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武第四十六

    敌武第四十六 (第2/3页)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卒遇敌人,甚众且武。武车骁骑,绕我左右,吾三军皆震,走不可止,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败兵。善①者以胜,不善者以亡。”

    武王曰:“为之奈何?”

    太公曰:“伏我材士强弩,武车骁骑,为之左右,常去前后三里。敌人逐我,发我车骑,冲其左右。如此,则敌人扰乱,吾走者自止。”

    武王曰:“敌人与我车骑相当,敌众我少,敌强我弱,其来整治②精锐,吾陈不敢当③,为之奈何?”

    太公曰:“选我材上强弩,伏于左右,车骑坚陈而处,敌人过我伏兵,积弩④射其左右,车骑锐兵疾击其军,或击其前,或击其后。敌人虽众,其将必走。”

    武王曰:“善哉!”

    【注释】

    ①善:善于用兵打仗。

    ②整治:整齐不乱。

    ③不敢当:无法匹敌,难以抵挡。

    ④积弩:集中弓弩。

    【例证】

    遭遇战是敌对双方在运动中相遇而发生的战斗,一般可分为预期遭遇战和非预期遭遇战。其特点是:战斗触发时对敌方情况不大明了,组织战斗的时间仓卒,双方都有暴露的翼侧,战斗行动紧张急促,战斗样式转换迅速。遭遇战的基本作战原则是争取主动,先机制敌。在军队运动过程中,组织不间断的侦察,尽可能提前发现敌人。发现敌情后,迅速果断地定下决心,先敌展开,占领有利地形,先敌发起冲击,大胆向敌翼侧实施突击。在非预期遭遇战中,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在预期遭遇战中,应尽量采用佯退诱敌,设置伏兵,诱敌入伏,再行出击战法。鸡父之战中,吴军就是运用这一原则战胜楚军的。

    春秋后期,诸侯争霸的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淮河流域,吴、楚两国展开了长期的争战。周敬王元年(前 519 年),吴王僚率公子光等,兴兵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