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器第三十

    农器第三十 (第2/3页)

必须使人民大力繁殖六畜,开垦田地,安定住所,男子种田达到一定的亩数,妇女纺织有一定的尺度。这就是富国强兵的方法。”

    武王说:“说得好啊!”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天下安定,国家无事,战攻之具可无修乎?守御之备可无设乎?”

    太公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耒耜①者,其行马蒺藜②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橹也;锄耰③之具,其矛戟也;蓑薛簦笠④者,其甲胄干盾也;䦆、锸、斧、锯、杵、臼,其攻城器也;牛马所以转输,粮用也;鸡犬,其伺候也;妇人织纴,其旌旗也;丈夫平壤、其攻城也;春钹⑤草棘,其战车骑也;夏耨⑥田畴,其战步兵也;秋刈禾薪,其粮食储备也;冬实仓廪,其坚守也;田里相伍,其约束符信⑦也;里有吏,官有长,其将帅也;里有周垣⑧,不得相过,其队分也;输粟收刍⑨,其廪库也;春秋治城郭,修沟渠,其堑垒也。故用兵之具,尽在于人事也。善为国者,取于人事。故必使遂其

    六畜,辟其田野,安其处所,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有尺度。是富国强兵之道也。”

    武王曰:“善哉!”

    【注释】

    ①耒(lěi)耜(s):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耒为柄,耜为铲,形状与犁相似。

    ②行马:即拒马。用以堵塞道路的障碍器材。蒺藜:一种带有尖刺的障碍物,形如蒺藜。

    ③(yōu):古代一种碎土平田的农具。

    ④蓑薛簦笠:蓑薛,草编的雨衣:簦,古时有柄的笠,即雨伞,笠,斗笠,戴在头上。它们都是遮雨的器具。

    ⑤:古农具,似镰,用于割草。

    ⑥耨:耘田除草。

    ⑦符信:凭证。

    ⑧周垣:即为四周的墙垣。

    ⑨刍:喂饲牛马的草料。

    【例证】

    富国强兵是我国传统的国防政策。这种主张出现于春秋时期,而流行于战国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