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伏皇后策授传国玺 乔国老痛哭小东床

    第十一回 伏皇后策授传国玺 乔国老痛哭小东床 (第2/3页)

兵,到许昌杀曹操。庞统忙劝道:“将军不可卤莽,现在西川新定,大局未安,此刻不宜乍起兵端,万一我处漏泄情形,反令圣上受无幸之祸。”张飞谢道:“先生之言甚是,飞一时气忿,不觉言之过量。”庞统道:“事机紧迫,不可迟延,速送穆公公至荆州,候二君侯将令。”张飞立即派兵护迭穆顺去到荆州。

    穆顺到了荆州,云长同徐元直迎接入府。穆顺道:“在许昌屡见君侯,深知忠义,顷奉旨意,来见左将军,未知现在何处?”云长答道:“皇叔现在益州,许昌情况,现在如何?先生所奉,是何旨意?”穆顺道:“君侯有所不知,自从皇叔得了西川,消息传入许都,圣上十分庆幸,无心中说了几句话,曹操带剑入宫,咄咄逼人,出言悖逆,无复情理!圣上与娘娘,哭了一日,后来娘娘定计,将玉玺授与左将军,令某家携着诏书,暗出许昌,面呈皇叔,请左将军早进大位,令曹操失其所挟,或者圣上娘娘,反可以苟全性命。”云长长叹道:“当日许田射猎时,梭我径行杀却,何致有今日也!”才随令关平领了十只兵船,护送穆顺入川,面见大将军不提。

    云长送了穆顺出城,回到府中,刚才坐定,只昕得报马报道:“东吴水军都督周瑜亡故。”云长惊道:“公瑾年少有为,忽然夭逝,江南大事去矣!”即入府内,禀知孙夫人,夫人十分伤感。云长自派元直前往柴桑祭奠,顺视继任何人,以便应付,元直领命去了。你道周瑜少年得志,坐镇江南,为何无病而死?那致死的原因却也不一而足!从来聪明的人,不免好色,气盛的人,不免好酒,周瑜才地聪明,风情高朗,目营八表,意在千秋。在当时都说他雅量高致。况以孙伯符虚心结纳于前,孙仲谋竭诚推挹于后,精兵勇将,听其指挥,陆马水帆,供其驱策,不徒在江东是第一流人物,就说北方大首领曹操,南阳赛管仲诸葛亮,也都钦佩莫名,拜倒无地。又有沉鱼落雁的小乔夫人,自然免不了旧小说中“朝朝寒食,夜夜元宵”的两句古话!兼之酒量甚好,一举百杯,虽吃得酩酊大醉,却还温克有容,所以有人说对公瑾如饮醇醪。一个人精力,能有几何?白日里治理军书,应酬宾客,深杯浮白,雄辩高谈,晚上还得按时点卯,应付太太,便是生龙活虎,也受不了这样消磨,任情纵欲,安得长命!谁知道这里又来了一道催命符,这谣言可不是兄弟造的,乃是唐朝李端发明的: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这便是周公瑾的催命符了。

    原来周瑜在鄱阳训练水师的时候,行军打仗,谁人能带家眷?周瑜年轻,忍耐不住,偏偏彭泽县边,有一个小家碧玉,名字叫金粟柱,生得丰姿绝世,潇洒出尘,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弹得一手好筝,就住水军行营附近。只因周瑜治军严整,水军里面将校人员,虽有染指之心,尚少问津之辈。那一日周瑜还营,从她门前经过,自古道嫦娥爱少年,她便有心巴结,知道周瑜通晓音律,打量周瑜回营时候,自己把那十三弦柱,雁行儿排起,一弦一弦的银甲轻挑,芳心半逗。周瑜来到门前,驻马侧耳,昕得入神,便叫左右唤那家长出来。金老头儿见是都督传唤,跪倒都督马前听令。

    周瑜问道:“何人在此弹筝?”金老头答道:“是小的女儿。”周瑜笑道:“弹得好好的,怎么又错了?”金老请都督入内待茶。周瑜向来待下有恩,治民以德,军书稍暇的时候,同着亲军将校两三人,骑行田间,看民耕种。百姓要求他进内,吃茶吃酒,极其随便,绝不摆格,江南江西的百姓,尽皆爱戴。此番金老请他,遂命随行将士,先行回营,自同鲁肃带了两名从人进去。只见门庭静寂,花木翳如,进房坐定,细看陈设,甚为精雅。金老唤女儿出来拜见,真个不是冤家不聚头,周瑜教她坐下,问筝谱系何人传授?指法调门,中间舛错,一一指出。金家女儿详细答复,言词清朗,条理明晰。周瑜正自惊讶,金老父女,上前跪倒。周瑜教他起来,问他何事?金老便将女儿自誓,愿适英雄,甘为妾媵的话启上。周瑜看着鲁肃,鲁肃道:“都督便可允许,以全其志。”当下周瑜正式把金家女儿收为外妻,小乔贤慧,也不吃醋,周瑜往来两地,倒也自在。

    常言道得好,乐极生悲。一日,周瑜在水寨宴客。多饮了几杯,酒酣耳热,披襟乘风,心上一颤,便受了凉,少年人不管好歹,回到小公馆,鱼水方欢,手足忽厥,教金女代着衣裳,扶坐床前,冷汗交流。急命从人送至营中,又冒了些风寒,请医生前来看视。那医生是华元化的高徒,名唤夏磐,来到床前,诊过了脉,看过气色,开了一方,退见鲁肃说道:“都督之疾,已不可为,元气太亏,六脉俱绝,贼邪入里,无药可医。今夜亥子之交,即当尽命。”鲁肃一面吩咐预备后事,一面来看视周瑜。周瑜服药下去,精神稍觉清醒,鲁肃与众将环侍,到了半夜,瑜通身大汗,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