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云山兵第四十七

    鸟云山兵第四十七 (第2/3页)

,其上亭亭②,无有草木,四面受敌,吾三军恐惧,士卒迷惑。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三军处山之高,则为敌所栖③;处山之下,则为敌所囚④。既以被山而处;必为鸟云之陈⑤。鸟云之陈,阴阳皆备。或屯其阴,或屯其阳。处山之阳,备山之阴;处山之阴,备山之阳;处山之左,备山之右;处山之右,备山之左。其山敌所能陵⑥者,兵备其表,衢道通谷,绝以武车,高置旌旗,谨敕三军,无使敌人知我之情,是谓山城。行列已定,士卒已陈,法令已行,奇正已设,各置冲陈于山之表,便兵所处,乃分车骑为鸟云之陈。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擒。”

    【注释】

    ①磐石:巨石。

    ②亭亭:山峰高兀耸峙的样子。

    ③栖:鸟类歇宿于树上。言为敌所逼而不能下来。

    ④囚:囚禁,为敌所围困。

    ⑤鸟云之阵:如鸟雀之聚散无常,行云之流动不定,时分时合的阵形。

    ⑥陵:攀登。

    【例证】

    山地作战,因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给机动、联络和后勤补给带来困难。无论是攻和守,都有利有弊。对于守方而言,可以据险阻扼,以逸待劳,但一旦补给和水源被切断,则容易“为敌所栖”。对于攻方而言,有利于隐蔽接敌,迂回、包围和渗透。但由于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形,控制了道路、谷地、险隘,则容易“为敌所囚”。因此,对于攻守双方来讲,都应该趋利避害,根据不同情况,灵活用兵,去争取胜利。马谡街亭之败就是由于“为敌所栖”的结果。

    太和二年(228 年)春,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诸葛亮的进攻部署是,扬言由斜谷进攻郿城(今陕西眉县北),令赵云、邓芝率部为疑兵,据箕谷(今陕西宝鸡东南),自率主力出祁山(今甘肃礼县东北),夺取陇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