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伐第十五

    文伐第十五 (第2/3页)

士,借以提高我方士气。要尽量满足这些人取得富贵的**,并不断使之滋长蔓延。这样,敌国的豪杰、智士就转而成为我的党徒。这就叫闭塞敌国君主的视听。敌国君主虽然还拥有国家,但视听己被闭塞,还怎么能维持他的统治呢?

    十二是,扶植敌国的奸臣,以迷乱其君主的心智;进献美女淫乐,以迷惑其君主的意志;;送给良犬骏马,使其沉溺犬马声色以疲惫身体;经常报以有利的形势,以使他高枕无忧。然后观察有利的时机,而与天下人共谋夺取他的国家。

    以上十二种方法正确运用之后,就可以采取军事行动了。这就是所谓上察天时,下观地利,等到各种有利的征兆都已显现时,就可以兴兵讨伐了。”

    【原文】

    文王问太公曰:“文伐①之法奈何?”

    太公曰:“凡文伐有十二节②:

    一曰,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必有奸③事。苟能因之,必能去之;

    二曰,亲其所爱,以分其威。一人两心,其中必衰。廷无忠臣,社稷必危;

    三曰,阴赂左右,得情甚深,身内情外④,国将生害;四曰,辅其淫乐,以广其志,厚赂珠玉,娱以美人。卑辞委听,顺命而合⑤。彼将不争,奸节乃定⑥;

    五曰,严⑦其忠臣,而薄其赂。稽留其使,勿听其事。亟为置代,遗以诚事。亲而信之,其君将复合之。苟能严之,国乃可谋;

    六曰,收其内,间其外,才臣外相⑧,敌国内侵,国鲜不亡;

    七曰,欲锢其心,必厚赂之,收其左右忠爱,阴示以利,令之轻业,而蓄积空虚;

    八曰,赂以重宝,因与之谋,谋而利之,利之必信,是谓重亲,重亲之积,必为我用,有国而外,其地大败;九曰,尊之以名,无难其身,示以大势,从之必信。致其大尊,先为之荣,微饰圣人,国乃大偷⑨;

    十曰,下之必信,以得其情。承意应事,如与同生。既以得之,乃微收之。时及将至,若天丧之;

    十一曰,塞之以道,人臣无不重贵与富,恶死与咎⑩,阴示大尊,而微输重宝,收其豪杰。内积甚厚,而外为乏。阴纳智士,使图其计。纳勇士,使高其气。富贵甚足,而常有繁滋,徒党已具,是谓塞之。有国而塞,安能有国?

    十二曰,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遗良犬马以劳之,时与大势以诱之,上察而与天下图之。

    十二节备,乃成武事。所谓上察天,下察地,征已见,乃伐之。”

    【注释】

    ①文伐:指用非军事手段打击敌人。

    ②节:项。

    ③奸:底本作“好”,疑误。今据《武经七书汇解》校改。

    ④身内情外:身处此方面内已向着对方。

    ⑤顺命而合:指顺从敌人的心意。

    ⑥奸节乃定:指邪恶行为一定会发展下去。

    ⑦严:尊敬。此处可理解为与他结好以从中行间的意思。

    ⑧相:辅助,帮助。

    ⑨国乃大偷:国事懈怠以致废弛。偷,苟且自安。

    ⑩咎(jiù):灾祸,祸患。

    【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