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七 我也来排座次: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之七 我也来排座次: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第2/3页)

刀计杀人。

    现在,我们来看看决定武力的几种因素:

    一、身体。身高和体重是武将的生理基础。一个侏儒充其量只能成为武林怪杰,但永远不会在三国里成为大将。三国志里说乐进“容貌短小”,虽然乐进很努力,很拼命,但他的武力只能排在二流,没办法,这一条是父母给的,天生条件。

    二、膂力。古代讲的膂力主要指上身力气:背力、腰力、臂力、腕力等,也含有体力的意思。那时候的战场武斗需要骑马,少林腿功用不上。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要形容一个人威猛,一般都要说“膂力过人”,可见膂力是决定武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典韦的膂力恐怕要数第一。关公的膂力也不错,毕竟青龙偃月刀有八十二斤重啊。

    三、武艺(结合兵器)。每个人使用的兵器不同,有些人为了达到心理震慑的作用,还特意挑一些稀奇古怪的兵器,取一个惊世骇俗的名字,后世尤甚。兵器不同,相应的用法和套路也不同,这要看个人的喜好和特点。一般来讲,兵器与人要达到取长补短和兵人合一的功效,才算好兵器。刀要重,动量大,把脑袋切下来越容易;枪要锐利,才好透心凉。有了好兵器,还要会舞弄,象吕布的方天画戟,大戟可以当枪使,小戟可以当刀用,如果没有一套招数很难摆弄的。好兵器加上娴熟的招法就是武艺高强了。

    四、弓马术:这一条常常被忽略了,但我要说明这一条非常重要。马术是三国武将的基本功。虽然是基本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练得好。我们应当注意到,有些人横尸疆场与马术不精无不关系。另外,有些人擅长步战,如典韦、甘宁,大部分人更擅长马战。弓箭术也很重要,虽然不是每员武将都要精通弓箭术,但弦无虚发已经成了武力的重要补充。在三国志里,讲武力高低,对于弓马娴熟的都要特别说明。如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称飞将。这里“飞”的含义就包含了弓马娴熟的因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