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锋第五十二

    武锋第五十二 (第2/3页)

车、骁骑、驰陈选锋①,见可则击之。如何则可击?”

    太公曰:“夫欲击者,当审察敌人十四变②。变见则击之,敌人必败。”

    武王曰:“十四变可得闻乎?”

    太公曰:“敌人新集可击,人马未食可击,天时不顺可击。地形未得可击,奔走可击,不戒可击,疲劳可击,将离士卒可击,涉长路可击,济水可击,不暇可击,阻难狭路可击,乱行可击,心怖可击。”

    【注释】

    ①选锋:突击队,敢死队。

    ②变:变故。此处指对敌不利的情况。

    【例证】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有利战机稍纵即逝。捕捉、把握和创造战机,是取得作战胜利的关键因素。李璘夜袭蔡州取得成功,就是善于创造和把握战机的结果。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各地藩镇拥兵自立,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割据申(今河南信阳)、光(今河南潢川)、蔡(今河南汝南)三州,成为当时藩镇割据的一个顽固堡垒。唐王朝多次派兵讨伐,但都无功而还。元和十一年(816 年)

    十二月,太子詹事李愬毛遂自荐,任唐(今河南泌阳)、随(今属河北)、邓(今河南邓县)三州节度使,指挥西路唐军参加讨伐。

    十二年正月,李愬到达唐州,时值唐、邓军屡败之后,士气沮丧,畏敌怯战。李愬走马上任之后,先安定军心,对将士们说:“皇帝派我来不是为了打仗,而是来抚慰你们的。”吴元济本来就轻视李愬,闻讯后信以为真,对李愬不再严加戒备防范。而李愬在稳定军心后,暗中积极厉兵秣马,修缮军械,增调军队,加紧备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