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理想永不熄灭的青面兽杨志

    心中理想永不熄灭的青面兽杨志 (第2/3页)

魄力。

    武力是战斗力最重要的因素,占据70%;打仗讲究斗智斗力,因此智力占据10%;体力是保证战斗胜利的必要要素,吃饱了饭的鲁达和饿饭的鲁达就完全是两个概念,占据10%;魅力值高的人物,可以不战而胜,占据5%;两军相遇勇者胜,实力比较接近的,魄力值高的战斗力也高,占据5%。

    梁山好汉108条,完全不会外家功夫的大约为零。不管是领导班子宋江吴用,还是普通文人朱武萧让金大坚,乃至于鸡鸣狗盗之徒,比如白胜乐和王定六等,小说里总也要给他们加上“好习枪棒”一条。好像完全靠嘴皮子吃饭的,不仅不能进入中上层干部之列,而且有性命之虞,比如说酸秀才王伦。

    抛开武力不说,论智力,杨比不过吴用背后下阴招;论体力,杨走了大半月,早就累得半死不活;论魅力,有青色胎记的杨只能和刘唐的朱砂记相提并论;论魄力,杨志哪里是晁天王的对手?由此可见,杨志真正占绝对优势的是自己的家传武学!正是杨志的出色武艺,才让晁盖等人颇为忌惮。

    杨志在梁山脚下和林冲步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在大名府和索超马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这说明他的战斗力在梁山好汉中,完全可以进入“十大元帅”之列。但是这并不代表杨志的战斗力和林索二人一样,事实是介于二人之间。

    林冲要缴投名状,第一次杀无辜的好人,难免心中忐忑不安,战斗力便要打个折扣,况且杨志挑财物是要去打点关系的,安身立命的东西,哪能放弃?此消彼长,林的真实战斗力在杨之上;和索超斗武,那是以犯罪之身升级,切不可得罪太多人,同样在官场混迹的杨志深知“花花轿子人抬人”的道理,故而手下留情,和索超斗个平手。

    黄泥岗劫金银是小说第二个**,而相当有趣的是,梁山好汉远比金庸古龙小说中的大侠来得现实,金古人物基本不为生计发愁,像东方不败,掌管偌大的日月神教,整天描眉画眼、针织刺绣,没见他们谁去种田。你能想象郭靖一招“亢龙有悔”打倒金兵,转身就从他怀里东掏西摸有无银两吗?你能想象陆小凤一记“灵犀一指”刺出,随后便掳下敌人的戒指放进自己的钱袋里吗?

    而我们见到的是,不仅崇尚武力,而且迷信武力的梁山好汉们,多么在意“一文钱憋死英雄汉”的“真理”。我们不仅见不到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之后,潇洒地高唱“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轻轻地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反之,我们见到的是一群战斗后不忘带走战利品的现实人物。大的战役比如三打祝家庄、曾头市、高唐州、大名府,小的斗殴比如鲁达破瓦罐寺,取桃花山,武松灭张都监满门等等。大伙快意恩仇以后,都记得“把金银器具踏扁了,收拾起两个包袱”带走!

    杨志上梁山后,职位是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八人中排第三。其实以杨志的战斗力,仅次于五虎上将之一的八十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