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战第四十四

    突战第四十四 (第2/3页)

于战败而逃走。”

    武王说:“好啊!”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深入长驱,侵掠我地,驱我牛马,其三军大至,薄我城下。吾士卒大恐,人民系累①,为敌所虏。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大公曰:“如此者,谓之突兵②。其牛马必不得食,士卒绝粮,暴击而前。令我远邑别军③,选其锐土,疾击其后,审其期日,必会于晦④,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虏。”武王曰:“敌人分为三四,或战而侵掠我地,或止而收我牛马,其大军未尽至,而使寇薄我城下,”致吾三军恐惧,为之

    奈何?”

    大公曰:“谨候敌人未尽至,则设备而待之。去城四里而为垒,金鼓旌旗皆列而张,别队为伏兵。令我垒上多积强弩,百步一突门⑤,门有行马,车骑居外,勇力锐士隐伏而处。敌人若至,使我轻卒合战而佯走,令我城上立旌旗,击鼙鼓,完为守备。敌人以我为守城,必薄我城下,发吾伏兵,以冲其内,或击其外。三军疾战,或击其前,或击其后,勇者不得斗,轻者不及走,名曰突战⑥。敌人虽众,其将必走。”

    武王曰:“善哉!”

    【注释】

    ①系累:拘禁、絷缚。

    ②突兵:担任突击作战任务的部队。

    ③远邑别军:驻扎在远处的另一支部队。

    ④晦:阴历每月的三十日为晦日。此处意为无月光的黑夜。

    ⑤突门:在城墙或垒壁上预先开设的便于部队出击的暗门。一般由城墙内向外挖,外面留四、五寸不挖透。部队出来时,临时将其推倒,突然出击。

    ⑥突战:突然出击。

    【例证】

    在城池被敌包围的情况下,要取得守城战的胜利,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城内部队顽强防守,争取时间,疲惫攻城敌军;二是必须有外援。这样,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即可击败攻城的敌军。第一次幽州之战中,辽军就是以此击败宋军的进攻而取得胜利的。

    太平兴国四年(979 年)五月,北宋灭亡北汉后,宋辽直接对峙。宋太宗企图挟战胜的余威,一举夺取燕云地区。但宋军“攻围太原累月,馈饷且尽,士卒疲乏”,因此大多数将领不赞成立即向辽进军,但无人敢直言谏阻。宋太宗以幽州为主要作战目标,数十万大军迅逮自太原转移兵力东进,越过山峦重迭、沟壑纵横的太行山,企图乘辽无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