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愿意上梁山的人:蔡福蔡庆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最不愿意上梁山的人:蔡福蔡庆 (第1/3页)

    英雄空有鸿鹄志,无奈抱憾落寞亡。

    封建社会落草为寇,总归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梁山好汉自愿落草的,除了李逵是百分百乐意,其他人员多少都有些抵触情绪,比如史进曾对朱武大喝:“休提(落草),兀的不要玷污亡父清白!”宋江即便经过梁山脚下,却也被老父的一纸家书骗了回去,一直到江州死里逃生避无可避后,才“果断”地上山坐了一把交椅。

    但是纵观一百零八将,最不愿意上山的人士,非蔡福蔡庆兄弟俩莫属。

    蔡福人称“铁臂膊”,蔡庆外号“一枝花”,两人是亲兄弟,北京土生土长人士,担任大名府的两院押牢节级兼行刑刽子手,属于小权在手,大用特用的人物。

    卢俊义吃了冤枉官司,被管家李固陷害进大牢,这件事情,仅仅源于一首反诗。换个正常人的角度来想,这件事情极度有悖常理:首先,堂堂卢员外,五代良民,有家有业,怎么平白无故舍得放弃万贯家产去做为人所不齿的下三滥强盗?其次,既然提了反诗,怎么不星夜擎家外逃?反而留下大批人质在京?第三,既然铁了心要做强盗,为什么不将家中金银细软打包外送?卢员外去山东,可是没带多少金银。

    正是上述这些疑点,久在公门的蔡福对事实真相一目了然!蔡福不是君子,这种无端枉死的黑暗诉讼案例在那个年代,实在是多如牛毛,因此他不想管,也不愿意管——因为事不关己。但是蔡福又多少有那么一点未泯的良心,加上他一贯患得患失的侥幸心理作祟,直接导致了他上山的传奇经历!

    卢俊义关进大牢,负责看守他的就是蔡福,蔡福人如其名,果然福气万分,不久就有三批人陆续找上门来:

    首先来的是浪子燕青,燕青这时候很落魄,被李固赶出家门,看见主人陷入大牢,乞讨得半罐饭送给卢俊义充饥。如我所说,蔡福这人良知未泯,因此看见泪如雨下的燕青,略一沉思也就同意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倘若把事情做绝了,燕青脾气上来,杀机四起,自己可首当其冲,虽然后来同列梁山兄弟,但燕青的武艺比蔡福可高得太多。

    送走燕青,接着来的就是本案的原告李固。李固前来,是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先下手为强,书中写道:

    (两人)各施礼罢,蔡福道:“主管有何见教?”李固道:“奸不厮瞒,俏不厮欺,小人的事,都在节级肚里。今夜晚间,只要光前绝后。无甚孝顺,五十两蒜条金在此,送与节级。厅上官吏,小人自去打点。”蔡福笑道:“你不见正厅戒石上,刻着‘下民易虐,上苍难欺’。你那瞒心昧己勾当,怕我不知!你又占了他家私,谋了他老婆,如今把五十两金子与我,结果了他性命。日后提刑官下马,我吃不的这等官司。”李固道:“只是节级嫌少,小人再添五十两。”蔡福道:“李固,你割猫儿尾,拌猫儿饭!北京有名恁地一个卢员外,只值得这一百两金子?你若要我倒地他,不是我诈你,只把五百两金子与我。”李固便道:“金子有在这里,便都送与节级,只要今夜晚些成事。”蔡福收了金子,藏在身边,起身道:“明日早来扛尸。”李固拜谢,欢喜去了。

    这一段描写相当精彩!蔡福对李固的称谓,刚开始不是“李员外”,而是“主管”,进而疾言厉色地直呼“李固”其名!说明蔡福一开始只是揣摩事实真相,在他和李固的对话中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并且很好地利用了这个强力心理武器,为自己争取了最大的利益!对于李固的行贿,他能心安理得地展开讨价还价,最终在他的软硬兼施下,两人以五百两金子达成一笔肮脏的交易。

    由此可见,蔡福对于这种以权谋私的举动,相当熟捻,图财害命的勾当,估计也不是偶尔为之,如果不是梁山的插手(当然始作俑者就是梁山宋江吴用),卢俊义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蔡福回到家里,却才进门,只见一人揭起芦帘,随即入来。那人叫声:“蔡节级相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