

    张飞睁大环眼对弟兄们下着命令说:“弟兄们听了,一定要按照老张说话而办,请千万不可懈怠。老张去也!”三将军说罢,将马一拎,飞马上了山头。

    事实上,要是你张飞不离开这里,按你这样的埋伏,夏侯惇确实插翅难飞。事情就坏在你离开这里。孔明在发令的时候,早就对你说过,不能擅离信地。三将军偏将这句话没有重视起来。结果他服孔明就在这一点。

    现在,张飞跑上山顶,将马扣住,架好长矛,双手撩着虎须。抬起头来,向博望坡方向看去,一清二楚。三将军想,莫怪满天红光,原来这里有着这样大规模的火攻。看得张飞赞不绝口。他又想,诸葛亮啊诸葛亮,看你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南阳农夫,竟然设下如此牢笼一计,把十万曹兵连人带马烧一个干净。照你这样的用兵,要胜过我张飞不知多少倍。我以为勇猛之将,力大无穷,就凭我这身力气,一天到晚也不过只好杀它千余个,即使是这样,已经要杀得我精疲力竭了。那末,十个张飞也只能杀一万余人。现在,孔明略施一计,消灭曹兵十万,就凭这点来说,我张飞岂能与他相比。既然如此,我还有什么本领,再有什么理由去闯他的辕门,还要看他不起呢?回想起来,十分惭愧!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