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浒传》中史进形象的塑造

    论《水浒传》中史进形象的塑造 (第2/3页)

场时,面对王进对自己棍法的评论,张口便是:“你是甚么人?……你敢和我叉一叉么?”见王进不肯动手,又挑衅道:“你来!你来!怕的不算好汉!”这种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地反映了史进的年轻气盛与莽撞。后来与陈达过招时,史进的言语则不像先前那么鲁莽,更有一种戏弄对手的感觉。他回答陈达借道的请求时说:“我便肯时,有一个不肯,你问得他肯便去。”陈达问那“人”是谁?史进道:“你问得我手中这口刀肯,便放你去。”结果陈达大怒,二人混战一团。在梁山排座次之后,史进与穆弘随宋江进京观灯,在樊楼上纵酒放歌,则是对史进英雄形象最好的阐释:手提三尺龙泉剑,不斩奸邪誓不休。在梁山泊招安后,史进的言语则又发生了变化,在书中九十九回,史进出马大战卞祥时称:“助逆匹夫,天兵到此,兀是抗拒。”此时的史进作为皇家承认的正统军将,心态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而这一点,正是通过其语言表现出来。史进在朱武一伙劝他落草九华山时说的那番话更是被人们所推崇:“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金圣叹评道:“此句为一百八人提出冰心,贮之玉壶,亦不单表史进。”可以看出,作者正是接借史进之口点出全文的主旨所在。

    和语言描写相同,《水浒传》对于行动描写同样十分突出,并且突出人物的变化发展,在与王进比武时的史进,看似勇猛无比,却败下阵来,而与陈达比武时,史进“轻舒猿臂,款扭狼腰,只一挟,把陈达轻轻摘离了嵌花鞍……”从这一熟练的擒拿我们可以看出其武艺的进步。此外,作者还擅长用象声词来加强动作效果,例如在第六回中史进助鲁智深杀道人的时候,“望下面只顾胳肢胳察的搠。”这一象声词的运用,使行动描写更加生动。

    和语言行动描写相比,《水浒传》在塑造史进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的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则不是那么成功。书中对史进外貌的直接描写仅仅在其出场时有过一句话的介绍:“一个后生脱膊着,刺着一身青龙,银盘也似一个面皮。”后来的几处外貌描写仅仅是着眼于史进的衣着打扮,和其他人物鲜明生动的肖像描写相比(如鲁智深、宋江等),并未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于书中对史进的心理描写,则全都是在特定场合下人物正常的、必然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纯静态的描写,缺少对人物动态的心理描绘。但是,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