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笔]温情武松

    [历史随笔]温情武松 (第2/3页)

寸把握拿捏得很好,也就是说他在很用心地做那个官。当时他很冷静,从证据的收集,到直接手刃两名主犯,武松既不连累证人,也不给邻居留下一个杀人狂的印象,也给自己留一条做好人的后路,这时候道德对其的约束力还很紧。机警而细致,就是武松与李逵相比的可塑之处。如果没有武大郎被害一事,武松在都头一职的前景会怎样呢,他会渐渐变得油滑、中庸,最后是个上下级人缘很好的守职官员,有点类似于上梁山之前的朱仝。

    可惜,后路是没有的,后面的武松就急转直下了。离开了官场,直至上梁山,武都头那样的人文阶层被岁月阻隔得越来越远,他成为一个纯粹的绿林好汉。但都头生活影响他一生,梁山的武松不在有故事了,因为他不再会象李逵鲁智深那样,透着一股杀人的野蛮,在首领的安排下,他循规蹈矩,上阵刺杀。就是在宋江坚持让位卢俊义时,武松站出来说话,一方面是“见吴用以目示人”,另一方面也是对宋江过于信任所至,而非骁勇之态。《水浒》结束时,对武松有这样的交代: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武松这样的选择,与梁山的丧失、众兄弟兵损将折的结局在其心中造成的悲凉,是吻合的。

    另一史料让读者很愿意相信,武松留在六和寺也为照看林冲。此举在最后让武松这个人物身上有了一抹人情味,从哪个方面说,武松都不是个会为别人端茶递水的人,这一行为的出现,表明后来的武松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打虎武松了。

    血溅鸳鸯楼,使武松成了一个滥杀无辜的人。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