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势第二十六

    军势第二十六 (第2/3页)

到有利的战机决不迟疑。否则,失掉有利条件放过有利战机,自己反而会遭受祸殃。所以,明智的指挥者抓住战机就不放过,机智的指挥者一经决定就绝不迟疑。所以投入战斗才能象迅雷使人不及掩耳,象闪电使人不及闭目,前进有如惊马奔驰,作战有如狂风迅猛。阻挡它的就被击破,靠近它的都被消灭,这样的军队谁还能抵抗呢?

    将帅用兵,能不动声色而胸有成竹的叫做神,情况未明而洞察端倪的叫做明。所以,掌握了神明的道理,作战就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天下就没有敢于作对的敌国。”

    武王说:“您说得好啊!”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攻伐之道奈何?”

    太公曰:“势①因于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陈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足听也;兵之用者,其状不足见也。倏②而往,忽而来,能独专而不制者,兵也。夫兵,闻则议,见则图,知则困。辨则危。故善战者,不待张军③;善除患者,理于未生④;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故争胜于白刃之前者,非良将也;设备于已失之后者,非上圣也;智与众同,非国师也:技与众同,非国工⑤也。事莫大于必克,用莫大于玄默⑥,动莫神于不意,谋莫善于不识。夫先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事半而功倍焉。

    圣人征⑦于天地之动,孰知其纪,循阴阳之道而从其候⑧,当天地盈缩⑨因以为常。物有死生,因天地之形。故曰,未见形而战,虽众必败。

    善战者,居之不扰,见胜则起,不胜则止。

    故曰,无恐惧,无犹豫。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善战看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其殃。故智者从之而不释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

    夫将,有所不言而守者⑾,神也;有所不见而视者,明也。故知神明之道者,野无衡敌,对无立国。”

    武王曰:“善哉!”

    【注释】

    ①势:底本作“资”,疑误,据《武经七书汇解》校改。

    ②倏:忽然。

    ③张军:展开军队,列阵变质。张,伸展,展开。

    ④理于未生:意为防患于未然。理,治理,处理。

    ⑤国工:一国的能工巧匠。

    ⑥玄默:缄默不言,即保守秘密,不暴露自己的企图。

    ⑦征:征候。引申为观察,揣度。

    ⑧候:征兆,契机。

    ⑨天地盈缩:指自然界的盛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