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徐州前后的内幕

    让徐州前后的内幕 (第2/3页)

宜。当时两派僵持不下。徐州派势力根深蒂固,丹阳派想消灭徐州派根本不可能。徐州派摄于丹阳派的军队,也不敢跟丹阳派翻脸。

    这时,沉寂多年的陈登活跃了起来。为了解决徐州问题,有一个人进入了他的视线,刘备。刘备这时正率领一只部队寄居徐州。刘备来徐州之前属公孙瓒部下,官职为平原相,直属于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陶谦遭到曹操进攻时,向田楷求救,刘备跟随田楷来到徐州。随即投靠陶谦而被叛了公孙瓒。刘备既不属于徐州派也不属于丹阳派。当徐州、丹阳两派相持不下时,让中间势力刘备上台就成了最好的折中方案。更重要的是刘备握有武装,一旦上台不可避免的要与丹阳派冲突,陈登就可坐收渔人之利。所以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陶谦刚死,徐州无主时,陈登马上怂恿刘备夺取徐州并且为刘备继任徐州牧而四处奔走了。

    徐州庶族派也支持刘备,但他们的心态与名士派不同。在中国古代,商人就算积累了再多的财富,其地位还是很低。所以他们希望借助刘备打入上层社会,因而不遗余力的支持刘备,糜竹更是变卖了半生辛苦积累的家产以资助刘备。

    丹阳派虽不愿意,但他们也提不出更好的建议来。而且相比徐州名士,刘备还是一勉强可以接受的人物,因为刘备并不属于徐州派,而且还曾经和丹阳军共同与曹操作战。于是丹阳派也默认了刘备的继承权。

    至于刘备,他当然看得出徐州是个烂摊子,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强敌环视。但刘备一直没有自己的根据地,现在一块肥肉送到觜边,他能不吃吗?哪怕明知是下了毒的。

    此后,徐州局势的发展正如陈登所料。刘备上台后,将军政大权收归己有,与丹阳派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刘备和曹豹都在算计着如何消灭对方。正在这时,徐州的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吕布被曹操赶到了徐州。吕布到徐州后,曹豹与吕布结盟,计划夺取徐州。而此时,一直对徐州虎视眈眈的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