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张翼德樊城用计 魏文长襄阳造反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四回 张翼德樊城用计 魏文长襄阳造反 (第1/3页)

    曹操大队向樊城进发,派出两个探子在前面打探。张飞在桥面上看见探子,心想,此时没有工夫杀小兵,让我来叫一声,吓退他们算了。便说道:“呔!来者贼兵,老张在此!”

    两个探子本则低着头在赶路,听到声音,抬头一看,只见张飞立马桥头,怒目横眉。两个家伙吓得别转身来就逃。因为晓得张飞杀起小兵来干净利落。所以直往来的方向奔回去。曹操带领了头队已经渡过樊河,向樊城而来。

    探子到丞相马前:“报禀丞相!”

    曹操:“何事报来?”

    探子:“前面樊城南门外吊桥之上,黑厮张飞横矛勒马拦阻去路,请丞相定夺!”

    旁边徐庶一听,啊呀!孔明兄还没有走掉,否则叫张飞留在这里做啥?现在元直想,诸葛亮叫张飞如何挡住曹操,让我跟到前面,一看就能明白。曹操听说张飞横矛勒马立在桥面上,感到奇怪:“我六十五万军队杀到,他一个人在桥上做啥呢?难道诸葛亮又有什么花头?让我亲自上前去看他一看。好得张飞是个匹夫,我一看就能明白的。不料,这匹夫比你还要聪明!这条计连诸葛亮都想不出的,只有他敢用。曹操传令,随老夫大队前进。来到樊城南门外,丞相下令停队。马队扣马,步兵止步,刀枪旗幡落下来。

    曹操带了文官武将,点马上前,靠近吊桥脚下。实际上还有一段距离,真正到了桥堍的话,张飞一矛搠过来了。现在,彼此讲话听得见,动手还够勿着。曹操对张飞看看,如果是你二哥关云长的话,虽是敌人,但互相客气,懂礼节的,我打个拱,他总是还个礼;我叫他“君侯”,他回一声“丞相”。现在碰到你张飞,是对你客气好,还是不客气好?讲骂的话,我骂你不过,我最多骂你一声匹夫,可是,你却曹贼、国贼、奸贼、老贼……骂起来一连串的。再一想,还是同你客气些吧,你若然要骂,那随便你的了。因此曹操在马上身子一侧,对桥面上的张飞把手一拱:“桥梁之上我道是谁,原来是翼德三将军。老夫有礼了!嘻……”

    张飞一看,曹操倒挺客气。我要不要骂山门?称我心上最好大骂他一顿。但是,今天是用计,主要是与他磨时间,让大哥和老师等人,安然过江。因此,张飞把长矛往鸟翅环上一架。心想,你叫我三将军,我叫你什么?称你“丞相”?你这个“丞相”我不承认;叫你曹操吧,好象跟你这一声“三将军”不大相称。喔!想起来了,曹操的小名叫阿瞒。他过去又同我们刘、关、张同过事,叫他一声小名,也算是老朋友的意思。但是,好象觉得还不够客气。我对人家的尊称,是在前面冠以一个“老”字的。我自己称“老张”,子龙称他“老赵”,那末,就称他一声“老瞒”吧!只有张飞想得出来。说道:“嗨!前面马上是老瞒哪……”

    喔唷!曹操想,我倒从未听到过有谁人叫我这个名字。怎么被你想得出来的!边上的文武中,资格老些的,都知道曹操叫阿瞒。年轻些的都不知道。所以,在那里交头接耳:“哎,张飞在称我家丞相什么?”

    《三国》中有三个“阿”是最为有名:曹操曹阿瞒;刘禅刘阿斗;后三国中江东有个大将叫文鸯,小名叫阿鸯。其他什么阿大、呵二、阿猫、阿狗,我就不知道了。

    张飞还在那里客气呢:“老张还礼了!”

    曹操:“将军少礼!嘻……”

    曹操对文武看看。张飞今日居然会给我还一个礼,真不容易。便假惺惺地说道:“请问将军,在此吊桥之上作甚哪?”

    张飞想,你问我在这里做啥?那末,我就问你,到这里来干啥:“哎嗨,老瞒!尔带领人马到此何事耶?”

    曹操:“若问老夫末,呃呃……”

    曹操想,这阿戆倒一点不戆。啥人说他戆,他自己先戆。你看,他在反问我来做啥。这反问得多少厉害!你既然问,那末,就讲点你听听:“将军听了,令兄命诸葛亮火烧皇师二十万,龙心大怒,命老夫带兵前来拿捉令兄,金殿议罪。只因老夫与令见以往十分莫逆,在万岁驾前屡次讨情,无奈圣上不允。因此,老夫只得奉旨前来。请问将军在此何事?”

    张飞想,你全部在热昏!烧掉你的贼兵,你说是皇师。你把皇帝掮出来,谁来信你!皇帝叫我大哥杀你这老贼,这才是真的。你在我面前瞎说,我也跟你瞎说,你推在皇帝身上,我就推在老师身上。所以,张飞回答:“哎,老瞒听了,老张奉军师将令镇守在此,要把尔的人马杀个片甲不归。只因老张和老瞒是何等的要好,屡次在先生面前讨情。无奈军师不允,因此,老张只得奉令前来。”

    曹操:“喔唷,匹夫!”曹操想,你倒学得快的嘛!他一气之下,漏出一声匹夫。

    张飞想,你骂人?那好,我已经忍耐了半天,早已忍耐不住了!现在你已经骂人了,那跟你大家对骂好了:“呀……呸!我老张把你这老贼、奸贼、国贼、汉贼……”

    曹操:“匹夫!”

    众文武对曹操讲:“你们要骂山门的话,我们要去休息了。等你们骂畅了我们再来。”张飞想,这样骂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早点把他吓跑了拉倒。便大声说道:“老贼听了,实不相瞒,老张奉军师将令,在此埋伏地雷八颗,架起一十六门大炮,要把你老贼的人马打一个全军覆没。老张早已在此等候你长久了!你与我来,来,来,来哪!”说罢,单手执矛对城头上一指。意思是,你看得出否,这是十六段树干。看得出,我佩服你。看不出,你上我当!曹操撩须对城头上一看,只见十六门大炮架好在那里,打下来的话,我在前排,肯定先完蛋。而且还有八个地雷,大概就埋伏在这城河边。爆炸起来;我与这班文武全部死光,剩下些小兵,四散而逃,倒是可算得全军覆没。再对城里一看,浓烟密布,隐隐约约的人马在川流不息,看来军队不少!哪知道,一共只有一百个人在兜圈子。

    曹操想张飞的说话,到底是真是假?让我问一问文武:“列公,尔等看来可有埋伏?”

    众文武想,孔明的事情我们吃不准的。加上你曹操的脾气,如果我们说有埋伏。你马上退兵;结果倒没有,你要怪罪于我们;我们说没有埋伏,你冲了进去,万一有火攻,我们更加吃罪不起。所以,大家不肯担责任。回答说:“丞相,某等无能,请丞相自己观看。”

    曹操想,我就是因为看不准才问你们的。你们这些家伙都是些黄牛肩胛。

    张飞看见曹操在和众文武商议,他有点心虚了:万一计策被他着破,就完完大结。其实,你既然用了疑兵之计,自己就不能心虚。如果你这条是非常周密、巧妙的,那你只管让对方去观察、分析,不怕他不上当;假使你计是有破绽的话,那末,越虚越要露底。张飞毕竟初次用计,缺乏经验,而且性子太急,恨不得曹操听了他的说话马上就退兵。稍微迟疑、考虑一下,他就等不及了。心想,不能让他多看、多想。要立即赶他滚蛋,便骂道:“老贼,你又不进!”

    曹操一听,心想,我就是不进,你怎么样?

    张飞:“你又不退……”

    曹操想,我偏偏不退,你又如何?

    张飞:“你是何道理?”

    曹操想,我要看看清楚,可以吧?

    张飞:“来来来,谁到老张的家伙之上交战三百回合?”

    曹操想,别说三百,三千也有人跟你打的。你本事大,我的将多。一个不行,有十个、二十个……现在我考虑的不是对付你张飞的问题,而是要研究诸葛亮是不是有火攻。曹操看了半天,觉得好象是疑兵之计。但是,诸葛亮的计策怎么会这样蹩脚呢?不可能。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会不会是孔明布置了火攻埋伏之后,怕我不上他的当,于是再故意装得疑兵计的样子,诱我进城?这倒亦未可知。究竟如何?难下结论。

    曹操最后一想,有了!究竟有没有埋伏,让我试他一试!我命令队伍佯攻一下,如果他真有埋伏,张飞跟上必然要得意洋洋,认为我中计了。我看到这种神色,立即命令停止冲锋。假如他是虚张声势,我六十五万人马冲上去,他一定会露出惊慌之色,那我就把佯攻变成真攻,指挥军队长驱直入。曹操考虑定当,便一声令下:“来,传老夫将令,大队前冲!”

    曹操对两旁文武看看,示意这是假的。众文武想,跟了你那么多年,这一点还会不懂?你的令旗拿在手中没有动,只是袍袖一抖。这就是假的冲!真的冲锋的话,你的令旗要向前挥动的,不但众文武懂,这一点,下面的小兵也明白,这是假冲锋!虽然是假的,然而声势要象真的一样,刀枪旗幡全部举起,如森林一般,一望无际,马队将马一拎,马打羊桩,嘶声起伏,步兵准备起跑,全军一声呐喊:“杀──”声如山呼海啸相仿,徐庶见到此景,为张飞着急!他想,阿戆,这是假的,你能不能沉得住气?不要被曹操试出来!张飞毕竟不能与孔明相比,以为自己的计策已经被曹操识破了。心想,罢了!你往桥面上冲,我就往桥堍下冲,跟你冲锋相对。我冲下来见一个杀一个,杀一个捞回本钱;杀两个,对本对利;杀三个,一本两利。搠杀一万个,一本万利!但是,我首先要对准你相貂紫袍的搠,戳掉你曹操,天下太平。张飞回头对城里高喊一声:“来,与俺起埋伏!”

    城内小兵想,有屁的埋伏!但是,晓得此时三将军弄僵了,我们应该一起帮帮他的忙。就把那些烂稻草抖抖松,本来烟雾漫漫,现在一抖,“轰!”全部烧旺。这时张飞长矛一荡,将马一拎,也来个假动作,并没有真正冲下去,提高喉咙对桥堍下面大喝一声:“呔!曹贼哪里走,老张来也!”

    这时,曹操正在察颜观色,只见张飞回头一声吩咐,城门里面火光一亮,曹操吓了一跳!不知是什么名堂,同时看见张飞准备冲下桥来,曹操有点吃慌了。心想,我现在站在最前排,他冲下桥来,肯定第一个就要搠掉我。曹操刚想后退几步,缩到大将中间去,哪里知道后面一个人,比你还要紧张,谁呢?就是与曹操撑红罗伞盖的小兵。此人的官阶不高,薪俸倒不小,而且曹操出外时,他打打伞,平时一点事情都没有,非常惬意。所以,人家称他“站着的曹丞相”。这家伙看见张飞这副样子,心想;他一冲下来,大家只保护丞相,没有人来保护我的,而且张飞是杀小兵的祖宗,我的性命危险!那末,我还是自己保护自己,赶快逃吧。所以,他把红罗伞盖一丢,转身就逃。这家伙拆烂污,这红罗伞盖被他从后面向前一丢,等到落下来时,伞的竹竿朝上,伞盖朝底,往曹操的马前罩下来,不偏不倚正好套在他的马头上。曹操见面前血喷大红的一样东西落下来,以为是城墙上发下来的埋伏,加上战马惊起一个羊桩,差一点把他翻下马来。曹操一吓,他脱口叫了一声:“喔唷,有埋伏!”

    大家本来都在紧张,你不但“喔唷”,还叫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