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与三角(陈酿三国之九)

    “三分”与三角(陈酿三国之九) (第2/3页)

荆州之说之所由来,而皆出于吴人语也”,只不过是东吴的一家之言罢了。荆州位于魏蜀吴三家交界处,与今天的湖北荆沙市位置略同。刘备当年要从河南入西川,建立根据地,最简捷的途径是经荆州;要北伐中原,直逼曹操的首府洛阳,最简捷的路线仍然是出荆州,所以诸葛亮的《隆中对》把“跨有荆、益”作为战略任务提出来,还特别说明“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曹操南下统一全国,第一步就是得征服荆州,或顺流而下,或溯江而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荆州地区的范围内。荆州的地理位置对于曹、刘两家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因为他们的目的针锋相对,都要统一天下,所谓“汉贼不两立”。

    孙权则不同,事实上是惟求偏安自保,无意天下争雄,所以他就成了天平上的砝码,放在哪一边,那边的份量就重。但甘宁等人也向孙权献策:“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要把荆州当作东吴的西部藩屏。当时曹操的现实威胁最大,所以联刘抗曹,就是他唯一的选择了。而促成这一局面实现的,在刘备一方是诸葛亮,在孙权一方则是鲁肃。

    小说戏曲中的鲁肃是个忠厚好人,好象老是在被诸葛亮利用似的。史书记载却非如此。鲁肃绝不是个窝囊废,相反非常精明。他最初劝孙权与刘备结盟,是要让刘备以汉帝宗室的身份统带刘表部众,顺利“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刘表部众降曹后,又是他亲自到当阳见刘备,“劝备与权并力”,主动促成了刘孙联盟。当时荆州并不在孙权管辖之中,而是曹操据有,所以刘备寄人篱下,不得不以“借”的口实向孙权要求“都督”荆州时,又是鲁肃竭力劝孙权答应下来,把这个“画饼”给刘备聊以“充饥”,达到“共拒曹公”的战略目的。当时周瑜、吕范等人主张趁机扣留刘备,鲁肃认为应趁曹操在荆州立足未稳时,借刘备的力量安定荆州,给曹操多树强敌,为自己多结盟友,才是上策。(“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三国志.鲁肃传》)

    但荆州是在刘备还是在孙权手中,作用可是大不一样的。史书记载,曹操听到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的消息时,正在写字,大吃了一惊,笔都掉在地下了,可见荆州到了刘备手里,对曹操意味着多大的威胁。

    赤壁大战中,孙权自认为是主力,也觉得荆州作为胜利成果,当然属于他所有。但实际上他当时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治理,也不能有效的防止曹操卷土重来,所以暂时要借助刘备的力量和声望管理守卫荆州,作为他的一道屏障,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借”。鲁肃、诸葛亮作为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就象高明的棋手,看的不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